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9-03 18:20:51
@sdhzdmhfszcb
韩信盔歪甲斜,气喘吁吁,仓皇逃进背水阵。赵军紧追不舍,杀入阵中。
汉军见河水湍急,无处可退,人人奋勇,个个拼命,以一当十,返身殊死搏杀。
两下里正杀得难分难解之时,忽听得一声炮响,惊天动地。顿时赵营中鼓声动地,杀声震天,大汉赤旗在赵营上空漫天飞扬。
赵军见营中遍插汉旗,知道营垒已经丢失,都以为汉军是天将神兵,从天而降,无不惊慌失措,纷纷后退,赵军大乱。
兵败如山倒,陈余喝止不住,一连斩杀十几名军将,仍然无济于事。赵军自相践踏,鬼哭狼嚎,死伤无数。
韩信令旗一挥,率军赶杀。
陈余骑在马上,来回拦截溃逃的赵军,被众军将裹着,不由自主,也往东退走。
张苍看见,率军从赵营中杀出,正遇着陈余胡冲乱撞。张苍催马迎住,挺枪就刺。陈余慌忙举刀抵挡,没过三个回合,被张苍一枪挑落马下,死于非命。
赵军纷纷投降,赵王也被生擒活捉。汉军大胜。唐人王涯有诗道:
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
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了心居士也有诗道:
可笑陈余不知兵,恃众夸义骄恣生。
兵仙现世不期遇,竟效宋襄遗蠢声。
众军将稀里糊涂打败了二十万赵军,欢天喜地,回见韩信交令。
称贺已毕,众将疑惑不解地问道:“兵法上都说,列阵立营,最好是左前方临近水泽,右后边背靠山川。今早大将军传令,让我军背水列阵,好像胸有成竹,胜算在握,声称中午打败赵军,全军摆宴庆功。我们都是一头雾水,大惑不解,心里七上八下,现在竟然都像大将军说的一样,真的就大获全胜了,我等愚昧无知,想不出里面的奥妙,还请大将军指点指点这里面的玄机。”
韩信笑道:“诸位难道没有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吗?我军多是新招幕的丁壮,没有经过战阵,如今率领他们攻打赵国,就和驱赶着两万老百姓与二十万赵军作战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不背水列阵,断其后路,置之死地,陷之绝境,逼迫他们各自拼杀,他们肯定会争相逃窜,谁还能为我所用啊?”
众人正在叹服,只见陈豨押着绳捆索绑的李左车前来请功。
韩信看见,急忙起身,快步迎到近前,亲手松掉绳索,解下战袍,披在李左车身上,亲自把他搀扶到正坐上,躬身施礼道:“韩信早就听说先生的大名,今天能够拜瞻尊颜,实在是三生有幸。韩信粗陋愚昧,斗胆恳请先生屈驾辱尊,留在身边,好让韩信早晚都能聆听到先生的教诲。”
众军将见大将军对李左车如此恭敬,说出这样谦卑的话,无不惊讶。
日期:2016-09-07 09:05:17
@sdhzdmhfszcb
李左车也未免暗暗吃惊,忙站起身来,道:“大将军过谦了。人常说:败军之将,无以言勇;亡国之臣,难与图存。现在,左车不过是大将军的一名俘虏而已,怎么敢教诲大将军呢?”
韩信又躬身拜求道:“赵军的败亡,不是先生的过失,都是因为陈余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听先生的良言,不用先生的妙计。不然的话,兵败遭擒的,肯定就是韩信了,怎么能是先生您呢?”
左车未免心动,逊谢道:“大将军神机妙算,在下佩服之至,左车不才,情愿追随在大将军左右,供大将军驱使。”
韩信大喜,重新叙礼落座。李左车又力赞蒯通的才能。韩信命人将蒯通一并请过来,摆上酒宴,三人畅饮。
叙谈欢饮多时,韩信起身说道:“现在,我王命在身,要北取燕国,东收齐国,请二位先生赐教,怎样做才是上善之策啊?”
李左车抚须沉吟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自有一得。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左车狂妄,心里倒是有几句话想说,承蒙大将军垂询,现在说出来,不一定有用,仅供大将军参考吧。”
韩信忙说道:“先生请讲。”
左车说道:“近来,大将军声东击西,瞒天过海,渡过黄河,一举生擒魏王;直取代地,轻松斩杀夏说;出其不意,突破井陉天险,以区区两万新募之兵,半日之内,大破赵军二十万,诛斩陈余,俘获赵王,大将军现在已经是天下闻名,四海生畏了。这是大将军目前的优势。”韩信点头不已
李左车接着说道:“不过现在大将军手下的军将,都已经疲惫不堪了,一时难以再战了。大将军如果率领这些疲惫之师,前去攻打燕国,一定会遭遇顿挫。就像现在项羽阻在荥阳一样,急于进取吧,一时攻不下城池;相持时间长了呢,粮草辎重自然难以维持。到那时候肯定是进退两难。燕、齐两国看到这种情况,就更不会轻易屈服了。双方这样迁延不决,僵持不下,楚、汉之争就胜负难料了。这是大将军现在的短板哪。”
韩信连连点头道:“您既然这样说,肯定已经成竹在胸了,还请先生赐教。”
李左车说道:“善于用兵者,都是用自己的优势去对付敌人的劣势。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将军最好是暂时按兵不动,休整军士,抚恤赵、代百姓。然后,挥军直逼燕国边界,做出大军压境的样子,再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去劝降。燕国一定会畏惧大将军的声威,望风而降的。这样,齐国就是有再多的智勇之士,也无能为力了。大将军征服燕、齐两国之后,汉王打败项羽就容易了。这就是兵家所说的先声夺人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