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
第37节

作者: 汉唐星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外妇”两个字很好明白,它与“内妇”相对应,而与“内妇”相似的词语还有“内子”、“内人”、“内弟”等,意思是妻妾和妻妾的弟弟,所以“外妇”准确的解释应该是“不在家内的妻妾”,用现代话说就是“分居”。为什么分居呢?原因很多,比如夫妻双方性格不合发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或者因为外部因素被迫分居等等。
  个人认为,刘邦和曹氏的分居是因为曹氏家族和吕氏家族斗争的白热化。这发生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206年,在刘邦入关灭秦后、鸿门宴发生前。根据楚怀王与天下诸侯的约定,即“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已经成为了名义上的关中王或者秦王,只等待着楚怀王红头文件的正式下达。此时,跟随刘邦浴血战斗的将士们也都等待着分封。

  日期:2016-10-13 19:55:13
  对于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吕泽,作为吕氏家族的优秀代表,理所当然的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利益的最大化。班固曾这样地评价吕氏家族“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因为吕泽在反秦斗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刘邦入关后立即分封吕父为临泗侯,而刘邦的父亲刘煓此时还是庶民一个。刘邦称帝后,又分封吕泽为周吕侯,分封吕泽的弟弟吕释之为建成侯。吕泽在某次平叛战役中莫名其妙、悄无声息的地死去了,然后刘邦想趁机改换太子,但是失败了。后来吕氏家族抢班夺权失败,遭到刘氏皇族与功臣们的诛杀与灭族,其记录在档的功劳也被刻意地抹去很多。

  相对于吕氏家族的辉煌战功,曹氏家族就显得黯淡很多,在史书上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曹无伤和曹参。
  曹无伤的最大功劳是作为沛公的左司马,“得泗川守壮,杀之”。其中,“泗川守壮”,即四川郡太守壮,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左司马相当于刘邦集团中的三号人物。至于右司马,估计是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吕泽。根据功臣表记载,吕氏家族的规模相当庞大,光舍人封侯的就有数十人。曹氏家族大概与刘邦合作的太紧密的,其派系成员可能融入到刘邦嫡系中了。曹无伤的结局有些悲惨,当刘邦成功进入的关中,按照怀王之约,成为关中王后,他还没有享受胜利果实,就被杀掉了。

  至于曹参,和曹无伤有些相似,他斩杀的是三川守李由,即秦国丞相李斯的儿子。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我们无法确知曹无伤、曹参以及曹氏的具体关系,但三人至少是同族,或者血缘关系更近。曹参在刘邦称帝后,曾经到齐国出任国相,而齐王正是曹氏和刘邦的儿子刘肥。曹参是汉帝国公认的大汉第一名将,而且根据功臣表的记载,曹参后代封侯的时间长达四百多年,和汉帝国的时间跨度相媲美。

  刘邦的父母在其20岁之时,按照礼制给刘邦迎娶了姬姓曹氏之女。至于刘邦和曹氏在结婚前认识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了。如果想象力再丰富一些,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丰邑第一家族的三公子刘邦与沛县豪族之女曹氏浪漫的邂逅过程。
  日期:2016-10-13 20:00:45

  至于曹氏的性格,按照常理推断,属于具有传统美德型的女子。根据其与刘邦婚后的生活,我们可以推测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主要指内心。当然,曹氏的外表也应该位于中等以上。或许,她还有以下美德:
  第一,忠诚。司马迁在《张耳陈馀列传》中记载:“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这大概是关于刘邦的前半生仅有的记载了。事实上,刘邦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父母虽然为他娶了媳妇,但是小小的丰邑城仍然留不住他的心。在有了长子刘肥后,刘邦便开始了自己的西行之路,目标是大梁城。这可苦了曹氏,年纪轻轻,就很少与自己的夫君见面。然而,曹氏从来没有绯闻,她表现的很平静、淡定,以至于让人们很容易忽略她的存在。她不像后来的吕雉,在刘邦死去后,居然和辟阳侯审食其不清不白。大概刘邦知道曹氏是一个忠贞的女人,所以才毫无顾忌地外出活动,结交英雄豪杰,而且经常是一连几个月不回家。

  第二,贤惠。现在并直接的证据表明曹氏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因为曹氏很低调,低调的让史家意识不到她的存在。俗语云:“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刘邦背后的女人就是曹氏吧。当刘邦入关灭秦,就要成为关中王时,我们相信,曹氏一定会为丈夫感到自豪,毕竟夫贵妇荣嘛。但围绕着未来关中王王后的继承人选时,吕氏家族和曹氏家族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于此时的刘邦来说,其情绪一定是苦闷、纠结、烦躁而又无可奈何。然而,曹氏为了刘邦的事业,主动把正妻的位子让给了吕雉,自己则离开了刘邦。如此贤惠!如此善解人意!如此识大体、顾大局!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总而言之,青年刘邦的恋爱婚姻是正常而又普通的,而非后世所误解的那样——因为贫穷而娶不起媳妇。
  日期:2016-10-14 16:56:18
  十八、项籍的出生
  公元前232年,项籍终于出生了。此时,秦政27岁,刘邦24岁。
  对于三人的出生,可以这样比喻,秦政含着金钥匙出生,刘邦含着铜钥匙出生,而项籍则含着银钥匙出生。

  作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人物,我们很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项籍的家世背景。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写道:“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而班固在《陈胜项籍传》中则写道:“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从两人对项籍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态度,很明显,司马迁非常尊敬项籍,以致用项籍的字称呼项籍。这或许就是他挨刀子的原因吧,一点政治敏感性也没有。
  汉唐氏认为,司马迁在《史记》的称呼非常混乱,在叙事时,经常氏名和氏字的来回使用,比如周章和周文,以及吴广和吴叔等等。这会让对那段历史研究不深的人感到困惑。当提到秦末汉初这段历史时,总有人动不动“刘邦和项羽”的称呼,还有日本人司马辽太郎甚至写了一本书《刘邦和项羽》。当然,对于该书,汉唐氏只看了书名和简介,就断定那是一本胡说八道的书。连古人的氏名就分不清,怎么还期待那本书会有多好!

  言归正传,司马迁和班固二人的记载基本上一致,估计班固沿袭了司马迁的说法。这种说法在汉代时没多大问题,到了宋代就开始有人提出项氏家族属于芈姓的说法,进而推出项籍是楚国贵族的论断。他们认为,项籍是楚国王室的后代,因为有功而被封于项县,所以改为项氏。
  日期:2016-10-14 16:57:22
  事实上,要驳斥这种论断很简单,从项籍的籍贯上就可以看出来。两位史学家都提到项籍是下相人,下相县位于四川郡的东部,与东海郡交界。而项县则位于淮阳郡,即今天的河南省沈丘县与项城市的交界处。如果项氏家族因为有功而被封于项地,那么项籍的籍贯就应该位于项县。这就犹如刘邦的祖父成为了丰公,刘邦家族就在丰邑城中扎根一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