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清梦》
第9节

作者: wlj勤莳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鹏飞是个聪明人,他清楚:一个人如果个性太强,会失去别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个性,会失去自己。他不想用非理性和耗时光的砂纸打磨掉他鲜明的个性,因为他不想为别人活着,他想活出自己来。他更清楚,他竞岗失败,绝不是他的个性问题。
  王鹏飞上大学之前就博览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热爱文学创作,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学理论功底、丰富的文学作品积淀和超强的形象思维禀赋。一九九二年,仅仅一年时间,他就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散文和小说四十多篇,被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王鹏飞竞岗失败,心里愤懑,心有不甘,天天练习拳击和写文章。

  为了排遣心里的郁闷,也为了检验自己文学创作的潜能,王鹏飞开始对自己进行一次文学创作的极限试验。那就是在工作日的业余时间,一天写一篇散文,看看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能写多少篇散文。
  完成二十篇散文的时候,王鹏飞感觉轻松自如,笔底生花。每天早晨上班之前,他就把一篇散文放进自己的QQ空间里,让朋友们提意见,让朋友们欣赏。他把朋友们对他作品的评语认真保留着,经常拿出来字斟句酌,仔细推敲,以提高自己。平时,王鹏飞最喜欢看电视新闻联播和电视连续剧。现在,再好的电视连续剧都不看了,不给自己任何放弃试验的机会。因为他清楚,潜能和极限总是和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紧密相连的。

  完成三十篇散文的时候,王鹏飞感觉自己写起来恰如笔底悬河,滔滔不绝。王鹏飞有一些文学爱好者朋友,也有一些作家诗人朋友,平时他们经常利用QQ互相交流创作体会。现在,这些朋友们每天都把王鹏飞创作的散文下载到自己的微机里,仔细欣赏,同时也留下中肯的评价,这已经成为他们每天工作之前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有些散文随之在省级报刊、市级报刊上陆续发表,朋友们都对王鹏飞澎湃的创作激情、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刻的思想积淀、扎实的文学功底赞叹不已。

  完成五十篇的时候,王鹏飞还感觉自己左右逢源,才思泉涌,一发而不可收。王鹏飞总结,文学创作的开始是毅力和乐趣,后来就是惯性和享受了。当朋友们看到王鹏飞写出十篇散文的时候,都认为王鹏飞的又一个创作高丨潮丨到来了。当他们看到王鹏飞一气写出三十篇散文的时候,都感觉不可思议。当王鹏飞完成五十篇散文的时候,朋友们都认为王鹏飞展现了文学创作的天赋,他的激情一旦爆发,势不可挡。尤其是他一天一篇、源源不断恰似一架散文机器制造出来的散文绝不比别人经过多天深思熟虑、精雕细琢的散文差。王鹏飞的散文给人以奇妙的美感、迷人的情感、恬静的诗意、丰富的想象。朋友在为王鹏飞高兴的同时,也感受出了王鹏飞心灵深处的阴郁和苦闷。

  当王鹏飞一鼓作气,完成七十四篇散文的时候,才感觉自己身体似槁木,灵感如废井了。主要是感觉太劳累了,恰似一匹精力耗尽的千里马,望天涯路漫,叹遥不可及。白天工作繁忙,没时间写作,也不可能静下心来写作。只能是晚上在家写,常常是一写就到后半夜。朋友们也语重心长地劝王鹏飞不要再写了,这哪里是潜能和极限试验哪,简直是破坏性试验,可以写的日子还长着呢,如果真把自己身体破坏了,以后就不能再写了。

  王鹏飞只好停止这次创作潜能和极限试验,准备养精蓄锐之后,再继续为梦想前行……
  日期:2017-05-11 08:50:35
  王鹏飞用近四个多月的业余时间,奇迹般地创作了七十四篇散文,其中有六十四篇在省报、北方文学、黑土文苑、经济生活报以及省城的其他报刊上发表。
  王鹏飞感觉自己脑海中的知识积累已经枯瘦得露出了淤泥和顽石,如果不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大脑就要干涸成一个没有水分的核桃了。于是,他想多看看书,为自己积蓄知识储备。

  政府办工作繁杂、事务缠身,整天忙忙碌碌。王鹏飞平时总是忙里偷闲地看书,但是还不系统,只是学习一些只鳞片羽。他总想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为自己补充丰富的能量。但是美好的想法总是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和他的理想一样。人在清闲中度过的日子是最漫长的,在忙碌中度过的时光是最快速的。王鹏飞感觉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一个人四十多岁还不成熟,那么他一生也不会成熟了。同样,一个人四十多岁还不读书,那么一生也用不着读书了。读书已经成为他的当务之急。

  所以,王鹏飞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读书,比上大学时还要如饥似渴。
  无论是科员,还是副科长的位置,王鹏飞的工作都是兢兢业业、含辛茹苦的。综合科的材料都是他和两个科员完成的,经常加班加点,有时一天完成两篇领导讲话。有成绩是科长的,有问题是自己的。
  在市政府办,综合科承担着大量的文字综合工作。综合科科长应该是政府办的第一号笔杆子。然而,许宦臣却是个不会写材料的综合科长,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许宦臣当上综合科科长后,王鹏飞更是费力不讨好,工作很不愉快。过去,无论是王宏翰当综合科科长的时候,还是王鹏飞代理综合科科长的时候,写材料之前要由科长提出思路,列出题纲,然后自己亲自写或者让其他同志写,写出初稿后还要由科长修改、把关和审核。许宦臣只负责审核程序,其他程序都由王鹏飞负责。从来不写材料,也不会写材料的许宦臣却每天都要给王鹏飞他们写的材料“审核把关”,并签上他练习了几十年仍然是小学水平的签名。

  许宦臣很少加班。每次有材料要加班,他都是让王鹏飞领着加班。有几次王鹏飞有别的工作任务,不能参加科里的加班,只好由许宦臣领着加班。王鹏飞领着加班,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材料,因为许宦臣不懂材料,偏偏又非得拿出领导的派头儿,对别人写的材料指手画脚,三个小时都无法完成。最后,他还要领着加班的科员上饭店吃饭。他不让别人喝酒,因为还要继续写材料,他自己却喝得五迷三道地,更是吆五喝六地胡说神侃,不着边际。

  有一天,许宦臣说出去办事,手机关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谁也找不到他。副市长又急于看讲话稿,王鹏飞就签了自己的名字。那篇讲话受到副市长的高度评价,并指名表扬了王鹏飞。许宦臣为此事大发雷霆,并说:“以后除非我公出,只要我在家,所有的材料必须得我签批!”
  本来,爱岗敬业的王鹏飞工作应该是快乐的,然而他却是郁闷的,因为压抑,没有自由。他业余时间以读书和文学创作作为排遣。
  有一天,王鹏飞突发奇想,想把前些日子一鼓作气完成的七十四篇散文汇集成册,出版一本散文集。于是,他在七十四篇散文中选择了七十篇比较好的散文,投给了省人民出版社。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丛书《人生的情结》中采用了王鹏飞的七十篇散文,出版了散文专集,自己起了书名:《远方,有一只孤飞的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