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韦庶人、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到太平公主看权力场上的红颜薄命》
第10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迎接相王入宫后,李隆基立刻下令关闭宫门及长安城所有城门,派万骑卫士分头捕杀余下的韦氏亲党。太子少保、宰相韦温逃到东市北面时,被万骑抓获,当场砍杀。
  中书令宗楚客身穿丧服,头戴孝帽,骑着一头青驴,企图从通化门蒙混出城。守门士兵认出了他,笑说道:“您就是宗尚书吧!”将他斩首,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他的弟弟宗晋卿。崔日用带兵到京城南边的杜曲诛杀韦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大兵一到,一阵乱杀,韦家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都没有留下。居住在杜曲的杜氏家族也有很多人被冤杀。
  侍中纪处讷逃到华州(今陕西华县),东都留守张嘉福逃到怀州(今河南沁阳市),均被追获,就地诛杀。窦怀贞一看形势不对,手刃了自己的老妻——韦皇后的老奶妈,活了下来。
  韦皇后为什么会失败呢。首先她的资历太浅,韦皇后的丈夫唐中宗一共就当过五年的皇帝,她就当了五年的皇后,这样短的执政对于她的政治发展非常不利,人们对她的认可度并不高,由她来摄政本身就不足以服人。韦皇后对于她的政敌也缺乏警惕性,相王的三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搞政变,韦皇后一点准备都没有。韦皇后还没有亲生儿子,人们对她的辅政充满怀疑--她是不是要当女皇呢?她摄政的惟一依据就是唐中宗皇后这个身份,可是政变一开始,葛福顺就把“唐中宗被韦皇后毒死”这顶大帽子给她扣上去了,这就注定了她失败的结局。

  日期:2017-05-27 11:48:52
  6姑侄斗法 宰相五出其门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6月21日的清晨,相王李旦带着小皇帝李重茂出现在长安城安福门的门楼上。
  李重茂颁布大赦令,文武百官加官晋爵,老百姓免除全年一半的赋税;晋封临淄王李隆基为平王,并升任宫廷御马总管兼万骑卫士营总管;晋封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为立节王;擢任钟绍京为中书侍郎,刘幽求为中书舍人,二人皆加“参知机务”之衔。
  李重茂是被韦皇后拥立为皇帝,韦皇后母女已经被干掉了,那谁当皇帝呢。事实上,在政变开始时候,政变集团就确立了拥立相王的目标。
  政变结束后,小皇帝李重茂准备传位给叔叔相王李旦,面对李重茂的禅让之举,李旦坚决推辞。李旦在整个政变中没有立一点功劳,论继承他没有继承权,论夺权他又没有亲手去夺,他觉得很尴尬,索性就做高姿态,不接受禅让。那为什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要把相王蒙在鼓里呢?
  李隆基是出于想立奇功、出于想当皇帝来考虑的。在政变爆发之前,就有人提醒李隆基说,你搞政变应该跟你跟父亲相王通一下气。李隆基回应说:“我们发动这场政变是为了江山社稷,事成之后天下归相王,万一失败,我们为宗庙牺牲也就是了,不必因此而连累相王”可就算李隆基事先瞒住相王,如果政变失败,根据中国古代株连原则,李旦还是要承担责任的。这只不过是一种说辞而已。

  相王毫无疑问是整个李唐宗室中最有号召力的人,如果他参与政变,李隆基他在整个政变中的作用就要大大降低,这场政变就变成了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两个人的事儿了。李旦将来当皇帝的话,他是不可能让李隆基来接班的。因为李隆基是庶出,而且是老三,根据中国古代的继承原则,无论如何也轮不上他。所以李隆基对相王封锁消息,以建立奇功作为日后出人头地的资本。
  太平公主也不愿意李旦知道这件事,如果她把相王蒙在鼓里,然后再拥立他当皇帝,那她是拥立者的角色,拥立者的功劳当然大。
  相王李旦拒绝接受禅让,政变骨干刘幽求第一个坐不住。他立刻去找李隆基,忧心忡忡地说:“相王曾为天子,众望所归。今人心未安,家国事重,相王怎么还拘于小节,不早即位以安天下呢?”
  李隆基说:“相王生性淡泊,素来不以天下事挂怀,纵然天下是他的,他还要让给别人,现在的皇帝是他亲侄子,他岂肯取而代之!”
  刘幽求说:“众心不可违,王爷虽欲独善其身,但总不能置社稷于不顾吧?”
  其实李隆基心里比任何人都更着急,他发动政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早就怀有君临天下的梦想。当天夜里,他就和大哥李成器一起来到相王府,苦口婆心地劝说父亲接受禅让登基为帝。相王李旦本就是做姿态,现在看儿子来求自己,就半推半就地同意了。
  自从政变结束之后,太平公主就在宫里头对小皇帝李重茂进行思想教育,李重茂很懂事地主动禅让给相王,现在太平公主看到相王已经接受群臣推戴了,就又导演了一场戏。

  政变之后第五天,仍处于中宗的守丧期间,小皇帝李重茂到太极殿会见群臣。太极殿整个殿廷的布局跟平时不太一样,龙椅被搬到了太极殿的最东边,小皇帝李重茂坐东朝西。大殿的西边放着唐中宗李显的棺材,棺材旁边站着相王李旦,殿下是群臣和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一看君臣已经各就各位,就说:“皇帝欲以此位让叔父,诸位认为如何?”
  太平公主话音刚落,刘幽求马上接话说:“国家多难,皇帝仁孝,效法尧舜,实在是至公无私;相王代替皇帝挑起天下重担,慈爱尤厚。”说完这套鬼话之后,刘幽求拿起早就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宣读起来。
  太平公主是李唐宗室中地位仅次于李旦的二号人物,可以做宗室的代表;刘幽求是政变头号功臣,官居宰相,无疑可以做大臣的代表。
  刘幽求把传位诏书读完,李重茂还坐在龙椅上,他没想到这件事儿来得这么快,被吓傻了。太平公主三步并两步走到御座跟前,说:“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此非儿座!”说完了就抓住了李重茂的领子把他揪了下来,然后把李旦扶了上去。群臣山呼万岁,新皇帝唐睿宗就此登基!
  这是李旦第二次当皇帝了,第一次是在684年,武则天把他的哥哥李显废掉扶立他当皇帝,20多年后,他又一次接了哥哥的班,这一次他是被儿子和妹妹扶上皇帝宝座。
  唐睿宗李旦刚一即位,一个严峻的问题立刻摆在了他的面前,立谁为太子?按照自古“立长不立贤”的传统,只有长子宋王李成器才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可李隆基建有不世之功,如果他要争夺太子之位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宋王李成器出来表态了,李成器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违反时宜,就会让天下人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一连几天,李成器流泪请求,态度坚决。
  刘幽求是李隆基的军师,自然要替李隆基说话。刘幽求上表说:“臣闻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救君亲之难,论功莫大,何况他素有贤德,请陛下不必再犹豫了。”这两个人一表态,李旦也就无话可说,随即下诏立李隆基为太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