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所处的东晋中期,盛行门阀政治。你能做什么官,首先取决于你的出身。在官场中想要晋升,不在高门士族里混得人模人样,那想都别想。所以我们看到桓温在做荆州刺史之前,混迹于高门士族之间,和当时的大名士们关系融洽,这都为他早期的仕途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桓温身为名士,但又异于名士。名士们不屑于具体政务,成天喝酒闲扯。比如东晋初年的名臣周顗,人称“三日仆射”,就是说他一个月只有三天办公,其他二十七天,不是在喝酒,就是在醉酒。而桓温不同,他对于政事、军事都很上心,亲力亲为。这都为他后来文能够控制朝政,武可以带兵打仗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从殷浩、谢万带兵出征都大败而归,对比之下就显示出桓温的与众不同。
同时,桓温能够礼贤下士,用人不看出身,和军人将领以及寒门人士相处融洽。这都和当时高门不和军人来往,不和寒门来往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他能指挥得动军队,这也成为后来他可以威加于朝廷的重要保证。
既然是名士,那么名士所必须的一些特质,桓温也都有。
名士首先要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和文学修养。史籍中没有具体的桓温和什么人谈论文学或玄学的记载,不像刘惔、殷浩等人有大量的关于谈玄和辩论的小故事。但是很多故事也从侧面证明了桓温至少在这一方面不比其他人差,比如刘惔说的第一等的人物“故在我辈”。当然这里面有刘惔对桓温拍马屁的嫌疑,刘惔对于王濛的“卿更长进”,就没这么客气,“此若天之自高耳”。
再者,桓温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但凡跟他有旧的人,除非非要严重地和他对立(比如殷涓),他都会留个一手,不把事情做绝。殷浩心甘情愿地给朝廷当枪使,虽然被桓温搞下了台,但桓温还想着再启用他。范汪也是一样,一开始主动排斥桓温,得罪了他,也被桓温搞下了台。后来桓温驻扎在姑熟的时候,范汪主动来看望桓温,桓温知道后很高兴,还盘算着给他安排一个太常(主管皇家宗庙、天地、社稷祭祀的官)的职务干干。孙盛也是一样,和桓温不对付,桓温最多也就把他关起来几天吓唬吓唬他,最后也没对他怎样。
最糟糕的是,名士们要面子的命门,桓温也同样具备。谢安就是利用了他的这一点,屡屡和他周旋,桓温不但次次中招,还一点都不记恨谢安。我认为桓温最后功亏一篑,就是“篑”在这个死要面子上了,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讲。
其次,桓温是一位能臣,但绝不是一位忠臣。
《世说新语》上有一则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一次王珣问桓温:“箕子和比干,做事不同但用心都一样,不知道大人您更推崇哪一位呢?”箕子和比干都是纣王的叔叔,都对商朝忠心耿耿。箕子见劝谏纣王无效,佯狂为奴。而比干直言死谏,最后为纣王杀害。王珣这么说是不是在隐晦地劝桓温做个忠臣呢?而桓温很清楚自己做的事肯定和箕子、比干不一样,又不好意思直说,只好顾左右而言他,说:“他们都可以称为‘仁’,这一点上他们两人之间没有区别。但是我更愿意做管仲!”看到了吧,桓温在刻意回避“忠”这个令他尴尬的字眼。管仲是著名的能臣,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但是管仲以前是齐桓公政治对手公子纠的谋士,公子纠失败后才为齐桓公效力。所以称不上是个忠臣。桓温这么说,很好地为自己做了个注解。
日期:2017-01-21 18:48:10
南郡公桓温——有贼心没贼胆还死要面子的一代枭雄——之终章
最后,我们来说说桓温奋斗了一辈子的事业——谋朝篡位,为什么没有成功。
桓温的谋朝篡位显然是失败,要分析他为什么会失败,我们不妨拿一个成功的例子——魏武帝曹操来做比较,相比之下我们看看问题出在了哪里。
我们先来看这两个人的相同点。
桓温和曹操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年轻的时候就有高名,同时,这个高名似乎都有相当大的负能量。曹操最著名的就是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语出《三国志》,而成书较晚的《后汉书》则记载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桓温也是一样,温峤和刘惔都看好他,但也都认为他不是个忠臣坯子。另外,两人年轻时似乎都不是三好学生之类的人物,曹操任侠,桓温好赌,这都是这两人豪爽性格的体现。
另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两人都可以被称为是政治家、军事家,不过曹操的成就比桓温高得多。曹操比桓温多的一个头衔是文学家,这点桓温肯定不具备。
看完了相同点,我们再来看看不同点。
我认为两人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曹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并且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去干;而桓温也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但是却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去干。或者这么说,曹操在谋朝篡位的道路上走得一往直前,无所顾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而桓温则在这条路上走得磕磕绊绊,瞻前顾后,还时不时地提心吊胆。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他的内心控制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去做。
我们来看看曹操的内心,他自己说的很明白,“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这句话,语见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和孙盛的《杂记》,这个孙盛就是不肯在其《晋阳秋》中修改桓温枋头之败的那个人。)这说明曹操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杀吕伯奢一家不过小菜一碟,看看被曹操直接或间接害死的人物名单,弥衡、孔融、华佗、荀彧、崔琰、杨修,甚至曹操连皇帝的老婆孩子都杀,就差杀皇帝了。
而桓温呢,他的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这句话也很好地表达了他的内心,说明他一直纠缠在忠臣和贼子之间无法自拔。到底是该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呢?他自己也不知道。正是由于这一重要的原因,桓温的行为总是在最后差那么一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把他这么做的原因,归咎于身为名士,死要面子。做大事还不肯撕破脸,处处还要维护那点体面。最后大事没做成,虽然不至于遗臭万年,但起码也算不上流芳百世。
再来看具体的行为。
曹操和桓温都是军权、政权一把抓。但两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曹操一直把控着中央,地方上都是他信得过的人镇守,东面是张辽,南面是曹仁,西面是夏侯渊。而桓温虽然牢牢把控地方,但在中央既自己不亲临控制,又没有自己人替自己控制。自己安插到中央的心腹如郗超,官职低(时任司徒左长史,只是司徒的一个佐官。)、地位低(中央的大员都是各家族的族长,郗超只是未来郗家的族长,长房长孙,但当时他爸爸郗愔还健在,凡事还轮不到他说话。),因此每每到了关键时刻,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桓温不肯进中央,我理解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初期是胆小,后期是要面子。公元364年桓温就能够进入中央把持朝政,但当时扬州、徐州、豫州桓温还没能控制,桓温就推辞了,应该是怕进了建康会被朝廷杀掉。这其实是小心过头了。朝廷害怕桓温尤甚于桓温害怕朝廷,再说桓温军权在手,朝廷怎么敢做当年十常侍对何进所做的那种事呢,那样朝廷就会面对桓温的军队兵向建康的窘境,朝廷也害怕啊。桓温自己没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魄力,没有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控制中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