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8-09 12:17:55
尺布斗粟(四)
小小一座广陵城,围困了这么久居然还没拿下,身在建康的孝武帝也按捺不住心情了,他命人给沈庆之送了两枚印章,一枚是竟陵侯的,活捉刘诞者得之;一枚是建兴开国男的,先入广陵城头者得之。
不仅如此,孝武帝还派遣了薛安都的老搭档,屯骑校尉谭金再领五千禁卫军增援沈庆之。其实,孝武帝不知道,前线的沈庆之并非不卖力,而是此时遇上了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官军在泥泞的土地上修筑工事尚且困难,更别说驾云梯,造冲车这类工具攻城了!所以沈庆之只能等刘诞出来再打,外围锁死刘诞逃生之路而已。
这个时候,沈庆之也很纠结,一方面是孝武帝接二连三的诏令要求即日破城,否则怀疑自己有“玩贼养寇”之嫌。另一方面,刘诞一边派兵突围,一边又派使者给沈庆之送来不少礼物,想要结交与他。
更可气的是,看到沈庆之迟迟没有发动总攻,刘诞以为这事情还有转机,便让沈庆之代自己传达给孝武帝的奏折。沈庆之那是憋了一肚子火:我是来讨逆的,不是来给你做信差的!你要真心归降就滚下来,我送你回建康。
身在建康的孝武帝再也无法忍受沈庆之的磨蹭态度了,他给臣僚颁下诏书,说自己要亲率大军渡江征讨刘诞,如当年讨伐刘劭一般。这时候太宰刘义恭见势不妙,立刻跳出来劝说孝武帝,好说歹说才让孝武帝取消了御驾亲征的想法。
孝武帝这番举措让沈庆之在前方压力更大了,难为沈庆之满头白发苍苍还要身先士卒,深怕自己再一个举措不当引起孝武帝更多的嫉恨。听闻沈庆之在前方这么拼命,孝武帝心也软了下来,他写信宽慰道:“苍头公统帅诸军,只需要运筹帷幕即可,何必要亲冒流矢之险?万一有所差池,那是国家的损失啊。”
好在老天终于不要让沈庆之煎熬了,连绵的雨季总算过去了。天一放晴,沈庆之便下令全军发起总攻,一日之内连克内外二城。城破后,刘诞与心腹申灵赐一同往外围跑,迎面却撞上了官军的沈胤之等人,申灵赐拖住官军,刘诞则操刀夺路而逃。逃到一座桥上,刘诞与沈胤之狭路相逢,两人挥刀对砍,刘诞被砍落水中,沈胤之麾下士兵一齐跃入水中,万刀齐下,将刘诞给分尸了。
刘诞死后首级被送往建康,孝武帝将刘诞贬为留姓。多日的紧张神经终于得到舒缓,孝武帝这时意气风发地从宣阳门走出,享受着群臣的山呼万岁。可是在众人之中,有一个人却闭口闭眼,显得十分煞风景。这个人叫蔡兴宗,刘骏是认识的,便质问他为何不喊。蔡兴宗却面无表情地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行杀戮之行本该流泪忏悔,又如何能让臣子们对你山呼万岁呢?!”
蔡兴宗说的似乎有道理,可是他那一副悲天悯人的圣母姿态却让刘骏作呕,刘诞谋反的时候蔡兴宗不加以谴责,而却在刘骏取胜之后冷嘲热讽,而事实上,胜利者是不需要受到指责的。
曾经,为了树立尧舜那样的形象,孝武帝一直强迫自己故作宽容,故作大度,可即使这样,依然有庸碌之人对其指指点点,既然如此,那就恢复本心吧!孝武帝随即颁布一道命令:将广陵城内还剩下的人全部屠杀!
也许孝武帝释放性情后的做法确实太酷烈了,沈庆之反复劝谏杀俘的坏处,对于沈庆之的面子,刘骏一贯是给的,即使是在被愤怒淹没理智的情况下。他最终同意留下五尺(约合1.2米)以下的孩子,其余城内三千男子全部诛杀,在石头城构筑成“京观”,女人赏赐给参战军人们,刘诞的母亲殷修华、妻子徐氏也被逼自杀,追赠殷氏为长宁国淑妃。
在这场大屠杀中,宗越成了操刀手,当年他攻入江陵城后大杀四方的暴行让他一夜间扬名于南朝。这次,他又变本加厉,对这些被杀的人,他下令将这些人剥去衣服,先打得半死,或者用鞭子猛抽脸庞、小腹,或者挖去眼睛、破开肠子,用苦酒再浇到伤口上面,宗越还得意洋洋,心里充满了嗜血的快感。
孝武帝的这次屠杀历来为后人所诟病,不管动机为何,不管因由为何,如此大开杀戒他确实是犯了大错,没有任何理由值得开解。只是孝武帝杀了三千,被史书记载下来诟病至今,而拓跋焘屠了整个江淮,却成了多民族融合的壮举,难道这真应了那句“杀一人是罪,屠万人为雄”吗?
大屠杀过后,蔡兴宗前往广陵慰军,期间见到了昔日故友范义的尸体,蔡兴宗不忍,将其收敛回豫章安葬。孝武帝得知后,质问蔡兴宗说:“你何故为逆党收尸?”蔡兴宗却反驳道:“陛下你杀你的贼人,臣下我自去埋葬我的老友,既然违反了你的禁令,我心甘情愿受极刑!”读书人总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抨击别人,孝武帝没办法,因为他知道自己也确实是错了,只是惭愧地摇了摇头。
但是,尽管如此,“道德楷模”蔡兴宗还是不愿意为孝武帝做事,终日不上朝,孝武帝将其贬为“白衣领职”。
战后孝武帝依次封赏,沈庆之本意是要受封司空的,但却被沈庆之再次推辞了,孝武帝便让沈庆之不留司空之名却享三公待遇。亲手击毙刘诞的沈胤之被封莱阳子爵,其余诸将皆有封赏。
刘诞的死亡意味着当初孝建初年形成的“三头政治”彻底终结,也标志着孝武帝刘骏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自此以后,朝中再也没有其他势力能对他的地位造成威胁了。可是,孝武帝的“大明盛世”并没有因为刘诞的死而绽放华丽光彩,反倒却因为刘诞的死而同样地沉寂于历史的舞台。
日期:2017-08-09 12:20:49
尺布斗粟(五)
当然,在刘诞作乱期间,孝武帝还有一位兄弟也掀起了一场叛乱,只不过这次叛乱规模相对较小,在历史上留下印象并不深刻,不过还是把这事情顺带提一下吧。
在刘诞起兵谋反的前一年,他的十四弟—海陵王刘休茂就抢先一步造反啦。大明元年,雍州刺史王玄谟积极响应孝武帝号召,将土断之风刮到了雍州,而后就有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件事,王玄谟以权谋私,外界称其为蓄意谋反。虽然这件事情最终孝武帝并没有认为王玄谟有谋反的意图,但出于平息舆论的角度,孝武帝还是将王玄谟调回了京师,而后改派自己的十四弟海陵王刘休茂坐镇雍州。
当时刘休茂只有十四岁,却被孝武帝任命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竟陵、随郡二郡诸军事、北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要知道,当初孝武帝本人做雍州刺史的时候,权势都还不如这个弟弟,同时兼任宁蛮校尉和一州刺史的,在之前也鲜有发生。也许是为了方便让刘休茂压住场子,孝武帝不久又给他加军号为左将军。
小孩子突如其来受到这么多封赏,自然会喜出望外,但渐渐地刘休茂又发现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大权基本都集中在典签司马庾深之手中。巨大的落差感让正值叛逆期的刘休茂很不爽,心中不满越积越深。这个时候,刘休茂身边的亲随张伯超就给刘休茂撺掇了起来:“这个典签官平日里嫉恨王爷,经常上书皇上诽谤王爷的过失,我看长此以往恐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刘休茂急问:“那该怎么办?”张伯超说:“只有杀了司马和典签,举兵自卫,这里距离首都数千里之遥,纵然大事不成,我们北逃到北魏,也不失在魏国当上王爷。”刘休茂应允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