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表面文章都做完之后,司马曜又派谢安去姑熟,请桓温入朝辅政。并再次给桓温的仪仗之中增加前部羽葆鼓吹(后部的羽葆鼓吹兴宁元年就授予桓温了),武士六十人。桓温以前都没入朝辅政,如今更是毫无兴趣,一股脑的全部推辞了。
咸安二年十月,葬司马昱于高平陵。
十一月,又发生一件大事。徐州人卢悚是个天师道道长,有不少信众。卢悚就派手下联络海西公,骗他说褚太后请他会建康当皇帝,妄图推海西公复辟。海西公看出了破绽,没被卢悚忽悠。卢悚就假借海西公的名义,率领手下攻入了皇宫,打开武器库武装自己,对外宣称海西公回来了。桓温留在建康守卫皇宫的毛安之听说有人造反,亲自率军队平叛。双方就在皇宫里大打出手,毛安之身披甲胄,亲自上阵和乱军格斗。不久桓温的弟弟,时任中领军的桓秘和左卫将军殷康也率军前来,终于平定了卢悚的叛乱。
可见当时的海西公还是一块金字招牌,前有庾希后有卢悚,不停地有人打着他的名号做乱。好在海西公司马奕政治立场坚定,从没有掺合其中。桓温似乎也不太想为难他,没有趁机再收拾他。司马奕从此纵情酒色,足不出户,也不和朝中的人来往。侍妾们给他生下孩子,因为桓温说他身体不好,不会有孩子,所以司马奕都不敢把孩子养大,一生下来就都弄死了!当时的人们都很同情他。现在的我们看到这种事,也何尝不同情这样一位可怜的人呢?正因为这样端正的态度,司马奕得以又活了十几年,四十岁时才去世。
日期:2017-01-18 10:58:42
南郡公桓温——有贼心没贼胆还死要面子的一代枭雄——之二十七
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二月,桓温表奏朝廷,说自己要进京觐见新君。司马曜下诏,要求百官都到新亭(在今南京市西南郊,估计在奥体、板桥一带。)迎接桓温,以示礼遇。一时间建康谣言四起,都说桓温这次来是要杀掉朝廷的重臣和王、谢等大家族,然后篡晋自立,大家全都人心惶惶。
王坦之亲手撕了司马昱的遗诏,坏了桓温的好事,于是做贼心虚,更是害怕桓温是不是知道了自己做的好事,要对自己不利,就问谢安:“这下该怎么办?”谢安则非常坦然,回答说:“晋室的存亡,就在此行!”
桓温到了新亭,百官早就拜伏在路边迎候。于是桓温支起大帐,请百官前来相见。帐前帐后武士们身披铠甲,手执兵器,各个威风凛凛。百官们看到这个架势,再想想建康的传言,无不大惊失色。而那些官职高名气响的大臣们,一想到自己可能就是桓温诛杀的对象,各个都吓的浑身直哆嗦。王坦之更是浑身大汗,把衣服都沾湿了!当时是农历二月,相当于阳历三月底四月初,这时候的南京还挺冷的,可想王坦之当时的心情简直遭透了!更搞笑的是,进见桓温的时候,上朝时拿在手上的手板,王坦之居然给拿倒了,而他自己还不知道!
再看谢安,反对桓温摄政的时候他从没有出过场,现在的他可能认为自己没有对不起桓温,所以一丝一毫的紧张都没有,和王坦之的窘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谢安依旧如往常一样风度偏偏,从容就坐。坐下后和桓温高谈阔论,有如当年洛阳的名士们聚会时的情形一样。桓温也深深佩服谢安的风度。
谢安眼看桓温气势有所松懈,趁机说道:“我听说过去诸侯有道,都会在天子的四周守卫,武装力量都在外线守卫,明公您何须在帷幕后面安排人呢?”
桓温给谢安说得不好意思了,只好笑着说:“正是不能不这么做啊!”于是下令撤掉了大帐周围的武士。
这样一来剧情瞬间神逆转,画风一变,从原来的一场腥风血雨的鸿门宴,转瞬间变成了和谐欢快的大party!大家欢声笑语,畅所欲言,边吃边聊,整整玩了一天,才尽兴散去!
桓温总体上是非常欣赏谢安的。司马昱去世后,谢安主持给司马昱上谥号,最后定为“简文”,因此司马昱也被称为简文帝。桓温看完谢安写的谥议后,把谥议传给在座的幕僚们看,对大家说:“谢安文笔优美,每一个字都像金子那样闪闪发光啊!”(“此是安石碎金!”)
桓温入朝,觐见新皇帝。在朝堂之上,桓温还给了新皇帝司马曜一个下马威。以卢悚攻入皇宫为由,治尚书陆始不能维护建康治安,交由廷尉审理。同时也免了自己弟弟桓秘的官,受牵连的官员非常多。桓秘就因为这件事对哥哥桓温有了怨气。而毛安之则因为率先带兵入宫平叛,有功,升为右卫将军。
桓温在建康住下后,对于官员打算大面积的更换,安插更多自己的亲信到中央去。郗超和桓温反复商量之后,拟好了一份名单,就请谢安和王坦之过来商议。郗超没有退出,就躲在帷幕后面听他们说话。谢安看到了人员名单没有表态,而王坦之看了以后,似乎忘记了几天前自己的惨样,直接把名单扔还给桓温,说:“多了!”桓温也还是个老实人,听王坦之说多,就拿起笔准备删去几个人员。郗超在帷幕后面听到这种情况,急忙小声提醒桓温,不要轻易的改动。通常帷幕之后是主人的侍妾或女伎待的地方,谢安发现郗超居然也在那里,忍不住揶揄郗超道:“小郗还真是‘入幕之宾’啊!”
在建康觐见了新皇帝,处理了政务之后,桓温就打算去祭拜司马昱,然后回姑熟。
然而桓温祭拜司马昱的时候,又发生了灵异事件!
当时祭拜的礼仪大概是桓温独自一人在供桌前上香,桓温的随从都在后面远远地看着。大家只见桓温对着空气不停地作揖,似乎在和什么人说话,嘴里不停地说“臣不敢!臣不敢!”
等祭拜结束,桓温上了车之后,对随从们说:“刚才我看到先帝了!”这不真是白日见鬼了么。随从也不敢多问,桓温也没说,大家也不知道桓温见到的司马昱都对桓温说了些什么。桓温又问左右,“殷涓长得什么样?”他竟然连老友的儿子都不认识,没见过。随从们有见过殷涓的就回答说:“身材很矮很胖。”桓温听了更加惊恐,说:“刚才殷涓就在先帝身边啊!”
一个人心里要是没鬼,怎么可能大白天见到鬼呢!
桓温内心的深处,一定是对司马昱充满了愧疚吧。他应该很清楚,司马昱本来活得好好的,硬被自己推上那个倒霉的位置。虽然位为九五,实际上什么事都做不了主,还成天心惊胆战,害怕自己会加害于他。桓温有没有动过加害司马昱的心思呢?我们也不知道,可能有过吧,不过桓温肯定是念及和司马昱的友情,不忍心下手。
桓温没见过殷涓,肯定对殷涓没什么可愧疚的,他心里有愧的,是打小时候起就在一起骑竹马的殷浩。(不过殷浩比桓温大九岁,桓温四五岁时骑竹马,殷浩都十三四岁了,这么大的孩子还骑竹马?但是这话是桓温自己说的,想来应该没错吧。)此时的桓温都六十一岁了,他很清楚自己来日无多,有朝一日,黄泉之下再见到老友,如果殷浩问起来,“你对我的儿子怎么样啊?”自己该怎么回答他呢?直截了当的说“我把他杀了”吗?这肯定成了桓温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一直在困扰着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