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史经典战役(围点打援)——宋金太原之战》
第18节作者:
独孤慕雨 日期:2016-10-18 08:54:48
简介: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辽军大举南侵,两军在宋缘边各地陆续发生激烈战斗,双方各有胜负。掌握战争主动权的辽军主力突然孤军深入河北腹地,宋廷朝野震动。有大臣提议退让逃跑,危急时刻寇准力排众议,促成宋真宗亲临澶渊(今河南濮阳)前线。宋军士气大振,辽军攻势受挫后不得不罢兵言和。双方签订了史称“澶渊之盟”的和平条约。千百年来,有的人颂扬这是一个平等和盟约,也有人认为这是屈辱的城下之盟。事情究竟如何,笔者对这一历史事件及其相关史料做一番梳理,力图还原本来面貌,并透过表象重新认识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第一章 :景德之役前宋辽态势
一、历史沿革
唐末五代以来,燕山之南、黄河之北的广袤平原地区,一直是辽宋争锋、角逐的战场。
宋辽之间征伐不已,兵连祸结,不但是沿边宋民“丁壮毙于转输,膏血涂于原野”,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长期战争也导致辽地人民“丁壮备徭、老弱供赋”,农桑废业。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后,两国都已产生了弭兵敦好的意愿。
宋太宗第二次北伐失败之后,朝内大臣明确提出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张。元老重臣赵普上书认为攻辽是“兴不急之兵,颇涉无名之议”,宰相李昉也建议用当年汉高祖“外示羁縻”的“和亲之策”,殿中侍御史赵孚更是主张“精选使命,通达国信...立誓明著结好欢和”。宋太宗也失去了进取心,公开宣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从此,宋统治者已经开始认真考虑对辽议和的可能性。
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辽方也出现了厌战倾向,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辽军大将耶律休哥。耶律休哥参加了历次对宋作战,并且战功卓著。在统和四年(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沙河战役后,耶律休哥炫耀战功,“收宋尸为京观”。后又上书称可乘宋疲弱,向南扩张至黄河,与宋以黄河为界。可是,奏疏报上去之后如石沉大海。从此,耶律休哥转变了思想,在驻防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时,“戒戎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无独有偶的是,另一个辽军大将耶律学古与宋将潘美“各守边约,无相侵轶,民获安业”。然而,边境上暂时的平静,并不意味着宋辽战争的终结。
历史上,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一直处在争战中,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部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天然屏障。后晋时,石敬瑭为称帝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中原失去了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最重要天然屏障,宋王朝门户洞开,契丹铁骑可朝发夕至,侵扰北方州县。
日期:2016-10-19 08:39:53
宋时期,宋军基本是以易州做为前沿防御阵地,退可守、进可攻,背倚西山之险,将重兵集中于镇、定、高阳关,同时利用易水、徐河、唐河、滹沱河、拒马河为天然屏障,防御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机动性。极边地带则以缘边都巡检司管辖,驻兵较少,有警则相互应援,以积极防御为主。
宋太宗即位之初,基本继承了宋对河北军事防御区域的设置,但两次北伐失败后,丢失了易州这个前沿阵地,对辽前沿防线退到了拒马河一带。除在河北沿边步步设防,屯集重兵外,将一些镇、县升级为州军,以增强军事功能,同时希望依托塘泊来限制辽朝铁骑。宋时,华北大平原地势平衍无垠,自古在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无险可守,但黄河下游海拔一般都在50米以下,河、淀交错,水域连绵可资利用。由于契丹连年南侵,边患外侮日亟。沧州知节度副使何承矩上疏建议从安顺砦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筑堤贮水屯田,不但可以阻遏敌骑奔突,还可以播种稻田。宋太宗立即同意了这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于是发边境戍卒开始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形成西依太行山、东达沧海“潴水为塞”的水上防卫体系。宋人因地制宜的防卫工程,有效减弱了辽军来如飘风、去如闪电的骑兵优势,使辽军的南下不再有恃无恐。
直到金末元初,蒙古兵南侵,“惟燕南雄、霸数州乃三关旧地,塘泺深阻兵不能入”(《大金国志》)可见,北宋时兴修的塘泊工程限制戎马的作用直到金元之际仍然存在。
宋太宗时期,宋军在北境第一层防线为河北沿拒马河各州军,重点在霸州、雄州、遂城、保州等地。
第二层防线以沧州、莫州、高阳关、定州为重镇。
在纵深方面虽然继承了宋时期的布置,然而将从中御,束缚将领的手脚,缺少战略上的机动性和主动性。
宋真宗时期:基本上继承了宋太宗时期的做法,只是更加强调集中兵力、战区之间的互相声援,另外在纵深方面也有所加强,在河北沿边设置三道防线——
第一道:骑兵六千屯威虏军(今河北徐水县西),由魏能指挥;骑兵五千屯保州(今河北清苑县),将领杨延昭;骑兵五千屯北平寨(今河北满城县西南),将领田敏。
第二道:高阳关、沧州、定州。将镇、定、高阳关三路兵马全部集结于定州,沿唐河南北岸布置防线,由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统领。在大阵外设立营栅,以防辽军突破。
第三道: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东),由石保吉率重兵驻守。
另外有孙全照、王德钧、裴自荣领骑兵八千屯宁边军(今河北博野县),李重贵、赵守伦、张继旻领骑兵五千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控防辽军南下时向东南方向进攻。石普领兵万人屯莫州(今河北任丘),以阻扼辽军归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