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历史智慧,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第33节作者:
廖正华 曾国藩的这一想法不无道理,但他面对的对象是专制独裁的皇帝,注定收不到效果。咸丰皇帝把曾国藩的奏疏愤怒地摔到地上,还要治他的罪。曾国藩的老师祁寯藻出手相助,曾国藩才得以免罪。
不愿听逆耳忠言的咸丰皇帝,最终没有改掉“骄侈放逸”等小毛病。这给他的治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江洋大盗并不是一开始就很坏。起初,他们也只是小偷小摸而已。没有得到惩罚,他们的胆子越来越来,最终变得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几乎所有的贪官,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贪。起初,也就是逢年过节收点礼。没有被纪委查处,他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最终变成无礼不收,无钱不要。
可见,防微杜渐,及时扼杀小毛病,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以咸丰皇帝等人为戒,努力去除身上的小毛病。
日期:2017-01-04 18:39:28
曾国藩的智慧:做人不要骄傲
古人云:“学问有余而聪明不足,其病往往犯傲。傲则其学不化。其学不化则色庄。色庄之至,则必为伪君子。”
骄傲的人,往往是有本领的,但是对处世之道不甚了了,在别人面前脸色很难看,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这句话切中我的要害。很多名人也有这毛病,比如开国元帅***。
在曾国藩看来,傲是严重的败德。他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在中国历史上,因傲而致败的名人不胜枚举。
邓艾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臣。这人才能很大,深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赏识,建立了很大的功劳。
对于骄傲致败,邓艾是非常清楚的。当吴国重臣诸葛恪穷兵黩武,被曹魏击败的时候,邓艾曾说过:“诸葛恪刚刚执掌吴国大权,不知道以民为本,培植国基,兴兵二十万,妄图斩获不世之功。才能很高的人如果骄横,都会失败,更何况诸葛恪能力一般,我看他的覆亡就在眼前。”
事情的发展不出邓艾所料,诸葛恪果然不得善终。只是,邓艾能看到别人身上的致命缺点,却看不到自己身上也有着一样的缺点,结果,他重蹈了诸葛恪的覆辙。
偷渡阴平,灭亡蜀汉,邓艾完成了曹魏几代人都没能完成的梦想,威震华夏。斩获奇功的邓艾被胜利冲疯了头脑,他的骄傲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给司马昭的信中,邓艾一副指点天下的模样,说什么要留下陇西兵两万人,蜀兵两万人,做顺江东下席卷东吴的准备,又说应该厚待后主刘禅,应该封他为扶风王,且不要急着把他送到京城。
司马昭看到这封信,很不满。在给邓艾的回信中,司马昭旁敲侧击,试图点醒邓艾。司马昭说:“哪怕是正当的行为,也要先上报朝廷后,再执行。”
邓艾收到回信后,还是没有警醒。在给司马昭的回信中,他大谈了一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司马昭收到信后,认定邓艾有举兵造反,称霸四川的企图,于是便命人去逮捕邓艾。邓艾最终被杀,随军的儿子邓忠以及留在京城的儿子也被处决,下场非常惨。
越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越要保持一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曾国藩之所以能够避免历代权臣几乎无人避免的悲剧命运,主要原因就在这。
日期:2017-01-05 18:27:04
曾国藩的智慧:做人,责人之前先责己
古人云:“但见人之过,不见己之过,但夸己之善,不服人之善者,此下流也。”一味责备他人,很少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这是常人经常犯的错误。
曾国藩认为,正确的处世方法应该是“责己厚而责人薄”。当我们批评人的时候,一定要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如果有,那就不要批评他人了,赶紧反省,尽量改正。这才是进德之道。
蒋介石对张学良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评语——“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把握不坚,心志不定”。
作为张学良的结拜兄弟,蒋介石对张学良看得很准。这句评语非常恰当。意志不坚定确实是张学良的一大弱点。这导致他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父亲在靠父亲,父亲不在靠大哥(蒋介石)”,和大哥闹矛盾了,就听信***。没有主见,没有担当,注定做不成大事业。
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批评虽然是准确的,但是他自己,也有着和张学良一样的毛病。责人很严,却很少反省自己,蒋介石的最终失败,或多或少与这个有关。
蒋介石打仗,意志常常不坚定,容易被新的情况所牵掣,改变预订的计划。主帅的意愿动摇不定,对打仗是十分有害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蒋介石依旧对和平抱有幻想,没有下定抗战决心。
后来,蒋介石在庐山发出抗战到底的誓言:“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然而,他对和平依然抱有幻想,将驱逐日寇的希望寄托于国际调停。
此后一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始终没有放弃和平幻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遭群殴的形势已经明朗,蒋介石才对日宣战,此后再也没有动摇过抗战意志。
蒋介石的意志相较于张学良来说要好很多,但也不是很坚定。这在他与我党军队作战的过程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可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责备他人很容易,自己要想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却很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