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才须待七年时 试玉烧得三日满:吞阳记》
第7节作者:
进京赶考路上早
日期:2016-08-30 23:01:00
第十三回《万事开头难》
三人继续着重复的日子,日子里确实没什么新意,但是对于沙哥来说,新意就是每天下班后,重回三国那段历史,看别人的演义,也许沙哥在那演义里只是个士兵甲,或者小民众,另外一点新意就是他每天都偶遇赵飞,因为他总是晚回一个半小时,慢慢知道赵飞家里他弟弟也要上高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选择来棉纺厂打工,沙哥说过“于无字处读书”但是这里除了机器的轰鸣,工友的污言秽语,和匆匆上下班的工人,他似乎汲取不到什么新鲜和未知,虽然沙哥有偶遇赵飞的毅力,但没有同赵飞表白的勇气,沙哥这样告诉自己,现在他什么也没有,不好说出口,等自己买了宝马,有了社会地位再娶她。其实他潜意识里怕有了对象,经济上透支,确实现在养活自己都举步维艰。转眼间八月初到了,马上快发工资了,三人都很兴奋,走向社会后,这是第一次发工资,也是用劳动付出换回的酬劳,他们很高兴,沙哥的钱也快用光了,一共就那么点钱,那二位多少还剩个一二百,干了一个月零三天的时候,这天快下班了,沙哥三人就问组长,准备去领工资,组长王长景说你们报名的时候,他们报名处没有和你们说吗,工资是压一个月的,也就是干完两个月后,发第一个月工资,李沙他们三人听到这个消息,垂头丧气的回宿舍了。
回到宿舍沙哥先开口了“我不想干了”其实沙哥心里是有想法的,这一个月他在思考是需求创造价值,还是劳动创造价值,为什么是别人定规定,自己在里面玩。郑宝的意思是继续干,又不是不给,只是压一个月的工资嘛,华克也不想干了,这不发工资,什么事呀。一场扫兴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没有达成共识。今天沙哥没有偶遇赵飞,既然统一不了思想,他就去了柱子那里,说服柱子去,毕竟是一个村从小到大的玩伴。柱子正好没上班,李沙对柱子说了自己的想法,这厂里有三万职工,加上流动性的职工,人员的数量这么庞大,开个快餐可以不,柱子说可以,但是条件受限,房租一年三万多,各类设施,各类税务以及突发的情况等等,再有就是都没有经验很难干起来,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本金,李沙说道:房子咱们不租,买个二手脚蹬三轮车,租个房子花一千,买设备花三五千,原料一二千咱们做饭盒外卖,柱子问了一句“那这六千多的本金,怎么来?”李沙又无语了,李沙自从出门就想清楚了,不会再和家里要钱,现在这个情况,没钱是寸步难行,他身上没剩多少钱了。李沙为什么想做快餐呢,他这么考虑的,第一这边人流量大,第二快餐利润可以,李沙问过一个街边很普通的包子铺一天流水就是毛利润就有五百多,对于一个月300元工资的他,确实他不想在工厂打工了。李沙看柱子不想干,也不勉强,和柱子告辞回宿舍了,他想这事一个人是干不了的,在外面又没有亲朋好友,目前华克可以入伙,郑宝就需要做些“思想工作”了。
回到棉纺厂的宿舍,那二位躺在床上正郁闷不发工资的事呢,反正他们也没睡,李沙把他们叫起来,聊天,李沙问他们,咱们在棉纺厂得到尊重了吗,他王长景应该整咱们吗?二人说,没有得到什么尊重,那孙子不该整咱们。沙哥说道:是啊,我们没有地位,得不到尊重,但是这不怪别人,太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这些人不尊重我们,整我们是因为我们不值得他们尊重,所以他们可以借助工厂的制度和规定整我们。李沙又问道“你们的父母都是农民吧?”他们二人说“是”李沙说,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拼爹的时代,我们没啥可拼的,如果我们继续在工厂打工,我们生活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和我们父辈一样,我们现在都能看到60岁的自己,父母什么样子,我们就什么样子,这样活着有意思吗,二人说,没意思。李沙又问“你们想这样继续下去吗”二人都说不想。沙哥又说道:不想这样,我们就必须改变,这怪不得社会,怪不得江湖,我们的父母不是我们能选择的,过去的时间里发生的一切,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选择和改变接下来的一切,我们才十六岁,对不对?二人似乎有些听的头脑发热了,“对,沙哥说的对”李沙又说“我们不能做别人的打工仔,我们也不需要别人的怜悯,我们要做社会需要的人,我们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一些什么,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二人说“对,沙哥说吧,怎么做?”李沙说,我们不干了,并且把自己想干快餐的想法告诉二人,华克说了一句“沙哥,那六千多的本金,怎么解决呢?”似乎,刚才所有的激情澎湃被这一句话就打了个稀碎,对呀,本金怎么办?
日期:2016-08-31 22:28:00
第十四回《难在脚下路》
沙哥回答“六千本金没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自有办法”。本金这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刚刚创业的人来说,那是无法回避的难题。三人把剩下所有的钱凑了一下,一共八百多元,其实还有太多问题,沙哥没有考虑到。华克说“如果今天就不干了,沙哥,咱们今晚上睡哪”,沙哥也晕了,是啊,本金还没有想清楚怎么搞,现在住宿这个麻烦事又来了,如果现在就不在棉纺厂干,今天晚上住哪里,都是问题。沙哥说你们先休息下,我出去一下。
沙哥走到外面的路上,天气很热,大街上异常的热闹与繁华,他却觉的冷冰冰的,整个世界的热闹与自己无关。李沙走在路上,思虑自己这些想法对不对,手里800元钱,还是三个人凑的,假如离开棉纺厂,今晚住在哪,他也不知道。关于本金,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去哪里搞。他似乎又忘了一个事,如果干快餐这个营生,就算做简单的盒饭,米饭还好蒸,烧菜呢,谁会烧呀?沙哥越想越为难,实在不行就在棉纺厂继续干吧。这个想法,在脑海中随既闪过,不行,坚决不行,现在如果自己打了退堂鼓,那二位更是不行啦。他现在是那二位的精神支柱,李沙心想,如果有个神仙给他本金,教他烧菜,传他经验该多好,那只是他的幻想。
如此热闹的世界,就不能让沙哥参与其中吗,现在真不能,他有太多问题没有解决了。
一个人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比较难实现的目标时,他会压力很大,压力大就会让他压抑,郁闷,如果承受不起,他就会崩溃。但是他,毕竟是李沙,李沙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虽然李沙反复纠结着,忽然脑中闪过一句话“开口三分利”,可以问问别人有什么挣钱快的活,举目无亲能问谁呢?说来也巧,他看见地上有张招聘信息总汇,捡起来一看,有个活挺挣钱,矿工!他赶紧去就近的报亭打了一个公话,问了一下情况,原来那是私人的小煤矿,按产量计钱,多劳多得,不管吃住,但是钱多呀,不过也危险,李沙问了一下小煤矿的地址,离这不远,有个15公里,沙哥心想,我先过去看看情况,但是到那里又没有公交,打车是真不舍得,太贵。又是个难题,但是沙哥有办法啊,路就在脚下,走,跑个五公里,正常人是25分钟,沙哥这一跑就是两个半小时,到了,找到那个小煤矿一看,这真是荒山野岭的,都是简易小房子,既然来了就必须问明情况。情况问明白啦,工作就是下矿井挖煤,挖一个“铁腿”(煤矿术语),就是大约两米的距离,是200元,老员工挖一天能挣400多元,新手就不一定了,沙哥心想,自己怎么着也能挣个200吧,好,就这么定了,先干着,不过矿上的人也说了,危险性是有的,瓦斯可能爆炸,矿井可能倒塌,矿上概不负责,不管吃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