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海经』》
第8节

作者: 古道风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04 16:55:28

  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南海应指与古梁山相对应的长江以南地区,在上古时是一片汪洋,谓之南海,在海中有衡山,菌山,桂山,与今天之地名一样。
  在南海有三天子之都。那三天子之都在哪里?
  所谓天子,古之帝王也。都,帝死之所也。
  《山海经》应是在有文字的商记录的前人的事,所以三天子应指舜,朱丹,还有谁?
  日期:2017-12-05 09:34:30
  三天子究竟是谁?
  何为天子,封建王朝帝王都自称天子。所以天子一定是具体存在的人物,也应是国家首领。所以像五帝及以其形象出现的伏羲女娲,帝俊帝昊等也不应当是。作为尧舜及禹的具体所指,还有丹朱应当是。
  据传舜和丹朱都葬于南方,可以算,我再猜一个巴人的祖先后照算不算?首先作为巴人应当生活在南方,后照也应当算天子,就不知道他葬没葬在九嶷山。还有后羿的具体所指。
  日期:2017-12-05 10:15:33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岭界中。这句话都懂。但你们谁明白为何舜,丹朱都葬在九嶷山,这段话和上一段话我认为说的是同一回事。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苍梧之丘,苍梧之渊,知道舜,丹朱时还在开垦,还属于流放之地。那么我们的考古是否证明如此?最先考古发现确实如此----就是在今湖南的罗家冲文化遗址和更早的高庙遗址。这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实?就是早先我们的祖先从青藏高原沿青水--金沙江迁移到雅砻江区域后,在哪里生息个一段时期(我推论这段时间应当在距今1万2千年至1万年前,随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环境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应当是水流的减小和河水水位的降低),我们的先祖开始向北,向东,向东南,向西南扩张,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其中向东,南山区迁徙的变成了巴部落文化;向北迁徙再向东迁徙的变成后来的黄帝部落文化;向东迁徙到古梁山东南形成了炎帝文化,再向东及东南,东北直至海边的形成了东夷及苗文化。由于迁徙后地理及生存环境的差异进而形成了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产生了冲突,当其生存扩张空间发生交错时就产生了战争,最典型的有两次,一次发生在后来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的板泉之战,应当是距今约6千年前,一是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的逐鹿之战,距今约5千多年前。

  通过分析《山海经》及结合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我会还原我们祖先一万多年前至尧舜时的历史。
  日期:2017-12-05 11:18:00
  通过分析高庙遗址,我们得出在南方沅水及其他水系的人其实不是巴人,而是水上部落,水上的部落分布最广的应是共工部落,共工作为天帝应当是所有水上部落首领的通称,由于水系的不同,进而以不同的面目区分,如鲧,禹,蚩尤,祝融等。通过对湖南的考古发掘,我们还知道湘江上游的千家坪遗址,千家坪位于罗霄山脉以西,南岭北麓,千家坪遗址距今约6000千年,而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从地理位置来说,千家坪离我们祖先第二起步点雅砻江流域应更近,为何我们的祖先迁徙的步伐反而更慢?只有一种可能,往东南走的路更难走(或许是从雅砻江往东南多喀斯特地貌,不适合耕种)。

  日期:2017-12-05 11:48:24
  北海之内,有蛇山,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彩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

  初步确定蛇山为长白山,蛇水即图们江。
  五彩之鸟是啥?显然不是孔雀,因为孔雀前面说过叫孔鸟。这么大的五彩鸟究竟是古代存在而现在已消失,还是根本不存在,只是一种图腾,代表五个农耕部落?
  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不距之山--说明其远,步之不能丈量也。后文有说帝使人从东极丈量至西极,西极,帝之起点。东极即不距之山,不距---不能走到,应当是处于海中。
  巧倕葬其西。巧倕,在这里应当不是指人,而是指其部落,帝俊的后裔。下面几段把梁山部落的传承排了个序。以道论之,巧倕应在叔均前。
  日期:2017-12-05 11:58:52

  说到巧倕,我就要给农耕文明排个序。
  我以前发现农耕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得益于鸟类的启发----即早先人类在捕猎鸟类的活动中跟踪鸟类,发现鸟类喜食谷物,进而采集谷物以作为鸟的诱饵,当鸟抓住后,遗留的谷物后来又长出了新的谷物,同时人类也把谷物作为一种易于保存的食物,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个过程不是一绝而成,而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谷物的耕种形成了漫长的母系氏族文明。谷物的耕种有两个前提,水和火。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农耕文明,那么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又是怎样一种情形?

  日期:2017-12-05 13:04:18
  在巧倕出现前,农耕部落何许只有石斧,石锤或者木棍,没有牛,完全靠人力,应当有早期的陶类(用于打水和浇灌)。在上面的文字中,出现着两处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一处是“在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一处是“有人曰苗民………………。伯天下。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见则天下和。”这其实是代表农耕文明的两个早期阶段。
  在第一阶段是我们祖先刚才青藏高原迁徙到雅砻江区域时,发现那里是百谷自生,说明那里土地肥沃,虽然我们的耕种还是非常原始的,但在那里我们找到了耕种稻,黍,稷等的方法,不再为温饱发愁,所以载歌载舞。
  第二段说的是有苗部落,有苗部落是炎帝的后裔,他们已经会使用耕牛及工具等,是他们才将农耕文明发扬光大,并逐步形成了德,顺,仁,义的道德观点和文明意识,所以这时的祖先也是一个为后人所向往的时期。
  在前后两段文明之间,巧倕出现了,正是因为巧倕的出现,使得我们祖先的农耕生产发生了很大的进步,进而导致牛的使用,所以牛既是炎帝的标志,也是农耕的标志。
  日期:2017-12-05 13:13:21
  为何说巧倕是导致农耕文明的根本呢?
  首先,巧倕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巧倕何许就是一个部落。在我们祖先的迁徙过程中,部落逐步摆脱游牧,进行分工,除了形成各个水上渔猎部落外,也分化出专门制造工具的部落,比如制陶的唐部落---他是尧部落的祖先;制木工的巧倕部落---他是鲁班的祖先。

  在我们的农耕时代,我们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西方或中东的生产文化模式,可能在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商品交换或者早期钱币的流通使用。
  日期:2017-12-05 13:27:12
  在巧倕之前的农耕,应当是刀耕火种。先烧野,再用石刀棍子耕地,我很想让现代人也这么干干,让他们体会我们后稷耕种的艰难。我们稍微想想,就是耕地的不能离水太远,这就是我们烧出来的荒地要先用水淹,要满足这些条件就必须在水流边上,还要防水淹没种植的庄稼,这就必须在山丘上,从河流上游或者山溪高处导水,通过火烧,水淹,石耕,排水,再播种。这就是我们早期农耕的形式,可以想象,要满足这些条件的地方并不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