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33节

作者: zuoan770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串起这对冤家亲缘关系的正是与韩愈并时齐名的唐代大儒李翱(凉武昭王李暠第十三世孙,贞元十四年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1]户部尚书)。黄爱平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李翱研究》中补充说明道:“李翱似有七女,第七女早卒,[2]余六女可考者三人:一适卢求(敬宗宝历二年第进士),生子卢携,字子升,大中九年第进士,僖宗乾符四年(一说乾符五年,一说乾符元年)为相[3],《旧唐书》卷一七八、《新唐书》卷一八四有传;一适郑亚(字子佐,元和十五年第进士,会昌中曾为刑部郎中、给事中,大中中出为桂管经略使[4],又贬为循州刺史,卒),生子郑畋,字台文,会昌二年年十八第进士,僖宗时为相,《旧唐书》卷一七八、《新唐书》一八五有传;一适杜审权(字殿衡,长庆年间宰相杜元颖之子,进士出身,咸通年间为相,又历任大镇节度使,封襄阳郡公,《旧唐书》卷一七七、《新唐书》卷九六有传),生子杜让能,字群懿,咸通十四年进士,僖宗时为相,《旧唐书》卷一七七、《新唐书》卷九六有传。”[5]

  其根据则是《唐摭言》卷八之“阴注阳受”条,其文曰:“……先是(李)翱典合淝郡,有一道人诣翱,自言能使鬼神……后翱镇襄阳,其人复至,翱虔敬可知也。谓翱曰:‘鄙人载来,盖仰公之政也。’因命出诸子,熟视,皆曰:“不继。”翱无所得,遂遣诸女出拜之,乃曰:‘尚书他日外孙三人,皆位至宰辅。’后(卢)求子携,郑亚子畋,杜审权子让能,为将相。”[6]
  此文中虽有传说成分,(亦)或后人附会之言,但所叙结论尚实。黄爱平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李翱研究》第一章第一节第54条注释处如是总结道。
  【注释】
  [1]《中国官制大辞典》:“检校,官员任用类别之一。南北朝时以他官敕派行事,成为检校,如参知之制,是一种非正式的任用,如检校户籍、检校秘书之类。至隋唐,检校之制盛行。唐制,检校的含义有二:一指代理某官,如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魏征为检校侍中,次年乃正授侍中;一指地方使节带台省官衔,由于使职本身没有品阶,检校官衔就用来表示其地位。”《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检校原意为检查考察,带‘检校’二字本有职事。隋炀帝遣使巡省地方风俗诏有‘明加检校,使得有养’之语,至唐,渐以为加官名称,自三公至各部尚书,均有加检校的荣誉头衔。”

  [2]李翱《于朗州别女足娘墓文》:“维长庆元年岁次辛丑十二月癸亥朔十九日辛巳,父舒州刺史翱以酒果之奠,敬别于第七女足娘子之灵。”
  [3]《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卢携传》,载卢携“(乾符)四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加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大学士”;《新唐书·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卢携传》,则载卢携“乾符五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乾符元年(874)十月条,载:“派吏部侍郎郑畋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卢携守本官,一并同平章事。”

  [4]《新唐书·卷六十九·表第九·方镇六》: “景云元年 (公元710年) 桂州(即今桂林),开耀后置管内经略使,领桂、梧、贺、连、柳、富、昭、蒙、严、环、融、古、思唐、龚十四州,治桂州。广德二年 (公元764年) 置桂邕都防御、观察、招讨、处置等使,增领邕管诸州。大历五年(公元770年) 桂管观察使罢领邕管诸州。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罢桂管观察使,以诸州隶邕管。贞元元年 (公元785年) 复置桂管经略招讨使。贞元七年(公元791年),桂管经略使罢领招讨使。元和元年 (公元806年) 桂管经略使增领岩州。光化三年(公元900年) 升桂管经略使为静江军节度使。”《两唐书辞典》:“桂管,军事管区名。全称‘桂管经略使’。原为桂州下都督府。乾元元年,被经略使取代。治所桂州(今广西桂林)。辖桂、昭、贺、富、梧、蒙、龚、浔、郁林、平琴、宾、澄、象、绣、融、柳十六州,相当于广西北部之地。”

  [5][6]《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八十一之贡举四之“卢求”条,亦录此文;《唐诗纪事》卷五十三之“卢求”条,概其意而言之:“……道人又谓翱曰:公之子不如外孙。后(卢)求子携,郑亚子畋,杜审权子让能为相,皆翱外孙也。”
  日期:2017-01-03 12:08:51
  于迈说历史之《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五十九节 怒不可遏】
  言归正传。话说黄巢接到朝廷授予的太子东宫保卫队长(率府率)的任命状后,不由得怒火中烧:请降一事虽是我黄某人使的缓兵之计,但朝廷竟视我如乞丐之流,随便以一看门狗之职打发,甚是可恶。
  黄大将军越想越气,遂破口大骂当权高官(大怒,诟执政),深得梁实秋所谓“无骂不如己者”[1]之真传,厚唇开阖,即跃居众臣之顶。[2]
  威风如斯,黄大将军却仍嫌不甚过瘾,好似饱餐之后未有茶水漱口,还要拉着朝臣们的列祖列宗在嘴里巡游一番,才肯罢休。
  詈骂完毕,气已解一半。留滞的另一半则沦落为积压库存,无奈之下,只得出口转内销。

  黄巢清点了一下随行部队,当即发兵围攻广州,迫不及待地想要兜售他那余下的怒气。
  广州守将拒却不成,即日城破,节度使李迢亦被活捉(似曾相识的桥段)。
  “为了更有把握地夺取唐朝的中央政权,黄巢很快就占领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并且西入桂州(今广西桂林),准备扩大占领区,建立根据地。”[3]“农民军的旗号,在岭南东西千里的广大地区映日招展。”[4]
  岭南之形势一片大好,黄巢却在这时突然决定率兵北上。
  【注释】

  [1]梁实秋在《骂人的艺术》一文中说道:“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试的。”又说骂人有十条艺术式的铁律,第二条即为“无骂不如己者”:要骂人须要挑比你大一点的人物,比你漂亮一点的或者比你坏得万倍而比你得势的人物。参见梁实秋:《雅舍小品》,9-12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半农《老实说了吧》:“骂要骂有名一点的,骂一个有名的,可以抵骂一百个无名的。因为骂人的本意,只是要使社会知道我比他好,我来教训他,我来带他上好的路上去。所以他若是个有名人,我一骂即跳过了他的头顶。”参见刘半农:《老实说了:刘半农随笔》,83-8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俞兆鹏:《黄巢起义史》,39页。
  [4]吴法:《黄巢传》,43-44页。
  日期:2017-01-04 14:00:48
  于迈说历史之《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六十节 北伐宣言】
  他不得不北上的理由。
  其一,“尽管占领了被朝廷视为聚宝盆的广州,然由于战争的缘故,通商事务已陷入停顿,故而实际上没有多少进项。”[1]
  其二,“南下的战士,不服水土,因疫疠而病死了一些,大家想打回北方去。”[2]

  其三,“五年多的革命战争,农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在(正)是挥师北上、与强敌逐鹿中原的时候了。”[3]
  《礼记》曰:“师必有名。”黄巢为昭显义军北伐的正义性,决定让李迢来起草声讨唐朝的表文,以示民心所向。怎料李迢突然发怒,严词拒绝:“予代受国恩,亲戚满朝,腕可断,表不可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