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三十一年——根据轰动全国的真实案件改编,三代刑警的无悔追踪!》
第1节

作者: 姜德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0-08 17:07:00
  开篇的几句话:
  2013年的一天中午,我刚吃过午饭,正葛优躺在沙发上犯困,胡乱听着电视节目的白噪音准备小睡一会儿,没想到电视里正在播放的节目引起了我的注意,看着看着竟睡意全无。那是一期《今日说法》,讲述了一起在2012年告破的时间长达三十一年之久的悬案,与其说我被案情吸引,倒不如说是被办案刑警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震撼、感动。此后,我采访了本案的三代刑警,开始酝酿这篇小说。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第一章
  这只破旧斑驳的牛皮纸袋,沉甸甸的,似乎比上一次拿在手上掂量时又重了一些。纸袋里并没有装进新的东西,所以物理层面上的重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变的是它压在人心里的感觉,时间的流逝仿佛会让它愈发沉重,于更生想,不能被压垮。

  袋子里装的是一份没有编号的刑事案件卷宗,没编号是因为还没有归档。通常,一份归档的卷宗里会包括从立案侦查、到起诉判决多达三十多个类别的材料。而于更生手上的这份,是不完整的,因为这案子还没有宣告完结,是一桩悬案,一桩三十一年都未能侦破的悬案。
  在公丨安丨局,卷宗被编号归档收入档案室,一件案子才算彻底结案。如果案子没破,那它的卷宗就只能无名无分的留在办案刑警的手中,师父退休交给徒弟,一代一代传下去,直到破案。所以,如果一个刑警在退休时,手里还有没编号的卷宗,那就是耻辱。
  这只牛皮纸袋就是师父留下来的,传到于更生这,已经是第三代了。他拿出了卷宗里面的几张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由当时的主要办案刑警,也就是本案的第一代刑警汇总整理。案子发生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八十年代,这种材料都是手写在一张张表格上的。于更生注意到,报告书上的字迹俊秀雅致,一笔一划都写的清晰可辨,没有一处涂抹和错字。如果要通过字迹去判断一个人的性格,那当年写下这份报告书的人肯定相当严谨缜密。

  第一份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
  类别:凶杀(劫财)
  发案地点:上海市延平路487弄6号 光华旅社

  发案时间:1981年8月8日24时(左右)
  伤亡:壹人
  财物折款:500元
  案情简记:
  八一年八月十日下午二时许,光华旅社报案:42号房间旅客(高存惠)已死在床上。经案后现场勘查并由市局法医检验尸体得出结论:罪犯待被害人熟睡后,用电线接通电源对准被害人的面、颈、凶、背等部位进行电击致其死亡。
  凶犯于作案后将作案工具藏匿在42号房间通风管道的里侧,包括一把长柄西瓜刀、一根2米长的杂色电线,电线一端连接着一个女性使用的红色头箍,头箍的两端有两个尖锐铝片用黑色胶布固定在上面,可以通电。通风管道口提取到四枚指纹。
  犯罪分子畏罪潜逃。
  办案人:周志仁、许栋民 
  第二份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
  类别:凶杀(劫财)
  案发地点:江西省上饶市沿河路32号 上饶饭店
  案发时间:1981年9月12日1时(左右)
  伤亡:壹人
  财物折款:220元
  案情简记:
  八一年九月十二日上午九时许,上饶市上饶饭店报案:303号房旅客(吴明山)被发现死在床上。经上饶市公丨安丨局法医检验尸体得出结论:死者系睡眠时被他人电击休克而死亡。罪犯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作案工具和痕迹证据,但作案手法同一个月前的上海光华旅社电击杀人案非常相似。通过比对罪犯在上海和上饶填写的两张旅客登记单,初步判断字迹属同一人。
  罪犯仍未被抓获,警方决定将上海光华旅社电击杀人案同本案进行串并协查。
  办案人:周志仁、许栋民

  第三份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
  类别:凶杀(劫财)
  案发地点:江西省九江市胜利大街15号 工农旅馆
  案发时间:1981年9月25日2时(左右)

  伤亡:壹人
  财物折款:470元
  案情简记:
  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上午七时许,九江市工农旅馆报案:217号房旅客(魏喜来)已死在床上。经九江市公丨安丨局法医对尸体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被害人系被他人电击身亡。217号房同宿有五名旅客,除死者(魏喜来)外,其中一人在案发后失踪。本案的作案手法、旅客登记单上的笔迹、旅馆群众对凶犯体貌特征的描述都与上海、上饶两起电击杀人案高度相似,罪犯仍未落网。
  综上所述,警方决定将先后发生在上海、上饶、九江的三起电击杀人案进行串并协查。

  办案人:周志仁、许栋民
  除了这几份立案报告书,旧纸袋里还装有法医鉴定书、笔迹比对鉴定结果、现场勘查照片、证物照片等一系列关于这个案子的文件,足足有一厚摞。于更生把它们摊放在家里的地板上,自己坐在正中央。屋里的窗开着,雨后的空气清新,带着一股泥土的香气。于更生刚开始看时还能听见楼下聒噪的广场舞音乐、小孩扯着嗓子的嬉闹、汽车的鸣笛、新闻联播的前奏;等到他把整个案子仔仔细细的复习完一遍之后,窗外早已一片寂静,只有野猫会时不时的叫上两声,大家都睡了。

  三个死者都是在睡觉时被人电死的,凶手就消失在这样黑漆漆的夜色之中——于更生看着窗外,不由得这样想。他把所有文件都按次序整理好,装进了他准备的一只新的档案袋中,并在袋子上写下:1981年连环电击杀人案。
  于更生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因为有太多问题想问。明天,他要去见这个案子的第一代办案刑警——周志仁。
  困意不知在何时悄然袭来,大概是因为于更生像数绵羊一样反复在脑中想着那几个关键词吧。
  逍遥法外,三十一年,三条人命。
  日期:2016-10-08 18:31:42

  第二章
  “是六条人命,不是三条。”
  开口前五秒钟的沉默并没有让这句话听起来有半点迟疑和不确定。三十一年后,当周志仁说出这句话时,他又想起了1981年8月10号的那个午后,几个小时之后,他就将前往那个改写了他一生的案发现场。
  日期:2016-10-08 19:13:24

  那是周志仁阑尾炎手术后的第二天,上海正值盛夏,椅席炙手,火伞高张。棚顶上的吊扇只是在半死不活的把病房里胀热的空气搅拌的更加粘稠而已,待在这样的屋子里,怕是再小的伤口都好像心生了厌倦,永远懒得愈合了。邻床的病友是个清瘦的小伙子,二十来岁,他倒是不急,每天躺在床上看看书,悠闲得很。八十年代初,西方的侦探推理小说蜂拥而至,大受追捧。小伙子在南京东路的新华书店工作,近水楼台,所以总能第一时间拿到最新作品。那天他看的是埃勒里·奎因的《希腊棺材之谜》,周志仁至今都记得这个书名,但一直都没读过,他不看推理小说,因为平时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罪案、凶手、尸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