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解刘邦及汉初人物之谜》
第34节

作者: 历史化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02 21:54:25
  刘邦这次又逃出了包围。他是和腾公夏侯婴两人共乘一辆车子逃出的。这也说明了项羽的这次包围并不很严密,他也已经再无力像上次围困荥阳时那样,对成皋展开密集地围攻了。不过刘邦这次也并非是为了逃命,而是出去搬救兵。他要去找韩信和张耳。
  这时韩信和张耳已经在井陉之战中,斩杀了陈馀擒获了赵王赵歇,平定了赵国正驻军在黄河北岸的修武(今河南获嘉县境内)。刘邦与夏侯婴到达后,并未直接去见韩信和张耳,而是悄悄地住进了一家旅馆中。为什么呢?为的是自己能够居于主动地位,不至于受到韩、张二人的左右,而落入被动的境地。这也显示出刘邦能于危急中做到不慌不乱,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而这一点对于领袖人物尤其重要。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与夏侯婴自称是汉王的使臣,直奔韩、张二人的军中大帐。这时,韩信和张耳还没有起床。刘邦就在他们的卧室里,夺取了他们所拥有兵权的凭证,也就是印信和兵符,并用大将的将旗,把下面的将领都召集起来,重新安排了他们的职务。韩、张二人起床后才知道刘邦来了,不禁大为吃惊。能不吃惊吗?这可是性命关天的大事。刘邦夺取了二人的军队,命令此时已是赵王的张耳防守赵地,命令韩信率兵去攻打齐国。

  刘邦让韩信去攻打齐国,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因为齐国到这个时候也还是项羽的劲敌,并不是、或者说还不是他刘邦的敌人。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严格地说来,刘邦的敌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项羽。秦朝被推翻后,齐国是第一个起来反抗项羽的,也是开始时项羽拿出很大力量给予重创的一个国家。虽然刘邦在彭城战败后,齐国像其他诸侯国那样也顺势倒向了楚国。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齐国从一个反抗者突然而变成为屈从者,肯定是出于一时的惧怕,是为了自保而不得已暂时采取的权宜之计;作为被项羽伤害很深的国家,这肯定是一种无奈和不情愿的屈服,绝对不是真心的归顺。所以它与项羽间固有的矛盾和对其所怀的刻骨仇恨,并不会因此而消除,依然还是项羽潜在的敌国,是刘邦可以争取的对象。不管怎么说,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是不可能存有什么信任的。没有信任就会被离间。因此,只要工作做到家,完全是有可能把它重新拉过来的。难道不是吗?你连对项羽没有仇恨的黥布都能拉过来,和项羽本来就有着深仇大恨的齐国会拉不过来?即便拉不过来,齐国隔着那么远,对你刘邦也根本就构不成任何威胁,有什么理由急着要分散宝贵的兵力去消灭人家呢?

  恰恰相反,现阶段齐国是最应该联合的对象。如果汉、齐两国联手对敌,那么项羽就会陷于腹背受敌、两头被动挨打的境地。现在攻打齐国岂不是在项羽之外又树起了一个敌人吗?这样做,在客观上起码会分散了自己的兵力。如果不是韩信善战,最后拿下了齐国,那么攻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这样的战略搞不好就会帮了项羽的忙。那么,刘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史记》没有给出答案,但《汉书》却给出了答案。《汉书》中的《高帝纪上》和《韩信传》里都有记载,当韩信灭了魏国俘虏了魏豹后,又派人向刘邦要了三万士兵并提出了他下一步的行动目标。其中《韩信传》里叙述的较为完整。书上是这样说的,“信……使人请汉王:‘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王与兵三万人,谴张耳与俱,进击赵、代。”这就是答案。就是说,刘邦当时就同意了韩信的这个战略计划,并派给了他三万名士兵。现在韩信已经拿下了魏国、赵国、代国和燕国,下一步就可以解决齐国,进而完成南下断绝楚军运输线的任务。而且,如果真拿下齐国,不但可以南下断绝楚国的粮道,甚至还可以完成对楚国的战略包抄。从韩信在短短的半年内就轻易地拿下了魏、代、赵和燕这四国来看,刘邦深信以韩信的才能同样也会轻易地拿下齐国。这样很快就会形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并最终致其于死地。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前景啊。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刘邦要让韩信立马出兵齐国的原因。因为这肯定要比让齐国作为同盟去打击楚国要有诱惑力的多。毕竟人家是地位平等的国家,不可能想让人家干什么人家就干什么。人家会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办那都是很难说的事。就算齐国同自己结了盟,等灭了共同的敌人后,汉、齐两国说不定又会成为新的对手。而韩信就不同了,他是自己的手下,想怎么指挥就怎么指挥。就是说,韩信跟齐国相比,要更容易操纵些。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又远出乎刘邦的意料。

  日期:2017-08-02 22:02:54
  等刘邦回到成皋后,他很快又做出了另一个决定。原因是,当他看到项羽还在加紧围攻自己,就感到韩信的攻齐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事,对自己眼下的处境一点儿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就想放弃掉成皋以东,向西撤退到巩县和洛阳一带,凭借着山川险要抵抗楚军,不致使自己再次陷于狼狈的境地。郦食其听说后马上制止道:“我听说懂得天之所以为天者,帝王之业就可以成功,不懂得天之所以为天者,帝王之业就不会成功。做为统治者是把人民当作天来看待,而人民是把粮食当作天来看待(原文为“民以食为天”)。敖仓作为转运粮食的储备基地已经存在很久了。我听说现在那里还存有很多的粮食。楚军攻取了荥阳后,却不派人守住敖仓,反而把士兵又撤退到东面,只让一些受处罚的兵卒分守成皋,这可是老天爷要用这种方式帮助我们啊。眼下的楚军实际上已经到了容易被打败的地步,可我军却反而要退却,自己放弃已具有的优势,我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况且两个强敌不能并存,楚、汉如果长久相持不下,百姓们就会为此骚动不安,到处也都会陷于动荡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农夫不能正常耕种,妇女不能专心织布,天下的民心也就不知道应该要归向哪一方。我希望足下赶紧再进兵,攻取荥阳,占据敖仓的粮食,把守成皋的险要,堵死通往太行山的道路,控制住蜚狐的关口(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固守住白马渡口(今河南省滑县东北),用这些能够制服敌人的地形向诸侯显示我们的优势,那么天下的人就知道自己应该归向哪一方了。如今燕国和赵国已经平定,只有齐国还没有拿下。现在田广拥有着千里之广的齐国,田间率领着二十万的士兵,驻守在历城(今山东济南),田氏宗族也是势力强大,该国东有大海环绕,西有黄河、济水阻隔,南面靠近楚国,人民大多狡诈善变,对于这样的国家,足下就是派遣几十万大军,也不可能在一年间攻破它。我请求奉您的明诏去游说齐王,让他归顺大汉而成为我们东方的藩国。这样不用劳师,我们就能得到一大片的土地。”刘邦听后感到很有道理,特别是经郦食其这么一说,又觉得项羽也没什么可怕的,于是就放弃了向西撤退的想法,并当即同意郦食其出使齐国,去做说降工作。这就是刘邦做出的另一个决定。由于他没有对前后两个决定做个取舍,也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和统战的角度,去看待郦食其对齐国的游说,所以在派出郦食其后,并没有同时下令韩信暂停攻齐,让其等待下一步事情的进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