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平叛 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
第48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城中接二连三的叛降对士气打击很大,很多人开始表现出无所适从的迷茫。可无脑的文钦却在此时对诸葛诞说:“蒋班焦彝认为我们不能逃出而离去,全家部曲又率众逆降,这正是敌人毫无准备的时候,我们可以出战了。”诸葛诞和吴将唐咨等都深表认同,于是他们造起攻城器械,从城内杀奔南围,并且不分昼夜持续攻击南围五六天之久。王基在围困寿春城时就在四面深挖沟壑,诸葛诞必须靠仰攻才能突破。而围守上的魏军却利用地形优势,使用投石车和火箭居高临下地猛攻,不仅击毁了诸葛诞的攻城器械,还对他们造成了极大杀伤,史称“死伤蔽地,血流盈堑”,诸葛诞迫不得已之下,只得再次退回寿春城。

  这时的寿春城已经找不到多少可吃的东西了——去年年底粮食就已经告罄,城中守将开始发掘所有能吃的食物来填饱士兵的肚子。十多万人几个月的食物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纵使寿春城再大此刻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有数万人争先恐后地出降。文钦也没了主意,他对诸葛诞说:“城内食物不够吃的,可以把所有的北方人(指诸葛诞原来的手下)都放出来,靠我们吴国军队就能坚守。”诸葛诞赖以起家的资本就是他的数万精锐,如果一旦放出将彻底沦为吴国人的附庸,他当然不能同意。文钦兀自呶呶不休,诸葛诞终于火上心头,在文钦和他商量事情的时候将文钦诛杀。文钦有两个儿子文鸯、文虎随文钦一同北上,此时在寿春的小城中带兵,听到父亲和诸葛诞发生冲突且被杀的消息后,立刻准备带兵来为父报仇。可吴国人视文钦为降将,文钦既然已死他们才不愿意掺和到是非中来,因此皆不愿意随文鸯找诸葛诞报仇。文氏兄弟一咬牙,直接翻出城墙投奔司马昭了。因文钦在淮南第二次叛乱时就是重要参与人,已犯了诛灭三族的大罪,按理文氏兄弟也在就诛之列,因此魏方有司请求按律杀掉文鸯文虎。司马昭说道:“文钦虽然罪不容诛,但鸯、虎二人计穷来归,寿春城又未攻克,杀了他们是让城中的人坚定信念。”于是赦免文氏兄弟,让他们带着数百骑巡城,故意让城上的人都看到他们安然无恙地活在世上。文鸯还冲城上大声喊道:“文钦的儿子都没被杀,你们还有什么害怕的!”于是城中有投降想法的人都疑虑尽去。司马昭又将文鸯、文虎都任为将军,封关内侯,以此为叛降的人做出表率。

  又过了一段时间,司马昭亲临前线,发现城头的士兵引弓不发,知道城中人已无斗志,于是下令说:“攻城!”在寿春城外迁延了近一年的大军开始动作,四面围攻城池。公元258年4月10日,寿春城被攻克,诸葛诞窘迫之下率领亲将从小城之中突围,被司马胡奋击斩,同时夷灭诸葛诞三族。虽然如此,诸葛诞却仍有后代留存,诸葛诞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昭之弟司马伷,他们的儿子司马繇在晋朝被封为东安王,司马繇后为外祖父报仇,借铲除杨骏之机夷灭文鸯三族。

  日期:2016-09-05 19:02:40
  (正文)
  诸葛诞手下亲兵数百人无一投降,遂被诛殆尽。吴将之中,只有于诠英勇战死,唐咨、王祚等人都投降了魏军,有魏国将领准备对投降的吴军尽皆诛杀,司马昭说:“古之用兵,全国为上,戮其元恶而已。吴兵就得亡还,适可以示中国之大度耳。”于是不仅没有诛杀,还将他们都安置在了附近的三河诸郡。司马昭本还打算一鼓作气灭掉吴国,王基劝告说:“昔诸葛恪乘东关之胜,竭江表之兵以围新城,城既不拔,而众死者太半。姜维因洮西之利,轻兵深入,粮饷不继,军覆上邽。夫大捷之后,上下轻敌,轻敌则虑难不深。今贼新败于外,又内患未弭,是其修备设虑之时也。且兵出逾年,人有归志,今俘馘十万,罪人斯得,自历代征伐,未有全兵独克如今之盛者也。武皇帝克袁绍于官渡,自以所获已多,不复追奔,惧挫威也。”因此司马昭没有妄动。司马昭深谢王基独秉固志深算利害,于是命他改任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并进封东武后。除王基之外,因钟会在攻克寿春城中屡出奇计,司马昭也日益亲重,委以心膂之任,当时的人将他比作屡建奇策的张良。因淮南三叛前后绵延了近一年,司马昭以此大功,被朝廷任命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司马昭前后辞让了多次才推掉了这一任命。

  点评:诸葛诞和夏侯玄是中土并称的名士,两人又相互交好,在夏侯玄被司马师诛杀后,诸葛诞心中也颇不平静,然而当毌丘俭为了恢复曹魏帝室而在淮南举兵之时,诸葛诞却仍然杀掉了来使,表示自己和毌丘俭并非同路之人。而后他进兵寿春,并再次担任了都督扬州的重任。但是名士的标签和方面大员的重任使得司马氏集团对他并不放心,尤其是贾充建议对征、镇将军进行巡行监督后,诸葛诞与他们的矛盾表面化了,因此当朝廷征召其入朝时,他立刻起兵反抗司马昭。在淮南先后三次发生的反抗司马氏的运动中,诸葛诞是准备最充分的一个,这不仅体现在他动员的兵力和粮食储备上,而且他还成功地拉拢东吴军队并肩作战。不过在战争之中诸葛诞失误较多,相反司马昭的表现却可圈可点,如习凿齿就这样评价司马昭:“未及安坐,赏王基之功;种惠吴人,结异类之情;宠鸯葬钦,忘畴昔之隙;不咎诞众,使扬土怀愧。功高而人乐其成,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此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两相对比之下,诸葛诞无论是在全局的把控还是战术的指挥上都略输一筹,因此仍然难逃失败的厄运。

  日期:2016-09-06 18:36:36
  (正文)
  蜀汉篇
  概述:
  蜀汉和曹魏一样,是寒族建立的国家,除了少数世袭官员和出于安抚目的而任命的南中豪族以外,绝大多数官员并非高门大姓出身,这些来自寒门的官员更能体会民间疾苦,同时也不会因为族大人多而肆意为害,而高层官员也大多奉行道义,克制节俭,如丞相诸葛亮居官二十余年,家中仅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在去世时“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大将军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车骑将军邓芝“不治私产”,“死之日家无余财”,凡此种种都使得蜀汉朝廷政治相对清明,如东吴辅义中郎将张温在出使蜀汉后就盛赞朝政之美,足以证明此点不虚。

  但是蜀汉内部也并非全无矛盾,在蜀汉从荆州到益州的辗转立国过程中,出身于荆州地区的士人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蜀汉数十年间政治资源一直向荆州士人集团倾斜,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樊建、董厥、吕乂等朝廷重臣,邓方、邓芝、宗预、廖化、阎宇、霍弋、罗宪等军事统领,董和、马良、王连、向朗、许慈、来敏等文臣就都来自荆州地区。而在这之前据有益州的刘焉父子依仗“东州士”稳定政局,刘备入蜀后对这部分官员也随才署用,李严、吴壹等也迁至高位。唯有益州本土士人因为政理念与上述两个人才群体有所差别,故而始终遭到压制和轻忽,所以对高层有所不满是一定的。但尽管如此,由于此点而酿成的叛乱仍然十分稀少,汉嘉太守黄元的叛乱可以部分归结于此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