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
第24节

作者: 汉唐星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豫让曾经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一直默默无闻。于是豫让离开去侍奉智氏,智氏家族的掌门人智瑶非常宠信、尊敬他,并把豫邑赐给他。
  智瑶是晋国的军事猛人,在他继承智氏家族的掌门人后,二十年间,曾两次攻打郑国,率军攻灭了中山国的属国仇由国,并侵占了范氏、中行氏的大部分地盘,取代赵氏而掌握晋国大权,自称“伯”。伯,就是霸。
  智瑶自称“伯”,大概是也想过一下“春秋五霸”的瘾吧,而不是智瑶同志的辈分高,或者岁数大。
  插一句,刘邦和范氏家族以范武子为共同祖先,著名学者荀子和中行家族、智氏家族以荀逝敖为共同祖先。范氏、中行氏两大家族十分友好,所以豫让只要在范氏混不下去,到了中行氏照样也混不好。

  晋出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453年,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桓子去攻打赵襄子。没想到赵、韩、魏三家结成联盟,反而把智伯给消灭了。赵襄子十分恼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其中,“子”是对大夫的称呼,康、桓、襄均为古人死去后追加的谥号。
  作为智伯的家臣,豫让一蹦子逃到山中,躺在绿地上,仰望蓝天,喘着白气。突然看见司马迁从空中盘旋而来,立在他面前,一身短褐,左手执竹简,右手握刀笔,昂首挺胸、岿然不动。他一下子精神起来,对着司马超人,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司马迁听后,迅速记在竹简上。顷刻,超然胸前的红色指示灯闪了起来,发出急促的“叮咯、叮咯”声,他“哈”得一声,举起双臂,向苍穹深处飞去,穿越到另外一个宇宙而去。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更何况主人惨遭杀害,头骨也被人做成了杯具呢。赤裸裸的悲剧啊!
  于是,他下定决心报仇雪恨。于是他改变氏名,伪装成受刑之人,进入赵襄子居住的宫殿,给厕所装修,也就是粉墙而已。他带着匕首,想要刺杀襄子。襄子上厕所,心动,派人捉住粉刷厕所的邢人,发现是豫让,而且还藏有匕首。

  豫让说:“想为智伯报仇”。
  襄子左右的侍从想要杀了豫让。
  襄子说:“豫让是个义士,还是我躲开他吧。而且智伯死了没有后人,而他的臣子想要报仇,豫让是天下的贤人啊。”最终放走了豫让。
  但是,豫让还想要报仇,但是赵襄子毕竟见过自己的容貌,听到过自己的声音。
  于是,没多久,豫让用漆涂身,皮肤过敏,生成了癞疮;又吞下炭,破坏了声带,使声音嘶哑。他使自己的外貌不被人认出来,在集市上乞讨,连他的妻子也没有认出来。走路时碰到了朋友,他的朋友认出了他。
  朋友说:“你不是豫让吗?”
  豫让说:“是我。”
  他的朋友为他哭泣,说:“凭子的才能,委身侍奉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信子。亲近宠信子后,子就可以随心所欲了,难道不是很容易吗!”
  豫让说:“既然委身侍奉别人,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二心去侍奉君主啊。而且我做的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使天下后世那些怀着二心去侍奉君主的臣子感到惭愧。”
  两人分开后,不久,襄子按例外出,豫让藏在他应当经过的桥下。襄子到桥上,马受惊。

  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问,果然是豫让。
  于是,襄子指责豫让说:“子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子不替他们报仇,反而委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而子为什么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
  豫让说:“臣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嗟乎,豫子!子为智伯报仇,已经成名了,而寡人赦免子,也已经足够了。子该为自己作个打算,寡人不再放过子了!”

  于是,赵襄子命令士兵围住他。
  豫让说:“臣听说明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赴死的义务。以前君已经宽恕了臣,天下没有人不称颂君的贤明。今天的事,臣本当受死,但希望能得到君的衣服而击打,这样就达到臣报仇的心愿了,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臣不敢指望君答应我的要求,但还是冒昧地说出心里话!”
  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剑,跳着击打衣服好多次。
  豫让说:“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
  于是,豫让用剑自杀。自杀那天,赵国志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
  在司马迁的《刺客列传》中,讲述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六个刺客。其中,成功完成任务的有曹沫、专诸、聂政,曹沫成功劫持了齐桓公,让他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还好齐桓公讲诚信,没有在脱身后,对曹沫以及鲁国反攻倒算,因此曹沫不算是真正的刺客;专诸把匕首藏在煮好的鱼腹中,当场刺死了吴王僚,然后死于吴王卫士的攻杀中;聂政更是勇猛,直接冲进韩相侠累的府上,将侠累杀死,见突围没有希望,于是用剑毁容后自杀。

  剩余三位,都是失败者,尤其是豫让,有两次机会,都没有成功。说起话来,慷慨激昂;办起事来,却不靠谱。这大概是范氏、中行氏把他当成一般人看待的原因吧。荆轲、高渐离的故事,下文还会提到。
  日期:2016-10-09 13:43:24
  七、荀况为兰陵令(上)

  公元前255年,荀况担任兰陵令。这一年,秦政5岁,刘邦2岁,项籍还未出生。
  荀况,就是荀子。作为战国末年最杰出的国际知名学者,荀子在儒学、黄老学领域均有重要建树,其思想影响了秦汉两代的治国理念,李斯、韩非、张苍、浮丘伯等政治家或学者均是荀子的徒弟,而浮丘伯又是申生、白生、穆生、楚元王刘交以及楚夷王刘郢客的老师。
  其中,张苍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与刘邦差不多是同一年出生,在秦代时,担任御史,到汉代时,又担任了丞相。直到公元前152年,张苍才去世,享年105岁。他的徒弟是贾谊。张苍和贾谊在后书中会详细的提到。
  荀子,姬姓,名况,字卿,约公元前313年出生,卒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后人尊称其“荀子”。汉代时因避汉宣帝刘询名讳,因“荀”与“询”二字发音相近,故又称“孙卿”。
  《史记》中记载“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即荀况五十岁到齐国游学,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但后来因为有人在齐王面前说荀况坏话,所以荀况到了楚国。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战国时代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孝武桓公,位于齐国首都临淄稷门附近,和同时代出现在雅典的柏拉图学院相媲美。祭酒,则相当于校长之类的官职,后世有国子监祭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