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史经典战役(围点打援)——宋金太原之战》
第24节

作者: 独孤慕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1-14 09:36:30
  王继忠物色的中间人是驻守莫州的宋将石普,石普与他一样都是真宗皇帝的藩邸旧人,二人交情不浅。王继忠给石普写了封私信,另外托他转交给真宗皇帝一封密奏。在密奏中,王继忠回顾了自己被俘的始末,重点提起自己陛辞之际真宗亲口讲的“惟以息民止戈为事”,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现在作书就是为了玉成其事。真宗得知成为“烈士”的王继忠尚在人间不禁百感交集,他与王继忠相识相知二十多年,对王的笔迹书写语气自然十分熟悉,更何况王继忠陛辞之际说的话属于机密,他人绝对不可能知晓。所以对于辽人通过王继忠传递和议的事情,真宗觉得可以信赖。由于事发突然,辽军南侵以来虽然没有达到心理预期,但始终把握着战场主动权,现在突然主动提出和议,主战与主和的大臣都觉得事情蹊跷,纷纷劝官家慎重其事。不只是群臣如此,真宗皇帝也是心中打鼓,他担心的不是辽人和议的真诚与否,而是担心辽人提出关南旧地归属权的问题,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本就掰扯不清楚。如果辽人执意纠缠这个问题,宋廷就必须义正辞严的拒绝,不惜一战也必须保全疆土完整。

  关键时刻,宰相毕士安为官家剖析道:“辽人南侵,是担心我朝长存恢复燕云之志。此次师出不利,就此退兵却心有不甘,势成骑虎,不得已通过王继忠请和,应该是出于真心。”斟酌再三后,真宗皇帝抱了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的心理,用手诏的语气写信给王继忠,再次阐明自己息战安民,不愿穷兵黩武的初衷。王继忠提议由宋廷先遣使臣议和,但真宗不愿意贸然就派遣正式使臣,他还想摸清楚辽人的底牌,看看辽廷是否真的有和议的诚意。

  真宗皇帝知道王继忠不可能是这封回信的第一个读者,有意用了回答臣子奏疏的语气。这样行文有理有利有节,不墮大宋天朝的国威,在外交方面大宋朝暂时占得上风。
  正如本文开始所讲,宋辽双方早就有意罢兵讲和之意,宋真宗即位不久,西京转运副使、太常博士、直史馆朱台符就建议真宗皇帝推行从前宋提出的诱之以财货,许以关市与契丹讲和,以解决北部边患。朱台符的这个建议“时论称之”,可见讲和在当时是种共识。辽朝方面,萧太后也以年高为由,时而流露出厌战的苗头。辽廷本来想着以战迫和,争取战场主动权,期望在和谈的时候为已方增加更多砝码,哪知宋人摆出死磕的阵势,骑虎难下的辽人不得不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

  日期:2016-11-16 08:34:04
  二、 瀛州保卫战
  与此同时,辽人仍不断的通过王继忠与宋廷勾通,希望双方可以达成和议。大约过了月余,宋真宗收到了王继忠的第二封书信。在信中,王继忠告诉真宗,辽军已经率军直驱瀛州,因为这里是辽廷关南旧地,所以此次辽人志在必得。在书信中王继忠提醒真宗瀛州“恐难固守,乞早遣使议和好”。真宗皇帝自然明白,书信确实是王继忠亲笔,但他只是一个传声筒而已,这是辽人在赤裸裸的恫吓和外交讹诈。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证明,真宗皇帝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关南之地真的是双方和议的瓶颈。真宗皇帝只是泛泛表达了言和的意向,辽人主动提出瀛州,显然这是他们和议的底牌。双方如果在这一问题上达不成共识,和议之事就难以继续进行。但“乞早遣使议和好”之句也暴露了辽人的真实面目:进围瀛州不过是他们以战促和的伎俩罢了,辽人在军事方面虽然仍掌握主动权,但目的仍是希望尽早达成和议。

  在没有收到王继忠第二封信之前,真宗皇帝就令岢岚、威虏军、保州、北平寨的宋军主动向辽军发起进攻,这样既可以分散辽军的兵力,还可以令辽军首尾无法兼顾,扭转宋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所以成竹在胸的真宗皇帝不为所动,在臣下面前淡定的表示“瀛州素有备,非所忧也”。
  闰九月二十二日,辽军赶至定州。数万宋军主力精锐在唐河严阵以待,主帅王超严格遵照真宗诏旨按兵不战。
  真宗皇帝即位之前,虽没有参预国政的经验,但他在即位后,立刻用心审阅沿边地理,留意山川要害,不久即能指出边臣奏报中的错误所在,每年都亲自布置“防秋”大计。有其父必有其子,真宗皇帝和父亲一样,喜欢给前线将领颁制“阵图”,以实现“将从中御”。
  “将从中御”一语最早见于先秦兵书《军志》“将从中御,兵无选锋,必败”,《孙子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六韬》也认为“国不可众外治,军不可从中御”。宋的军事不振,就是与“将从中御”的祖宗家法有关。准确的讲,与宋太宗有关。
  宋在立国之初,赵匡胤实行积极稳妥的军事战略,对前线将领至多做宏观上的战略指导,不拘泥于阵法也不会用阵图束缚将领,对将领们的具体用兵不干预,不指手划脚。宋的这种驭将之道,到了宋太宗时代出现了一些变化。出生在五代时期的宋太宗,对唐末五代以来“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的现象十分畏惧,为了扭转五代以来君权衰弱、武臣跋扈拥兵割据的局面,如何控制出征之将帅,是萦绕在他心头的大事。为了避免成为继五代后出现的又一短命王朝,赵光义想方设法控制前线将帅,做到“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即便是损兵折将,斥地与敌,也不会放弃“将从中御”的政策。宋太宗通过预授将帅阵图等手段,剥夺了前线将领的指挥权,致使临敌的宋军难以随机应变,无法发挥出最大战斗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