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1-01 20:47:37
于迈说历史之《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五十七节 导火索之谜】
坦白来讲,写历史是一件十分困难且不讨好的事情。怎么说呢?这是因为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史料(抛开野史不说)会有不同的说法,以致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论。好不容易后世学者们经过仔细审慎、推敲,对于某一历史事件有了一个较为统一的意见,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土了一大堆与之相关的古文物,又把一切给推翻了。退一万步来讲,即便你知道了“是什么”,可中国的历史书写者甚少会告诉你“为什么”。就拿行军打战来说好了,史官们写这些东西基本上就类似记流水账:X年X月,XXX率领士卒大举进攻XX,不日城破。反正事情就是这样,至于双方力量对比如何、双方排兵布阵如何、双方应对策略如何、双方粮草供给情况如何、攻城过程中用了哪些兵械、有无使用其他使诈的手段……这些都无从得知。前因后果及事实过程只能靠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们去推理,或交给罗贯中、褚人获等小说家去演义。
又如上文所叙“宰相开骂”一事,虽然正史、野史、笔记小说等皆有记载,却又各执一词。《旧唐书·郑畋传》所载较为详细,上文基本上也是以此为据而展开铺述,这里就不再赘言。但,同是《旧唐书》,“卢携传”和“黄巢传”关于此事的记载却又跟“郑畋传”略有出入。《旧唐书·卢携传》的说法是:卢携因看不惯王铎挂帅,想要借机激怒黄巢而使王铎受挫(如此一来,卢携的老搭档高骈就可以唱独角戏了),所以执意声称不可以授予反贼节度使之职(助长邪逆之风),打发个太子东宫保卫队长(率府率)的职位就差不多了。没想到站在一旁的郑畋听到此话急眼了,怒而斥之。争执之下,卢携气昏了头,竟拿桌案上的砚台撒气,猛摔于地。《旧唐书·黄巢传》并未提及二人相争、掷砚一事,只是平铺直叙:(黄巢)又乞除官(除官,乃“拜授官职”之意),时宰臣郑畋与枢密使杨复恭奏,欲请授同正员将军。卢携驳其议,请授率府率,如其不受,请以高骈讨之……
不管怎样,照《旧唐书》的意思,卢郑二相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乃是“黄巢乞官”一事无疑。
《新唐书》的撰修者(宋祁、欧阳修等)却看热闹不嫌事大,让高骈乱入,说:在卢郑二相为“黄巢乞官”一事争得面红耳赤时,高骈突然就困扰朝廷多年的南诏问题进言:“南蛮的势力正盛,恳请依照西戎的先例,将公主下嫁。”卢携附议,郑畋抗议,二人就此扯骂开来。接下来上演的就是卢携掷砚、僖宗罢相的老戏码。
修《资治通鉴》时,司马光同学的原则一向是“悉据旧史,而于新书无取焉”。[1]然而,对于卢郑二相公然争詈一事,司马光同学的看法却和《新唐书》近似,直言卢郑二相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乃是“南诏和亲”之争,尤而甚之地选择性遗忘,全然不提“黄巢乞官”这茬儿。
幸亏《北梦琐言》的作者孙光宪有先见之明,为避争议,下笔之前就秉承着梵天(Brahma)式的和稀泥精神,[2]含混而言:卢郑二相公然争詈,乃是“因公事不叶(不一致、不和)”。[3]至于卢郑二相究竟因何公事而起纷争?孙同学又拿出了烈士般的信念和觉悟,打死不肯说明、交代。
【注释】
十五 导火索之谜
[1]参见[明]文徵明《重刊唐书序》,中华书局版《旧唐书》附。清人王鸣盛补充道:“文序云:‘司马氏修通鉴,悉据旧史,于新书无取焉。’愚谓通鉴于五代亦多从薛史,且其文反繁于欧史,可见司马公不甚取欧、宋。”参见《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九(新旧唐书一)“通鉴取旧书”条。陈光崇先生却认为司马光修通鉴时,是以实录为底本,新、旧《唐书》同时采用,毫无轩轾于其间。又云:“从《通鉴考异》中还可以看到,司马光不仅引用了新书的纪、志、传,还引用了表,尤其是被王鸣盛讥为‘简略’到‘不觉失笑’的新纪,竟被大量引用,单是据以判定史实是非的记载就不下二十处之多。文徵明说司马光不取《新书》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参见陈光崇.司马光与欧阳修[J].史学集刊,1985,(1):11-18。
[2]梵天(Brahma),“虽然有众神之父的崇高地位,但是他担任的角色,不是某件祸事的肇因(给某某魔鬼战无不胜的许诺),就是给众神支招的建议者和发生冲突时候的调节者。”俨然一喜欢乱应承、和稀泥的糊涂老儿形象。参见杨怡爽:《印度神话》,9-10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3]参见《北梦琐言》卷六之“(白太傅墓铭)卢郑二相附”条。
日期:2017-01-02 21:10:33
于迈说历史之《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五十八节 既仇且亲】
既然已经说到卢郑二相的矛盾,索性就再多讲两点。
第一,卢携、郑畋在争辩时,前者时有过激行为(譬如掷砚),何故?原因很简单:卢携压根就争不过郑畋(实在是憋屈得慌)!这个可以参考《北梦琐言》卷五之“韦尚书鉴卢相”条,其曰:“唐丞相卢携,大中初,举进士。风貌不扬,语亦不正(说话吐字不清),呼‘携’为‘慧’(平声)。盖舌短也。”(画外音:对不起,我有短舌头!)
第二,卢郑二相是何关系?针锋相对的政敌关系!恭喜你,答对了……一半。另一半答案则藏于《北梦琐言》卷六之“(白太傅墓铭)卢郑二相附”条,其曰:“郑文公畋,与卢相携亲表也,阀阅相齐,词学相均。”(也就是说,卢携、郑畋这对冤家其实是表兄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