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06 07:06:01
赵朔其人
主角终于上场了,赵朔之死的主角。之所以这样,不瞒各位,整个左传,赵朔的记录只有一句话,就是他在邲之战中夸奖栾书的那句话:
“赵庄子曰:‘栾伯善哉,实其言,必长晋国。’”
而且这句话夸奖的当事人栾书,似乎还不怎么买账。国语记载了赵朔的儿子长大以后,出来拜见当时的晋国八卿,老大就是栾书。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庄主”,就是赵庄子。这个话说的似乎不那么客气,似乎对赵庄子颇多嘲讽。
张老的解释是:“从栾伯之言,可以滋”,是按照所谓的 “正能量”来解释和理解的。
为什么这个赵庄子的资料这么少?是这个人不重要吗?看起来不是。
从人际关系上来看,他是赵盾的嫡子(母亲是个疑问,应该是晋襄公的女儿),赵氏孤儿赵武的父亲(有遗腹子之说),晋成公的女婿,也就是晋景公的妹夫,潞子婴儿夫人的妹夫,赵同赵括赵婴的侄子。赵盾去世以后,他是实际上的赵氏宗族的老大(继承了赵氏的六卿职位)。
他参加了邲之战,他在邲之战中实际上是反对先毂的蛮干和莽撞,支持了栾书等人的意见。但是由于正副帅之间的矛盾,他的言行完全不足以影响全局,虽然指挥作战的经验可能不足,导致下军败退,但是对大局影响不大。
关于他的存在,他的生死时间,和赵氏孤儿息息相关,这些内容被讨论了上千年。以至于有人说他是“神秘的赵庄子”。甚至还有人说,关于他的信息,很可能是被有意识的删除了。这样说,就连仅存的邲之战中他的发言,也是因为“漏删了”。
这样的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他的身后可以说留下重重疑点,这里先说一点,就是他的谥号。
谥号,自从西周建立这个制度以来,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人所享有的特权,周天子、各国诸侯一般是死后都会有谥号。但是各国卿大夫,就未必了。甚至执政大臣也不一定获得谥号。
以晋国为例,首任中军将郤毂,再任中军将著名战神先轸,就都没有资格获得这个荣誉。
赵朔的父亲著名的赵盾,死后获得了谥号,赵宣子。赵盾之死,开了一个先例,似乎晋国中军将都获得了谥号的特权。而以往没有谥号的中军将并没有追封谥号。但也未必,比如中军将郤缺,就没有谥号。
那么以后的晋国卿大夫呢,他们可以和中军将或者执政大臣一样,能够获得这个特权或者荣誉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是没有谥号的。比如在邲之战前后的胥臣、栾盾等人。
也就是说,即便是担任过执政大臣和中军将的晋国卿大夫,也完全有可能得不到谥号。
一般的六卿当然更不可能有。
且慢,赵朔有。他既不是中军将,也没有任何事迹流传,他只留下一句话,而且备受同事栾书的质疑或者指责,但是他居然获得了谥号:赵庄子。而且他是第一个以不是中军将仅仅是卿大夫身份获得谥号的人。
这就说明,他在当时的晋国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所以他去世以后,晋国君臣才会有决定,要给他做一个盖棺论定,要为他的一生发表一个总结,一个纪念。
考虑到中军将尚未能够获得这个特权,一般卿大夫更是少之又少,那么赵庄子何德何能?仅凭着邲之战中夸奖栾书的一句话,就能获得谥号?这样的解释,是不是会让人感觉很奇怪?
如果联想到赵盾为赵朔做出的种种人生安排,联想到先毂在邲之战后被灭族,联想到郤克竟然非常不合常理的赶走了众望所归的士会,联想到荀林父任期内先毂被灭族,郤克任期内赵朔死亡,栾书任期内赵氏灭族,你还会觉得,郤缺的背叛以及关于某个默契,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推测?
赵朔消失在他刚好走到了中军佐这一步。士会时期的六卿职务如下:
中军将佐士会、郤克;上军将佐赵朔、荀首;下军将佐荀庚、栾书。
士会辞职后的六卿职务如下:
中军将佐郤克、赵朔;上军将佐荀首、荀庚;下军将佐士燮、栾书。
赵朔出任中军将,只差一步之遥了,赵朔的年龄,还不过三十岁,赵氏家族很可能即将开始第二个数十年的家族统治时期。
由于世卿制也就是六卿世袭,晋国此时已经接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荀氏两卿,接受了郤氏家族十年内两任中军将的既成事实,但是对赵氏家族第二次掌握晋国大权,却表现出了完全不接受的姿态。
这个时候,晋景公也已经执政九年,是一个成熟的国君了。
于是,赵朔死了。他无罪,但是,怀璧其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