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遗踪:三个核潜艇兵的求生之路》
第15节

作者: 火滚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李建业还披着那件“雨衣”,在舱室外找来人字梯把严重污染的被套一张一张铺开晾挂在一号储物室的货架支撑架上,(出于方便货架板的取出,李建业切割货架板时每个货架左右对称的支撑杆之间还连着一小片货架板。所以相当于每个货架被取走了货架板,就剩下四部金属梯子,两个货架就有八部金属梯子。)不一会,李建业就把所有的被套晾挂在一号储物室里面。
  日期:2016-09-04 16:37:57
  接着就需要准备细菌生长的营养条件了,这个需要高糖的东西,还要有一定蛋白充当细菌繁殖的必须物质,李建业在厨房找到了一只水瓢,回到“氧气室”找了几包干粮,把干粮拆开放在一只空水桶里,用手把干粮碾碎,倒上几瓢水,再用手充分搅拌,不一会,一小桶干粮豆浆就做好了。
  刚想提起“豆浆”过去隔壁储藏室,忽然又想起了一个小细节:无氧发酵也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气体,而且都是酸性的居多,如果短时间不能有效的去除一号储物室中的氧气,无氧发酵也会带出一些酸性气体,怎么去除这些酸性气体呢。
  日期:2016-09-04 17:26:21
  想了想,还是酸碱中和法吧,于是在娱乐室用另一只桶,取了几小块废弃的氧气块放在桶里,加上小半桶水,马上氧气块刷刷的冒泡,李建业知道这是氧气块里残留的过氧化钾和水反应放出氧气所致,但几小块氧气块放出的氧气不足以对整个潜艇的空气成分比例造成多大的影响。
  大概过了几分钟,李建业嫌反应不够快,回到“氧气室”拿起王晓乐“床”边的扳手,用扳手杵烂桶中的氧气块并且搅拌,这样反复的捣鼓了一会,大概小半个小时吧,一桶氢氧化钾溶液就做成了,当然其中混杂着碳酸钾,(但一定不会有碳酸氢钾,同学们想想为什么。)
  日期:2016-09-04 18:25:42
  见到水桶气泡生成已经很少了,就证明过氧化钾已经不多了,可以进入“墓室”了。
  李建业把“豆浆”和氢氧化钾溶液提到了隔壁的“墓室”里。先把之前扔进来的被芯平铺在尸体表面,各张被芯之间留一定的空隙,方便空气流通,把氢氧化钾溶液用瓢子泼洒到被芯上,让每张被芯都沾上氢氧化钾溶液,然后把“豆浆”泼洒上晾挂在货架支撑杆上的被套。
  做好了这一切,李建业没忘记把自己身上的衣服鞋袜甚至包着头部的纱布等一并扔在“墓室”里。(但没有把“书包”留在里面,这点很重要。梯子也带了出来。)
  日期:2016-09-04 21:16:37
  拿起水桶水瓢,咬住“书包”上的呼吸口,关上“墓室”门,赤条条的走回了“氧气室”,张亚军和王晓乐见到李建业如此模样,忍不住狂笑了起来。
  李建业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三个人大笑了一场。
  当然李建业没忘记把“氧气室”自己临时躺下休息垫背的被芯也一并丢到“墓室”里。
  走到淋浴室把身上残留的血渍冲洗了一遍,当然托着“书包”洗澡不是一般的容易,这就不表了。
  回到“氧气室”,抹干了身子,换上新的“书包”,把带着“腥气”的书包扔到“氧气室”外,走到洗衣干衣房找到了一套新衣服穿上,继续“墓室”的密封工作。
  日期:2016-09-04 22:13:53
  “墓室”门本来就是一堵较厚的不锈钢门,所以不用多久,李建业就用电焊机把“墓室”门封堵完成。
  忙活了这么久。看了看张亚军手上的手表时间:10时11分。
  也就是2033年6月29日10时11分。李建业把“墓室”做好了,并且埋葬了自己的战友。

  此期间李建业在王晓乐口中得知,潜艇如果处于稳定状态,一定是智能系统接管了潜艇的整体运作。事实上潜艇也处于“稳定”状态,但不知道智能系统的“稳定”状态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
  日期:2016-09-04 23:10:14
  那么我们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与此同时,多国政府首脑热线正在忙碌中,都在讨论如何应对这次大灾难。当然海啸预警响彻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因为海啸余波还在太平洋上东南--西北向反复扫荡,各核大国政府达成协议互相不采用敌对态势一个月,并且每30分钟召开首脑视频会议。
  故事若要详说,还得从2028年的太平洋西北方7.24R国地震说起,当年的9.6级地震以及所引发的海啸致使太平洋沿岸几十个国家遭受沉重打击,次生灾害在多国持续两个月以上,死伤人数过亿,当大家都在忙于救灾救援时,各国的科学家都没有对大洋深处发生的一些细微变化做出及时的数据分析和研判。
  日期:2016-09-05 00:13:15
  直到大灾难发生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2031年,才在多个国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对相关海域进行详细分析研判,初步得出一致的结论:太平洋板块和R国列岛附近新形成了一个微型板块,位于马里亚纳海沟东面,北起K察加半岛南端、南到R国X笠原以东海域,东北、西南走向刚好和R国列岛走向一致,宽度和R国列岛大致相当,夹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面积接近十倍R国国土面积,这一发现改写了世界地理,太平洋海图得以更新。科学家以其所处地理位置命名东R国微板块——简称日微板。

  日期:2016-09-05 01:12:14
  但随之而来的发现让科学家觉得匪夷所思,按理说马里亚纳海沟是消亡边界,新形成的板块也是消亡边界,而且太平洋板块应该是像楔子一样插入日微板。但是事实相反,虽然新形成的板块边界是消亡边界,但不是太平洋板块楔入日微板,而是日微板像楔子一样插入太平洋板块。这在西太平洋是首次发现,如此大的板块逆向楔入西太平洋板块,简直就是违背了地球运转理论
  日期:2016-09-05 15:23:54

  第十八章 蝴蝶出现
  直到半年前,也就是说2032年底,各国地球物理学家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和测量,得出了初步的结论,日微板就像一座锥形超巨型的火山,是完整的一块花岗岩板块。(形象的说就像我国民间所用的大海碗倒扣在桌面上,只不过比例上是R国国土的数倍,形状是长条形而已)。而西边的亚欧板块和和日微板的摩擦略大于日微板和太平洋板块的摩擦,所以日微板的移动速度少于太平洋板块。
  日期:2016-09-05 16:27:23
  新形成的日微板东端与太平洋板块碰撞,理论上会有溶岩岩浆,当然,日微板也有。但地球物理学家发现,日微板又一次出乎人们的意料,日微板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并没有快速的形成有力的粘连结构,而是每次岩浆喷出都被北边下来的深海寒流迅速凝结。这样深海寒流可以直接下到R国东南沿海,而北上的R国暖流好像无法抗衡,被深海寒流利用深海沟像尖刀一样撕开一个口子长驱直入下到接近R国九州以东海域,看来日微板不但改变了海底地图,还改变了太平洋洋流,这就形成了一个异常恐怖的的局面,马里亚纳海沟的妹妹出现了。科学家把它命名为副马里亚纳海沟,简称——副马海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