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历史智慧,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第19节作者:
廖正华 熟读史书的曾国藩很清楚,任何事物过了它的鼎盛期后,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拿下南京,他们曾家的权势到达了顶点,接下来无疑将走下坡路。如果得意忘形,不事先想好对策,那么就会走向毁灭。所以,曾国藩一再警示自己以及曾国荃,不要高兴过头。这就是得不足喜。
得意忘形也是我们常人经常犯的毛病。历史上,我们身边,有无数厉害人物最终毁在这四个字上。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牢记曾国藩得不足喜的教训,在胜利到来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我们的成功才能持久。
日期:2016-11-17 22:10:28
曾国藩的智慧:有矛盾应当直言
曾国藩初当京官的时候,曾将他的弟弟曾国荃接到北京读书。曾国荃待在曾国藩家中,很不自在,一直闹着要回老家。
曾国藩对他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于心。如我有不是,弟当明争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
曾国荃为什么不自在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哥哥是翰苑英才,前途无量,对于好胜的曾国荃来说,不仅没有荣耀,反而是莫大的压力。加上曾国藩以成功者自居,对他要求过严,更令他滋生技不如人、寄人篱下的感觉,痛苦不堪。所以,他想回家也是很正常的。
这本来是人之常情。曾国荃只要敞开心扉和哥哥好好谈一谈,他的心结就一定能够打开,就不会急着回家。在人文荟萃、高手如云的京城,天资不错的曾国荃一定能获得巨大的进步。
然而,曾国荃选择了沉默。他始终不吐露内心的想法,只是不读书,也不和曾国藩夫妇一起吃饭。曾国藩一再询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就是不说。虽然曾国藩三十岁生日的时候,曾国荃像寻常百姓家的弟弟一样,给哥哥隆重庆祝,但曾国藩感觉到,兄弟之间已经有了一条鸿沟。
曾国藩写信给远在湖南老家的父亲,请他决断此事。曾麟书在回信中批评曾国藩督促弟弟读书不尽职,对待弟弟不友爱,又斥责曾国荃,说他年少不懂事(曾国荃当时年仅18岁)。
受到父亲的责备后,曾国荃很想振作,但还是觉得住着不自在,想回家。后来,曾国荃就回去了。他的第一次北京之旅就此结束。此后,他阔别京城33年之久,直到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东南沿海危急,慈禧紧急起用他,他才来到北京,接受慈禧的接见。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间的这次矛盾,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事。两人敞开心扉,好好谈一谈,事情就能解决。只是因为曾国荃封堵了与哥哥进行心灵交流的渠道,最终导致以不愉快收场。
曾国荃的这一错误,我们常人在生活中也经常犯。夫妻之间、亲戚之间、朋友之间,有了矛盾,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敞开心扉,好好谈一谈,把不满憋在心里是最不好的。
男人更容易犯这个错误。有怨气不说出来,负能量累积起来,一旦爆发,往往就是打人,这样很不好。包括我在内,有这方面毛病的朋友,应该试着改变。
日期:2016-11-18 22:15:42
曾国藩的智慧:兄弟和,家庭兴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一首诗中写道:“兄弟审无猜,外侮将予奈?”只要兄弟齐心,外来的屈辱就奈何不了我们!
曾国藩又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宦家族必败。”友爱兄弟,这是曾国藩治家的重要方面,也是曾国藩修身的重要课目。
兄弟齐心给曾国藩带来了很多好处。曾国藩能够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弟弟曾国荃。
兵败湖口的两三年里,曾国藩很狼狈。这期间,曾国荃拿下重镇吉安,很好地维系了曾家的威望。后来的安庆、江宁两战,曾国荃更是凭着一股蛮劲,从数十万太平军中虎口拔牙,立下奇功。
曾国藩的另两位兄弟曾国华、曾贞幹也为曾国藩的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可见,曾国藩的成功得益于兄弟很多。这是他平时注重友爱兄弟所结的善果。
与曾国藩做法相反的是东汉末年的袁氏家族。袁绍与袁术、袁谭与袁尚都是亲兄弟,却尽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教训深刻。
袁术占据南阳,与袁绍有矛盾,便交接与袁绍有仇的公孙瓒,试图夹击袁绍。袁绍不甘示弱,也交接与袁术有仇的刘表,试图夹击袁术。亲兄弟俩自相残杀到了这一地步,真是令人浩叹!
袁谭是袁绍的长子,袁尚是袁绍的次子。袁绍立袁尚为接班人,身为哥哥的袁谭不服,两人各自拉起一股大臣,分庭抗礼。曹操来打的时候,两兄弟还能暂时合力一下,一旦曹操大军离开,两兄弟就又开战。兄弟残杀,白白便宜了曹操,大好江山,全被曹操夺去。
以前读《三国演义》,读到这一段,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亲兄弟之间会有这么大的仇恨,宁可便宜外人也要压倒自家兄弟。现在看来,除了利令智昏外,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了。
兄弟不和,在现实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尤其是农村。有些人,自以为压倒了兄弟,占了便宜,沾沾自喜,却不知他的行为将要败坏一个家族。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日期:2016-11-19 19:07:33
曾国藩的智慧:修身韫德,恬淡静养
静养是曾国藩修身、养生的重要方法。从很年轻的时候起,曾国藩就养成了静养的习惯。此后一直到他去世的当天,这一习惯伴随了他的大半生。
1842年,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几位弟弟说:“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
翰苑英才不是那么好当的。为了不丢脸,必须努力温习功课,天天学习。各种应酬也很多。这些事情耗费了曾国藩大量的精力,让本来身体就不怎么好的他得了耳鸣的疾病。
朋友吴廷栋(号竹如)告诉他,要想治好耳鸣,只有静养一个办法。于是,曾国藩开始改变。
除了疾病迫使曾国藩静养外,他的老师唐鉴特别强调一个“静”字,也对他立志静养起到了很大作用。唐鉴对他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一个人做不到心静,就做不好修身。
曾国藩的静养之法,主要是静坐。他为自己制定的日课十二条,第二条就是:“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
曾国藩每天静坐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的当天。他去世的时候,正是“端坐”着的,也就是在静坐养神。
我在静养上,做得非常差。最近事情特别多,千头万绪,修身方面总是破戒,无恒,意志不坚,感觉特别不好。明知道睡前如果在床上读几十页书的话,心里就会澄净很多,但也一直没能坚持下去。心总是浮的,躁的,心态很不好。
相信不少朋友和我状态差不多。有的朋友沉溺于游戏,有的沉溺于打牌,也有的是忙于做正事,真正做到闲适坦荡的,恐怕很少。不妨学学曾国藩,每天给自己的心灵几十分钟沉静的时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