《阳光明远——千古“心”圣王阳明》
第15节

作者: 阳光明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04 21:31:58
  第二章|||第一节:迎娶诸氏,始慕圣学(下)
  就这样王守仁在洪都新婚燕尔、办公练字的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第二年,王守仁接到父亲王华的命令,领着老婆诸氏从南昌回浙江余姚,返乡途中,路过江西上饶,特意下船拜访了大儒娄谅。
  娄谅是何许人也?

  娄谅 (1422~1491) 明代著名理学家。字克贞,别号一斋,江西广信上饶人,他少年时代有志于圣学,到处求师,但发现许多所谓学问家却忙着教授举子之学,即应付科举考试的学问,而非“心身之学”,这让娄谅非常失望。
  后来他听说吴与弼(字傅,号康斋)在抚州崇仁乡居,躬耕食力,弟子从游者甚众,便从上饶赶往崇仁,投在康斋的门下。康斋之学,完全遵从程朱之道,以敬义夹持,诚明两进为主,认为人应当整束自己的身心,使其莹净。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终生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念,其学术流传较广,弟子众多,形成“崇仁学派”。
  而我们的娄谅却是志在“身心之学”,而且他的学说也是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
  这一种“身心之学”在吴与弼那里很受排斥,因为康斋之学,完全遵从程朱之道。这就要追溯到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渊源了。

  在这里也是时候做一下介绍了。
  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陆九渊的思想偏重在心性的修养,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六经皆我注脚”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
  陆九渊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但更偏重于人生伦理。
  陆九渊学说是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形成自身特色的,两人在历史上先后进行过著名的“鹅湖之会”、“南康之会”、“无极太极之争”三场极其著名的论辩。
  至于陆九渊的历史地位,现在一般认为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王阳明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陆王学派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一称“客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在程朱理学集大成之际,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内化道路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地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为儒学思潮从朱子学到阳明学的心学转向创造了必要的学术条件。
  所以就形成了现在普遍称谓的“陆王心学”,陆在前,王在后,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山之祖,王阳明则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那么陆九渊究竟对王阳明影响几何?关于陆九渊对王阳明的影响别人说了不算,官方的说法也可以暂且放置,且看王阳明自己是怎样说的:
  “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摩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 用功久当见之”。
  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象山呢,在‘心学’上确实是下过苦功夫的,但是仔细阅读他的学说来还是太粗糙了(跟我比),这一点你们慢慢就会发现的!”
  具体王阳明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大家自己去揣摩!在这里就不过多阐述了,免得引起学术争辩。
  总之大家知道陆九渊和朱熹这两人是一对老冤家就行了。
  所以娄谅的学说在吴与弼那里非常吃不开,而当时的程朱理学又是官方哲学,王阳明还没有悟道成功,所以陆九渊的学说相比于朱熹学说那是相当的弱势,当时吴与弼的另一个非常有地位的弟子胡居仁就经常讥讽娄谅的学说跟陆九渊很接近。

  (按:吴康斋的门人弟子中,最被人称道的就是陈献章(实斋)、胡居仁(敬斋)与娄谅(一斋)三人,其中陈献章更是个大名鼎鼎、承上启下式的人物,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
  而娄谅这个人也有一些神神叨叨,1463年去南京参加进士考试。可是到了浙江衢州正要登船赴临安时,忽遇逆风。船是开不动了,他就飘然西归,又回到了上饶。家里人对之非常惊讶和生气。娄谅却安慰道:“我这次应试,非但不能考中,反会遭遇奇祸,为防万一,我便中途踅了回来。”正当家里人将信将疑之际,果然从南京传来消息,这次贡闱因考场失火,考生被烧死者不可胜数。通过这个事件,大家都佩服他的神见,而娄谅自己却认为这是他钻研理学,静久而明的结果。

  后来,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经过科学论证,也解释说这是因为娄谅“静久而明”有了神术(汗!)。可惜娄谅没有算出来几十年后的事,将女儿嫁给了宁王朱宸濠,以致酿成血光之灾。
  言归正传了,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娄谅68岁,王阳明18岁,这年的冬天,王阳明因送新婚的夫人诸氏从南昌归浙江余姚,舟至广信,拜谒娄谅,并从之问学。
  话说按照娄谅的学说(身心之学),他在这一次跟王守仁的对话中本来有资格奠定自己更高的历史地位的,也许数百年之后,很多人在谈论到娄谅的时候会很尊敬的说“此人是王阳明的启蒙导师!”。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一个原因是娄谅这个人确实是比较奇怪,有一些神神叨叨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娄谅在吴与弼那里确实是待的太久了,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崇仁学派”,反而放弃了自己的学说,跟王阳明大谈特谈“程朱理学”、“格物穷理”。
  但是你讲这些王守仁也是不感冒的,王守仁早就熟读四书五经、百家之言,当然明白“程朱理学”、“格物穷理”是怎么一回事儿,王守仁可是带着“如何才能成为圣贤”的问题过来的!
  交谈中,王守仁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这个时候神神叨叨的娄谅经终于说出了后世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句话,这句话也算是振聋发聩。

  “圣人必可学而至!”
  王守仁看着大自己50岁的娄谅,这可是自己碰到的第一个指出“该如何成为圣人”的方法的人,这句话在18岁的王守仁心目中泛起的波浪非同一般!
  “那敢问如何学而至?”
  娄谅思虑良久,说出了四个字的答案:
  “格物穷理!”
  又回归到了程朱理学。

  其实这是当时儒家的通则,但却契合了此时王守仁的胃口,也更加坚定了他致力的方向,中国人迷信专家权威,18岁的王守仁也未能免俗。
  王守仁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自此始慕圣学!也就是在这一刻开始,王守仁才开始追慕“圣人”朱熹的学说,也将要开始自己“成为圣人”的再一次慎重实践!
  而娄谅也因为“圣人必可学而至!”这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姚江之学,先生(按:娄谅))发端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