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远——千古“心”圣王阳明》
第29节作者:
阳光明远 日期:2017-08-15 22:08:52
第三章|||第三节:终进兵部,首倡身心(上)
主考山东、游览泰山之后,王守仁回京复命,中央政府对王守仁在山东的工作很满意。这一次又正式给王守仁转了岗,这次的职位便是王守仁心心念念的兵部,王守仁被任命为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王守仁对这一次的工作调度打心底还是非常满意的。
兵部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明朝兵部先是设有司马、职方、驾部、库部四清吏司,后改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同时派员会同管、大通关。
明朝的国防很差劲,但国防部权力却很大。兵部有和吏部一样的人事任免权,吏部任免的是文官,而兵部则对所有武官有任免权。在当时,朝廷中公认的四大肥差,闻名遐迩,万众所向,它们分别是吏部文选司、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选司、兵部武库司。
王守仁进的就是武选司,国家所有武官选拔授职、承袭都要过武选司,可以说是个极大的肥差。朝廷把王守仁安排在这个位置上,除了听说王守仁是个军事迷外,也是对王守仁此次山东主考选择人才的极大肯定,希望王守仁能够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
王守仁在兵部武选司主事的位置上这段时间,历史上没有记载王守仁为国防部选择了哪些武官人才,但是在此期间王守仁却开了一个文科培训班,看来我们的王圣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习惯在进了自己最向往的兵部还是没有改变。
弘治十八年,王守仁在山东选的那帮人才开始陆续就职,因为王守仁是主考官,所以这些考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王守仁的门人,这些人陆续抵达京师,自然要拜访自己的伯乐。
明朝文人结社成风,此时的李梦阳、何景明就正在京城发起轰轰烈烈的复古运动。王守仁和自己的门人之间自然也免不了相互之间以文会友、诗酒酬唱、结聚论学。就是在这些娱乐性质的学术交流中,王守仁发现了一个问题:“学者溺于词章记诵,不复知有身心之学。”
此时的王守仁经过自己孜孜不倦的求道,自己的思想当中已经不完全是四书五经、圣人之言,还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各种学说,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关注“词章”而转向了“身心之学”。
注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宋以来的程朱理学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思想界如同一潭死水。在整个明朝的官方哲学是程朱理学,崇尚“身心之学”的陆九渊学说自明朝开国以来一直都是被正统文人讥讽的对象,前文之中王守仁在江西上饶拜访的大儒娄谅就是因为自己的“身心之学”而在吴与弼那里非常吃不开,吴与弼的学生经常讥讽娄谅的学说与陆九渊相似,以致最后娄谅自己都几乎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初衷而全面融入程朱理学。
那明朝第一位由朱转陆的人是谁呢?娄谅因为没有坚持自己的初衷更没有融合有自己特色的学说,所以娄谅要说是有明一代由朱转陆的第一人还真不够格。这个人自然也不是王守仁。
这个人便是吴与弼的另一位重量级的弟子陈献章,吴与弼的门人弟子中,最被人称道的就是陈献章(实斋)、胡居仁(敬斋)与娄谅(一斋)三人,陈献章的历史地位是“开明儒心学先河,有明一代由朱转陆第一人。”
陈献章(1428.11.27—1500.3.9),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先生,世称为陈白沙 ,出生于广东新会都会村,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
陈献章幼年时期已十分聪明伶俐,很有灵性,他读书识字很快,一目数行,过目不忘。早年热衷科举,二十岁那年春天在童试中考中秀才,同年秋天参加乡试,考中第九名举人。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四月入京会试中副榜进士,被选入国子监读书。1451年(景泰二年)、1469年(成化五年)2次参加会试,均不中。景泰二年落第后前往拜江西程朱理学家吴与弼为师,精研“古圣贤垂训之书”。
陈献章在吴与弼那里就学了半年,半年后,他回归白沙村筑阳春台为书室,专心读书,其思想逐渐由崇尚读书穷理的程朱理学转向主张求之本心的陆九渊心学。因为拜师时间短,所以陈献章受吴与弼开创的崇仁学派影响不大,但是却是吴与弼众多弟子之中影响最大的一位。
成化二年秋末,陈献章重游太学,因有感触而写出《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诗》,国子监祭酒邢让大加赞许,誉为“真儒复出”,自此他的才名大震京师。但3年后他第二次参加会试仍名落孙山,由是决意弃绝仕途,返回故里移志于治学。
陈白沙以“宗自然”、“贵自得”的思想体系,打破程朱理学沉闷和僵化的模式,开启明朝心学先河,在宋明理学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转变风气的关键人物。
白沙学说高扬“宇宙在我”的主体自我价值,突出个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存在意义,宛若明代学术界的一股清新空气,对整个明代文人精神的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催发了明末清初学术界的繁荣。近人缪天绶评论云:“在这个因循蹈袭的空气弥漫一时的时候,而白沙独摆脱一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陈白沙学术思想,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确立了岭南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他的学说被誉为 “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陈白沙也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大儒”,辞世后被追谥为“文恭公”,作为中国古代广东惟一从祀孔庙的学者,故有“岭南一人”之誉。同时,他凭借独创的“茅龙”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率先奠定了岭南书法家的位置。
黄宗羲评论陈白沙的理学为“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其吃紧工夫全在涵养,喜恕未发而非空,万感交集而不动,至阳明(王守仁)而至大”,甚为赞誉白沙学说为“独开门户,超然不凡”!概括陈白沙的理学思想面貌时说:“先生之学,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以四方上下往古来今穿纽凑合为匡郭。以日用常行为殊为功用,以勿忘勿助之间为体认之则,以未当致力面应用不为实得。”(具见《明儒学案》)。
近人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明代学者和宋儒厘然独立,自成体系,则自陈白沙始”。
陈献章一生清贫,都御史邓廷缵曾令番禺县每月送米一石,他坚辞不受,说自己“有田二顷,耕之足矣”。又有按察使花巨金买园林豪宅送他,他亦委婉回绝。以后,陈献章一直隐居,侍奉老母,致力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后来身兼礼、吏、兵三部尚书职务的重臣湛若水,以及官拜文华阁大学士卒赠太师的名臣梁储,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其它弟子有李承箕、林缉熙、张廷实、贺钦、陈茂烈、容一之、罗服周、潘汉、叶宏、谢佑、林廷瓛等。
日期:2017-08-15 22:09:24
第三章|||第三节:终进兵部,首倡身心(下)
王守仁因为“学者溺于词章记诵,不复知有身心之学。”又结合着自己现在的思想基础,本着提倡“身心之学”的原教旨在京城开创了一个培训班,这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壮举,再加上此时王守仁的才名,于是“闻者兴起,从学者众”,大家都对王守仁的培训班非常感兴趣,跟着王守仁求学的人数越来越多。王守仁自己的办学也是非常的慎重,“俨然以师道自任”,专心致志的授徒讲学。
在王守仁讲学期间,那些跟王守人年龄地位差不多的人有很多都议论王守仁是一个“好名之人”,但是王守仁只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是一心一意的授徒讲学。
皇天不负有心人,王守仁因为自己的执着找到了一位师友,而大家事后才知道,二人也是天下最好的对手,这个人便是陈献章的高徒湛若水。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人 。孝宗弘治间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世宗嘉靖初,官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师事陈献章。
弘治十八年(1505年) 湛若水上京城会考,文章受主考张元桢,杨廷和赞赏,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寻授翰林院编修。而就在这个时候王守仁授徒提倡“身心之学”,不打不相识,再加上湛若水的老家广东增城便是王守仁六世祖王纲征讨苗人光荣殉职的地方,二人一见定交,号为莫逆,共以倡明圣学为事。
王守仁对湛若水的评价是:“守仁立世三十年,未见此人”。湛若水对王守仁的评价是:“若水泛观于四方,未见此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