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2-30 12:05:32
第二十九章【窃符救赵(下)】
信陵君一行人到达邺城之后,大队人马驻扎在城外,只派极少数的随从(朱亥也在)去晋鄙的中军幕府,到了幕府之后,信陵君就开始与晋鄙进行合符。
合符,合符是一项重要的合盟信物制度,在军事上,调兵的凭证大多为“虎符”(也有象符、鹰符等)。大部分都是青铜制作(也有少量是金、石制成),它的形状大都是虎型,虎身上有许多铭文,一分为二,有子母口可以相合。虎符的右半部分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的手中,左半部分在出征的将领手中,如果要调令军队,大王须派人带上右符,合符之后,军队听令于持右符的将领。如若不从,后持符将领可斩杀前将。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信陵君的右符和晋鄙的左符的子母口锵然合一,一个完整的青铜虎符出现在帅案之上,虎身上满布的铭文完整的显现,合符成功。
虽然如此,“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晋鄙的一生中历经百战,身经四朝(惠王、襄王、昭王、安釐王),老成稳重的他不由得还是有些怀疑,现在的自己是奉王命驻守在邺城,手握重兵,以他多年来对当今魏王的了解,不可能就这样无缘无故的撤换自己,可是这兵符又毫无疑问是真的。这叫人怎么办?晋鄙说:“我身负邦国重任,可你却单乘前来替我,这是怎么回事?请公子和老臣一起在此等候王诏。”
信陵君和朱亥一听,果然如侯嬴所料,晋鄙搬出王诏来拖延。没有办法,事到如今,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进,不能退,只能对不起你了。按照B计划,朱亥立即暗中从袖中掣出四十斤重的铁锥(这是怎么藏进袖中,又不被人发现的?估计他的袖口应该是非常大),当场将晋鄙打死。
众将见此大惊,跪地皆曰:“愿奉公子号令。”
信陵君便说:“我奉大王令,千里至此,执掌三军,从现在起,三军必须遵我号令,违令者斩。”
“诺。”众将说道。
“现在诸将都回归大营,积极整军备战,全军北上,与秦军死战。”信陵君深知此时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定军心,所以信陵君接着说:“现在,本将发布第一道军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摘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这句话话翻译过来是:父亲和儿子两人都在军队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两人都在军中的,哥哥可以回去;是家中独子的,可以回家赡养父母。
如此军令,亘古未有。此道军令一出,三军大悦,士气高涨,离去的士兵都感恩戴德,剩下的士兵都没有了后顾之忧,皆愿北上救赵,皆愿慷慨赴难,如此,信陵君得到了精兵八万余,这是一支敢战、敢死之师,战斗力极强。
魏国的八万余精兵北上,刚好楚国的春申君也率领十几万楚军大举北上,战国两位公子联合在一起共同进军,那么,此时的天下大势又变成怎样了呢?请看下集。
日期:2016-12-31 10:33:13
第三十章 【天下大势】
上一集中,我们讲到了两位公子联手北上救赵,那么此时的天下大势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一开始的赵国独抗秦国二十余万大军,变成天下诸侯抗秦联盟的形成,战略的天平开始向赵国倾斜。
此时的诸侯联军主要有魏国信陵君的八万余精兵,楚国春申君的十五万大军,再加上其他的小诸侯的一些救赵援军,合起来共有25万~30万左右,如果再加上后来的韩国军马[6],救赵联军共有三十多万。
如此,邯郸大战在战略上由一开始的秦国进攻,赵国死守;慢慢变成邯郸城池的攻防战或者说是秦赵两国相持消耗阶段;现在局面变成了秦国二十余万大军围困着邯郸城池及十余万赵军(约有半数为临时招募的壮丁),在外围三十余万联军将秦军包围的局面。
在公元前259年9月~公元前258年9月,秦军已经大军攻赵近一年了,对于赵国的首都邯郸更是攻城数十次,秦军和赵军双方都是疲惫不堪。虽如此,可是秦军还是能够得到国内的后援补充,可是邯郸的赵军,士兵和粮草、军械、弓箭等物资是一点点的被消耗掉,长此下去总有耗尽的时候。在赵国危难之际,山东各国摒弃了各自以前的恩怨,为了同一个目标再次集合在一起——打败秦军,解救赵国。联军主帅信陵君,深知兵法,极善御兵,有着统率制胜之才,有着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天赋与才能。
指挥大兵团作战非常非常的难,因为各国的军队的兵制是不一样的,比如:赵国的骑兵轻锐彪悍;魏国的重甲武卒能攻善守;韩国的精兵,在天下诸侯之中有着“劲韩”之称;还有楚国,军制老旧,半新半旧,居然还有车兵。后来,廉颇投楚为将之后,居然数战不胜,最后无奈的发出了“我思为赵用”的感慨。由此可见,指挥大兵团非常的难,更何况还是第一次指挥各国不同的兵制的部队,难度之大,无法想象。
无论如何,三十多万联军已经集合,北上救赵,信陵君的计划是指挥联军从河内入赵,之后猛击秦军背后,如此秦军腹背受敌,必大败。秦军知道山东各国合纵已近形成,虽然还不知道联军的行军路线,但是如果秦军要想挽回败局,就必须赶在联军到达之前,攻下邯郸,造成既成事实,如此秦军必然会争取最后的一段时间,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现在的问题是:赵国在联军行进的时候,能坚守住邯郸城吗?
那么,疲惫不堪的赵军还能抵抗的住秦军的疯狂进攻吗?赵国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吗?请看下集。
[6]这边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我会说韩国也参加合纵了呢?《史记·韩世家》中记载:“二十六年(公元前247年),秦悉拔我上党。”前面我们都知道,韩国将上党献给了赵国,长平大战后上党被秦国夺取,为什么韩国的记载是“我上党”呢?唯一的解释是:在邯郸大战时,韩国派军加入合纵,大败了秦军,使得秦国的关外之地尽失,韩国趁机收复上党,分取合纵胜利果实。赵国也只能无奈的默认(韩救赵,给赵国恩情,更何况此时赵国也没有力量去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