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历史智慧,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第14节

作者: 廖正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曾国藩说:“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所谓的人才,都是在困难中磨砺出来的。”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对这句话会有更深的体会。
  曾国藩小时候读书很努力,但就是考不过科举考试的第一级,成不了秀才。前后考了6次,都失败。遇到这种情况,曾国藩和一般人一样,也很失望。
  这些失败磨砺了曾国藩的韧性,使他知道世间的事情,哪怕就是考秀才这么一件在他看来本应该手到擒来的事情,要做好,也是困难的。这一收获的价值,并不亚于他中秀才。
  长沙练兵的时候,曾国藩遭到了来自长沙官场的强大阻力,差一点连命都丢掉。自己辛辛苦苦忙活,别人不领情也就算了,还陷害自己,这时候的曾国藩有多失望,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正是这一挫折,使曾国藩得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说,绿营兵必须彻底抛弃,想通过乡勇、绿营合练的方法改变绿营的面貌,是行不通的。懂得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失败就是一笔财富。
  兵败湖口后,曾国藩遭到江西官场的排斥,生存得很艰难。回家丁忧时,因没等朝廷答复就归乡,遭到左宗棠等人的抨击。向朝廷要督抚实权,又遭奚落。这时候的曾国藩,简直没有生路了。
  但正是这些曾国藩一辈子遇到的最大困难,促使他发生了一生中最大的改变。他懂得了以柔克刚的道理,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同样的事例,在曾国藩一生中还有很多。曾国藩就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走完一生的。
  我们普通人的一生中,不会遇到曾国藩那么多的困难,但我们也应像曾国藩那样,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把挫折当作财富,而不是心理负担。这样,才能离成功近一些。

  日期:2016-11-02 08:49:13
  曾国藩的智慧:静则生明,动则多咎
  曾国藩认为他自己有一个重要的毛病,就是好动。他说:“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心理沉静的人,往往高明、精明;心理浮动的人,容易犯错。
  对这个道理,曾国藩有过一番详细的论述。曾国藩说:“我好动,子弟们学我的样,纷纷扰扰,早晨想做这件事,到了晚上又想做另一件事。即便我严厉斥责他们,也不能阻止他们。”
  “一个家庭要想求得安宁,那么,当家的人必须首先使自己沉静下来。如果沉静下来呢?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不进是非之地,另一个不进名利之所。”

  “乡亲们有了矛盾,和我家有什么相干?如果我家强行判定曲直,不仅要赔掉酒饭钱,而且得罪人。这就是是非之地。”
  “官场的得失沉浮,和我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为了升官,银子开道,溜须拍马,那么言官轻则会议论我,重则将弹劾我。这就是名利之所。”
  “与其搞那么多的名堂,弄得自己很浮躁,还不如什么都不管,使自己沉静下来,享受享受清福呢!”
  在“静”之一字上,最近做得比较差。
  接着,又在网上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装满kindle,但看了一本书的一部分后,觉得又不实用,又停下来。
  接着,又在网上下了一些修身励志方面的书,装满kindle。首先看了一本关于积极心理暗示的书,看了一部分,停了十几天,直到现在。
  变来变去,结果什么书都没有看好。其原因,就在于心理浮动,没有沉静下来好好看书的意志。曾国藩说,一本书没看完不看第二本,我没有做到。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先从看完这本《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开始。
  日期:2016-11-02 19:38:36
  曾国藩的智慧:人有所忌惮就不会犯大错
  一个人,最怕的状态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做了违背道德甚至违反的事情,还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这样的人,离自我毁灭就不远了。
  修身也一样。做了与曾国藩修身理论相违背的事情,还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不知道反省,那么,他在修身方面,就不可能有大的进步了。
  人之所以有进步,是因为他心怀畏惧。没有做坏事是最好的。即便做了坏事,只要心里有畏惧,那就还有救。没有救的,是那些做错了还觉得无所谓的人。
  曾国藩说:“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做事不顾人情,则畏人言。”又说:“凡人方寸有所忌惮,则过必不大,鬼神必从而原之。”懂得畏惧,就不会犯大的过错,连鬼神都会原谅他的过错。
  在众多朋友当中,畏友是对你的进步最有帮助的人。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是很善于照顾你的情绪,从不当面指责你的人,那就有问题了。人的身边,不能没有畏友。

  曾国藩的修身功夫,在很大程度上是畏友促成的。畏友随时可能指责他的毛病,使得他处在一种充满畏惧、忌惮的状态中,这样,他想放纵自己都不行。
  曾国藩有一个畏友,名叫邵懿辰,是个浙江人,举人出身,当时担任军机章京。这位邵兄,性格憨直,喜欢当面指出人的缺点。
  不论别人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是关系紧密的朋友还是关系一般的朋友,是贵人还是贫贱者,是当红的人还是倒霉的人,邵懿辰一概当面指责,往往弄得别人很难堪。
  这个邵懿辰,曾经当面指出曾国藩三大毛病。第一是怠慢,在朋友面前不恭敬。第二是自以为是,谈论诗文总是固执己见。第三是虚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想必曾国藩一开始听到这几条时心里也是很愤怒的,但是后来还是接受了朋友的批评。他在日记中写道:“直哉吾友!吾日蹈大恶而不知矣!”可见,正是畏友的批评警醒了曾国藩,使他有了改变,从而在修身方面有了进步。这就是因敬畏、忌惮而进步的典型例子。
  日期:2016-11-04 13:25:05
  曾国藩的智慧:圣贤多由勉强而成
  没有任何一个人,天生就是圣贤,就能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去为人处世。即便是曾国藩这样的道德楷模,一开始也是有很多毛病的。他们比一般人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勉强自己努力,勉强自己改变。

  曾国藩说:“余观自古圣贤豪杰,多由强作而成。”圣贤豪杰都不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成功,一定是在勉强自己努力、勉强自己改变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勉强”二字,是制胜法宝。
  曾国藩改掉的许多缺点,都是在不断地与自我作斗争,不断勉强自己克制欲望的过程中取得的。想要成功的人,必须具备这种“勉强”的精神。
  我不抽烟,不知道为什么戒烟那么难。但是看周边的亲戚、朋友,提及戒烟,都面露难色,似乎完全戒不了。其实吧,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勉强自己不够。曾国藩就把抽烟的坏习惯改掉了。
  曾国藩很年轻的时候就学会了抽烟。在私塾读书的时候,曾国藩成天烟筒不离手,一边读书,一边吞云吐雾。
  在湘乡涟滨书院读书的时候,他因抽烟太多,遭到了山长刘元堂的当众训斥。曾国藩的自尊心受到了沉重打击,他决心戒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