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才须待七年时 试玉烧得三日满:吞阳记》
第15节

作者: 进京赶考路上早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05年8月11日,台风“麦莎”登陆B市也确实是奇闻也确实是历史事实,华克问道“沙哥。你得腿,应该没事吧,昨天晚上那名女记者给你摸骨了,她说没伤着骨头。”李沙说“哦,他们住在隔壁吗?”华克说“司机和摄像师在隔壁,那个女记者在他们隔壁。”李沙把录音笔给了华克,让他给那个记者去,李沙躺在床上想,曝光了这些坏人,要想绳之以法也是需要时间的。李沙难此刻免担心起来,他倒不是担心自己,他担心自己的父母,有些时候后怕的恐惧是诛心的,后怕是一股冻透骨髓的寒意,那种寒冷纠缠住每一块骨头,每一个关节,冰冷的皮肤紧紧捆住肌体,让人即便在秋老虎暴烈的阳光下也毛骨悚然,惊惧不已。对父母的担心造成的后怕长久的、紧紧的抓住心脏不放,并且慢慢的扣紧,直到把最后一滴血液挤出心脏,整个身体不再有一丝温暖…………

  日期:2016-09-18 20:40:00
  第三十一回《生日快乐》
  李沙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为了自己的一个虽然是正确的但却很不成熟的想法,搭上自己父母的性命,代价太大了。当初他哪里考虑到这些,毕竟还是小啊。李沙躺在床上越想越后怕,既然腿上无大碍,他要回家,带父母躲一躲,要不然就晚了,主意打定。他起身就要搭汽车回家,这时华克开门进来了,一脸喜悦,华克说“沙哥,告诉你个好消息,”李沙一头雾水,心想这个时候有啥好消息,华克接着说,“金角银角”及其团伙全军覆灭啦!”李沙听了简直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六七个小时的时间就全军覆灭了,以那二王的人脉,虽然xx电视台曝光了。照常理他们的保护伞也要和公检法斗上个三五回合才可能全军覆灭,这也太快了吧。快的让人不敢相信~

  原来那两位记者回来后,直接给电视台领导打电话报告了这个情况。电视台领导当即致电B市领导,B市领导下令对该团伙进行了剿灭……
  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们看到的现象,都说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些本质不是底层小人物能看出来的,xx省公丨安丨厅文件如下:
  2005.08.08xx省各县市区公丨安丨局长要成为“打黑除恶”第一责任人,限期打不掉黑恶势力的公丨安丨局长要引咎辞职。xx省各级公丨安丨部门要强化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将集中行动、专项斗争和经常性打击结合起来,进行区域会战,创建“无黑恶犯罪县(市、区)活动”,县市区公丨安丨局长为“打黑除恶”第一责任人,签订责任状,确保本辖区无黑恶势力横行。
  其实这一张公丨安丨厅文件也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B市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张星汉,关于张星汉的上任也没有太多的小道消息。据说张星汉其父为福建人,并且是xx政治局委员,张星汉其父一路步步高升,传闻为某开国元勋的女婿。B市张书记的背景深不可测,据说有通天的本领,这就是命,王家兄弟成为了别人政绩的垫脚石。李沙的这次冒险,得益于天助。其实每个人都有点高点低的时候,地球在转,总有如日中天时,总有屋漏连夜雨~

  李沙躺在床上思考着,这一年多,他迷失了,迷失在自己织的网中,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即便现在他全身而退,他的《请君上当一回》也毁了,何必斗争呢?斗到最后又有什么意义,李沙觉得华克这个人很不错,一路走来,要感谢他的不离不弃。李沙没有回家,他和华克感谢打了xx电视台记者后,便为下个想法而行动了,他决定开一家汉堡店,名字叫《华克士》,以华克的名字命名。为了洋气点加个“士”字~

  2005年9月1日,《华克士》开业了,位置还是原来的《请君上当一回》,生意总体来说还不错,9月21日李沙要回家了,他告诉华克,他不回来了,并且他相信“华克士”会更好,李沙在他生日这天回家啦,…………

  日期:2016-10-03 14:10:00
  第三十二回《顿悟》
  李沙到家了。李武夫妇很高兴,况且今天还是孩子生日。但是看李沙这次回来,情绪不高。李武让凤霞问问怎么回事。凤霞想孩子呀,便和李沙聊天,聊些家常还行,一聊这半年遇到什么委屈,碰上什么难事了,李沙一概不说。最后凤霞说今天做顿好吃的给你过生日~李沙只说了两个字“略过”,晚饭很丰富。李武准备和儿子整两杯,李沙不喝。饭毕,李沙给赵飞打了个电话,问她过得怎么样,赵飞告诉他,她恋爱了,李沙只“哦”了一声,挂了电话。李沙当初的想法是等自己有了成就再来和赵飞好好的恋爱,没料到自己的想法还是很天真的~

  然而当初的承诺是因为太年轻吧~
  对于一个女孩子,是一个似有若无的承诺重要还是一个天天在身边陪着自己的男孩重要?!她没有等他,而是更现实的找到了一个依靠,这样,也未尝不好~
  9.22日,李沙告诉父母,他要闭关,李武和凤霞心想这孩子到底怎么了,还闭关,是不是小说看多了。到底是李沙因赵飞有了新人而闭关还是因他所经历的那么多心累了而闭关呢……
  李沙把手机关机,电视关掉,窗帘拉上,拿了足够的水和点心。把门反锁,告诉李武夫妻,不要叫他。或坐或躺,思考着,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睡,李沙此刻也是房中无日月,不知窗外几何,毕竟一生是短暂的,毕竟十七年的时间,经不起反复咀嚼。李沙放空了脑袋,思考从小到大,尤其是这最近一年来发生的一切,一切都在重复,从记事起到现在。就像电影一样循环播放了好几遍,乏味了,枯萎了。但他还是有收获的,每个细节,哪里可以做的更好,他都深深地分析,深深牢记,其实这样的放空是有意义的,他思考着,正确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又忽然觉得生活中的某些片段自己早就知道似的,早早就明白,他只有经历过才知更深的知道,确实书中得来终觉浅,原来一切只有自己感同身受,切身感触才是真实。真实便是经历,活着是自己真实的感觉?不是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去活,而是为了自己真实的感觉而活,生命是需要多经历的,李沙顿悟了……

  李武夫妻着实着急,着急没用。孩子不出门你能怎么办。过了三天后,李沙自己出来了,和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去参军入伍~
  李武为有这样的奇葩儿子而感到费神,参什么军,入什么伍,好好在家待着,挣点钱,娶个媳妇,李武还想早点抱孙子呢,可偏偏事与愿违……
  2005年那时12月份才入伍,况且那时当兵是要送礼花钱的,再说了,李武一介农民,拖关系找门路也没有途径啊。李武说“参军入伍是好事,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可是现在当兵的人多,能走的不多,你就报名试试吧,”李沙说“没事,我肯定能当成。”
  日期:2016-10-04 08:19:00
  第三十三回《新兵连初夜》
  转眼间到了十一月初,这段时间李沙除了帮家里干农活,就是读书写字,征兵工作开始了,李沙去报名了,政审体检,都过,就等带兵干部来家访谈话了,等了几天了杳无音信,有的兵已经开始走了,去西藏,北京,内蒙古,……到了12月16日,李沙他们镇的兵都走了,但他始终没有接到走的通知,李沙着急了,李武确一如往常的镇静,12月17日,李武在吃饭间问李沙“你不是说你能走吗?”李沙此刻也是无言以对。便说了句“肯定能走,还没到时候。”李武笑而不语。也许真是一言成谶。12月1号,武装部来了电话,说让李沙去当兵,李武很纳闷,这是哪一出,不是都走了吗?怎么又来指标了,李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他们乡镇有个兵去了内蒙,一看那边环境太恶劣了,不当了,主动要求回来,部队批了,不过要李沙他们武装部再送一个来,由于李沙各方面条件都符合,阴差阳错的把他换了去,李沙要走了,要去内蒙古,李武和凤霞很是不舍,别人家孩子参军入伍,都是双双把泪别,李沙确是笑着走的,李武也不伤感,他知道,像换兵这种事都能让自家孩子给碰上了,这就是天意。人意尤可测,天意不可违。来送兵的那个干部,也是接李沙的,就这样,李沙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