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微表情 从外在情绪解读三国人物》
第15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以上两点事关魏延死因,我们不妨从头来推敲。诸葛亮在做出安排的时候有杀掉魏延的想法吗?有人从他将魏延排挤出会议而推测他确有如此打算,但杨仪和魏延的不和已经表面化和公开化了,一开始是私愤,而诸葛亮去世之后更涉及到军权的争夺,杨仪自认为自己是诸葛亮衣钵的继承者,魏延则有代掌诸葛亮北伐的打算,可以想见,只要诸葛亮一死这两人不能和舟共济几乎是必然的。诸葛亮布置临终会议,杨仪和魏延一定要排除其中一个,否则很可能当场便会发生流血事件。诸葛亮之所以让杨仪参加,一方面是因为魏延和同僚关系不好,更重要的原因是魏延是武人,一旦带兵叛乱无人能制,而解决杨仪则简单得多,一力士足以办之。正是基于此点,诸葛亮将军队分成了两部分,魏延的旧部仍归他统率,剩余的则交由杨仪统领。而之所以让魏延断后,除了因为他是百战名将之外,更多的则是用魏军对魏延作以牵制。若是魏延抗命不遵或是产生其他意外,则诸葛亮安排的第二后卫姜维还可以起作用,不至于乱了阵脚。

  日期:2016-12-23 17:42:21
  034
  但是在诸葛亮死后,杨仪野心急速膨胀,有代诸葛亮执掌大权的打算。而诸葛亮确定接班人的时间很晚,并且只是密奏刘禅,杨仪本人并不知情。所以在诸葛亮病卒之后,杨仪首先做的就是试探魏延的想法,其内心恐怕已起了杀心,准备趁军中无主之际彻底掌握军权。在此点之上,他与费祎或有密谋。道理很简单,杨仪和魏延不和人所共知,费祎在担任司马的这四年里总是扮演和稀泥的角色,调和两人使不发生大的冲突。但这次费祎受杨仪指派与魏延会商时,费祎却有意识地骗了魏延,而这一举动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魏延大怒,并且做出了不理智的表现:独自南行,烧毁栈道,给了杨仪上奏他反叛的口实。另外一条史料也能证明杨仪在这时和费祎有过合作,在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而杨仪本人仅被拜为无所统领的中军师时,杨仪认为自己无论是资历年龄都要比蒋琬深,自己担当尚书时蒋琬仅为尚书郎,后来虽然同任丞相参军长史,但杨仪随军出征,工作自然要比蒋琬繁劳,而且杨仪自认为才能也要超过蒋琬,所以心下不服,怨愤的神情表现在脸上,口中也多有不满之言。同僚看到他这个样子,没人敢搭理他,却是只有费祎主动来找他聊天。杨仪在对费祎表达过一番不满之后,最后居然说了这样一番话:“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很多人在这里都把“魏氏”理解成了魏国,认为杨仪后悔没有在当时率领大军投奔魏国,然后才到了今天的落拓地步。笔者认为,这里的“魏氏”当指魏延而非魏国,因为《三国志》全书之中,形容魏国一般称之为魏,这里多添了一个字,若是如此用法无疑为衍文。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讲,杨仪率领大军投降魏国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他有反心,但其他将领如王平、马岱、姜维等都是忠于蜀汉的,下层士兵更是集体来自巴蜀百姓,他们的父母兄弟尚在老家,很难想像他们会集体跟着无脑投降。杨仪如此说,是因为他压根不了解诸葛亮密表中的内容,以为自己当初若是迁就魏延,就不会酿成这场祸乱而使自己在后主面前失分,以自己以往的资历必能成功上位。杨仪这番话水分很少,可以看成是他内心心境的真实写照,如此剖心说明他压根没将费祎当成外人,侧面证明了之前除掉魏延是和费祎商议过的。但此时费祎已用不着再为杨仪遮掩,所以直接将杨仪之言上告。后主遂将杨仪废为平民,并迁徙他到汉嘉郡(刘备改蜀郡属国置,郡治汉嘉,为今四川名山)。而杨仪到达汉嘉郡之后仍然上疏诽谤,而且在奏疏中情绪激烈,显然是觉得自己被冤枉了,这也说明杨仪说过的并不是投降魏国,若是叛国大罪没有诛杀九族已是万幸,他何至于觉得自己受委屈呢?最后杨仪下狱自杀,这场公案才算了结。

  由此可以看出魏延的取祸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杨仪和费祎的秘密协定亦是刺激魏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性格骁猛不肯下人的魏延甚至以烧焚栈道这样激烈的举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魏延是绝无反心的,否则他就不会南归而应直接在前线等待曹魏军队赶来。他的本意是阻挡杨仪前进,但却成为谋反的重要证据,所以在刘禅询问蒋琬、董允时,他们都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了魏延。而在此事上费祎的态度也至关重要,如果费祎周旋两人之间,未必不能平安将军队带回蜀中,可他却直接倒向了杨仪,究竟是诸葛亮生前的态度影响了他还是他的自作主张就很难说了。

  魏延的死是蜀汉军队的重大损失,自此之后蜀汉仅姜维有过歼敌万人以上的光辉战绩,别人都是守土而已。但魏延之死,原因非一,除了当时蜀汉政局平稳过渡的客观要求外,尚有诸葛亮遗命、魏延与杨仪的私人恩怨、费祎的参与及魏延自身性格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但正如陈寿所说,魏延的死亡,“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日期:2016-12-24 19:33:11
  035
  廖立
  廖立的传记被列入了《蜀书十》,这一卷中提到的全是在蜀汉犯过重大错误的人,比如刘封、彭羕、李严、刘琰、魏延、杨仪等均在此传之中。这些人虽然被打入了蜀汉的另类史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身怀异才的高士,有些人才能还很突出。但具体到他们败亡的原因则是各有原因,廖立在其中属于比较典型的一位。

  廖立是武陵临沅人(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当时亦属荆州管辖。廖立早年没有参加过刘表集团,直到刘备为荆州牧时才出仕,并被辟为从事。他的出仕应和荆楚士人圈的援引和推重相关。刘备对他甚为器重,在他不到三十岁时就任命他做了长沙太守。诸葛亮亦对这个年岁略小于自己的年轻人寄予厚望(按:刘备在公元209年南征四郡,并从韩玄手中夺得长沙郡,该年荆州刺史刘琦病逝,刘备被属下推戴为荆州牧,而后于公元211年入蜀,则任命廖立在此之间,故大致推得廖立年龄),在刘备入蜀之后诸葛亮镇守荆州,孙权派遣使者结好,并问荆州士人才能优劣。诸葛亮的回答是:“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把廖立和庞统并称,可见诸葛亮对廖立的期许。然而好景不长,在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蜀之后,孙权派遣吕蒙袭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这三郡之中,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在开始时坚守不降,而廖立作为长沙太守,卷起铺盖就直接走人了,跑回刘备那里。刘备对于廖立没有深责,仍然委任他做巴郡太守。不仅如此,在刘备为汉中王之后,还升任廖立为侍中。

  后主即位之后,廖立转任长水校尉。按照《后汉书》的记载,长水校尉为比两千石的官职,与步兵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射声校尉合为五校,主掌宿卫兵马。在朝班排序上,列在九卿之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