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微表情 从外在情绪解读三国人物》
第18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29 19:02:29

  040
  蜀中多年已无大的战事,现在敌人绕过天险剑阁关杀入平原,使得蜀汉朝廷上下皆惊。姜维、张翼、廖化等宿将尚在剑阁前线无法调回,只有从朝中选择一位重臣前往抵御。刘禅在满朝大臣中挑挑选选,最后还是选择了诸葛瞻。此前两年,为限制姜维权力,刘禅已提升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平尚书事,成为领导班子成员,此年诸葛瞻才三十五岁。诸葛瞻在政治上反对姜维穷兵黩武、屡次对外用兵的政策,甚至和董厥密谋以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姜维,而将姜维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去他的兵权。虽然此事并未施行,但可见诸葛瞻的好恶所在。

  诸葛瞻所统军队为成都守备军队及宿卫军,军队人数足可与远来疲敝的邓艾军一战。同时刘禅又令把守东大门的右大将军阎宇率军西援,仅留罗宪率两千人驻守永安城,并派人向吴国告急。公元263年11月4日(十月甲申),吴国君主孙休命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寿春,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商议出兵的方向;又令丁奉之弟将军丁封及孙异等入沔中援救蜀汉。建宁太守、安南将军霍弋欲率兵往救,刘禅以部署既定,不许他北上。

  在此情形下,诸葛瞻带着蜀汉最后的希望出军,然而诸葛瞻多年来皆在朝中任职,并不知晓军戎之事。大军至涪亭(在今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西)后他屯兵不动,听令邓艾前进,遂令局面变得不可收拾。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时任尚书郎,亦在诸葛瞻军中,屡劝诸葛瞻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诸葛瞻瞻前顾后,犹豫未纳,黄崇再三陈述,说到眼泪纵横仍不能打动诸葛瞻。邓艾得此余裕遂从容进兵,并亲率先锋击破诸葛瞻的前锋,诸葛瞻因无法退至涪城(在今涪城区东),连夜退保绵竹城(今德阳市旌阳区,非绵竹市)。邓艾还给诸葛瞻写信,声称如果投降的话,一定上表册封诸葛瞻为琅琊王(诸葛家出自琅琊郡,故有此称)。诸葛瞻虽然才具平平,但对蜀汉的忠心却是无可挑剔的,他当即大怒,斩杀邓艾使者,并列阵迎敌。邓艾令惠唐亭侯邓忠攻蜀阵之右,令司马师纂攻蜀阵之左,结果两人初战失利,回来之后禀告邓艾:“贼未可击!”邓艾怒斥道:“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并要处斩二将。邓忠师纂二人见邓艾心如铁石,知事无更改,于是整军再战,大破诸葛瞻军,诸葛瞻遂战死,时年三十七。诸葛瞻长子诸葛尚长叹道:“吾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与尚书张遵(张苞之子,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庲降都督李恢之侄)等皆赴魏军力战而没。邓艾攻入绵竹城,并进军至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雒县时属广汉郡,西南距成都八十余里)。

  诸葛瞻战死给蜀汉敲响了最后的丧钟,与稍后刘禅的出降有着直接因果关系。尽管他缺乏军事眼光,导致全军覆灭的责任不可推卸,但英勇牺牲在战场上也足以让旁人无话可说。正如干宝所评价的:“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入晋后担任郿县县令,后来得善于推介人才、以“山公启事”知名的尚书仆射山涛推荐,后位至江州刺史。

  日期:2016-12-30 18:31:44
  041
  姜维

  姜维是蜀汉中后期的重要人物,并主持蜀汉军务多年。在他的指挥下,蜀汉发动了多次对魏国的征伐,其中既有洮西之战斩杀魏军数万人的大胜,也有段谷、侯和之战的失利。但总体来看,姜维在关西陇右以弱打强,先后面对郭淮、陈泰、邓艾等多位名将,能取得这样的战果已实属不易。然而因为他常年征伐,给蜀汉百姓也带来了沉重负担,董厥、诸葛瞻、廖化、张翼等人皆有所不满,右大将军阎宇在黄皓的支持下甚至想取姜维而代之。若不是蜀汉国祚在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冬天戛然而止,则姜维的结局还真是难以预料。在梳理姜维的表情之前,有必要对他的个人经历予以梳理。

  姜维出生于公元202年,这个时间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收降姜维时有明确的年龄交代——“时年二十七”。他是凉州天水郡冀县人,冀县时为天水郡郡治所在,算是魏国西部较为重要的一个据点。由于这里南接蜀境,西扼西域要道,少数民族比例很高,归化曹魏的时间又很晚,因此并不容易治理。姜维的父亲姜冏在天水郡任职,就是在一次羌戎的叛乱之中因为保护郡中将领而战死的。小时候的姜维只有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的艰辛不问可知。但由于姜冏的英勇战死,姜维也获得了烈士遗孤的身份,他在魏国的仕途最早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开启的。青年时代的姜维喜好东汉大儒郑玄的经学,有一定的文化造诣,这在西部边陲很是难得,所以姜维历任郡上计掾、州从事,又被赐官中郎,还协助太守参谋筹划对本郡的军事活动。

  姜维生命的转折点出现在蜀汉大军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诸葛亮在安定了内部环境后整军向北,魏国自刘备死后认为西部已不是防御重点,所以在这一地区兵员配置不足,当诸葛亮的大军杀出祁山的时候,关中以西皆受震动,南安、天水、陇西三郡甚至起兵响应诸葛亮。天水郡的太守马遵之前也毫无防备,他正带着姜维、尹赏、梁绪、梁虔几人在天水郡内巡视,听到诸葛亮出兵的消息后不由大惊失色。姜维等人建议马遵回到冀县稳定郡中形势,可这番话却让马遵作了错误的解读。马遵虽然和姜维一起共事,却谈不上有什么私人交情,又听说汉军势大,本就担心姜维拿自己的头颅去邀功,再加上姜维这一说更让他认定姜维包藏祸心,所以他趁姜维几人不备偷偷溜到上邽县坚守不出。姜维等人发现不见了太守,追到上邽县却被马遵坚决而冷酷地挡在了城外。姜维没办法,只有折回老家冀县,可冀县也接到了马遵的传令不准姜维进入。诸葛亮已经从当地士人口中听说了姜维这个名字,抓住时机劝说姜维,最终让姜维归顺了蜀汉。

  诸葛亮见到姜维后一番交谈下来更加认定姜维是个人才,立即辟姜维为仓曹掾,加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使之成为蜀汉大军中的一员将领。诸葛亮还分别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推荐这位难得的人才。他说:“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仔细考察他所具有的才能,就连李邵、马良也比不过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姜维的治政才能说的,并且用蜀汉两名已经过世的内政人才来作比,一个是李氏三龙中享誉盛望的李邵,他历任丞相府西曹掾、治中从事等职,是诸葛亮十分器重的干才。另一人则是与诸葛亮同属荆襄出身的马良,马良曾担任侍中一职,作为刘备的全权特命使者交涉荆州南部的五溪蛮族,并且大获成功,只不过刘备败退后马良未能及时撤出而被害。而在稍后的另外一封书信中他则对姜维的军事能力大加赞赏:“姜伯约极敏于军事,既有胆量,又深得军事要领。等到他训练中虎步兵结束,我会派遣他回成都拜见主上。”总的评价是姜维是“凉州上士”,即凉州最杰出的人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