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继说:“偌大的黑水市委,像打游击似的分散办公有失体面,长期下去也不是回事儿。六千万就六千万,财政紧一紧,勒紧腰带也就省出来了,还是得买回来。”
市委常委会又通过了郑成继的提议。
市委大楼这一卖和一买,就有多少国有资产流失呀?财政和审计部门不去核算和审计,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心里也有杆称。低价卖,国有资产就流失了几千万;高价买,财政又多花了三千万。在这次荒唐的市委大楼卖和买的过程中,国家的钱会有多少装进了个人的腰包啊?给农民的征地补偿款又怎么要回来?影响了农民一年的收成又由谁来计算和补偿?
从这件事上,黑水的干部和群众都看清了郑成继的能力和水平,更对他的人品官德清清楚楚了。总的感觉,郑成继比官发还黑……
(八)母子情深
王鹏飞的妈妈是一九四八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离休之前,是黑水市农林局的科长。
王鹏飞小的时候,妈妈经常下乡抓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一去就是好几天。王鹏飞不想让妈妈去农村,想天天都能看到妈妈。就问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妈妈搂着他说:“你看着日历,如果是红号了,妈妈就回来了。”
王鹏飞等了两天,日历还不变红号。为了让妈妈早点回家,他把前面的日历都撕掉了,露出了红号,然而妈妈还没有回来。他每天都要站在家门口的一个土坡上,长久地望着妈妈回来的方向,盼望着妈妈回来。
妈妈是一个漂亮、文静的女人,平时衣着俭朴,但总是干干净净的,只有每次从农村回来,她的裤脚和鞋上才看到一些尘土。
王鹏飞小时候,家住的是平房,房前有一个小院儿。妈妈利用工作之余,把小院儿开垦成了小花园。每到春夏,小院儿里的花卉争芳斗妍,生机盎然,为陈旧的小院儿带来新鲜的田园风光。
从王鹏飞记事起,花园的角落里就有一棵灯笼果树。每年春天,灯笼果树都最先为全家带来绿色。灯笼果树是王鹏飞最早的希望,装饰着他童年的梦境。
当时,家里人口很多,除了妈妈、爸爸和姐姐之外,还有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加起来十来口人,只靠爸爸和妈妈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还要照顾乡下的姥姥和姥爷。生活很清贫。
后来,为了生活,妈妈忍痛割爱,把花园改变成了一个菜园子,种上了茄子、豆角、黄瓜。全家夏秋吃菜基本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伺弄这个不大的菜园子是非常辛苦的。菜都是妈妈种的,然而妈妈吃的菜却最少。王鹏飞经常偷偷地往妈妈的碗里夹菜,妈妈总是给他夹回来。日子清贫,却拥有春意般浓浓的亲情,显得其乐融融。
家里人提出要把灯笼果树砍掉,都种蔬菜。王鹏飞和妈妈坚决反对,它才保留了下来。妈妈留下那棵灯笼果树,是为了让王鹏飞能够吃上水果,不让他希望的绿色枯萎。妈妈怕夏天院墙太热,蒸发掉灯笼果树的水分,还在院墙下种上了牵牛花。盛夏,牵牛花的藤蔓爬满院墙,遮挡住了陈旧的院墙和新鲜的阳光,保护了灯笼果树的绿色,还向全家人吹着宁静而鲜艳的喇叭。
灯笼果是圆圆的,只有樱桃那么大,筋脉规整清晰,宛若灯笼的骨架。灯笼果没有樱桃鲜艳,也没有樱桃甘甜,比老醋还要酸,只有过了盛夏,才有些微甜、微红。但是,在那个物质产品贫瘠的年代,哪能让它长到微甜和微红的时候啊!因为没钱买水果,灯笼果树就是王鹏飞主要的水果来源,满足了王鹏飞非常容易满足的吃水果的渴望。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灯笼果,留着给王鹏飞吃。灯笼果黄豆粒大的时候,王鹏飞就开始吃,酸得牙都倒了,还是想吃。一天只能吃几个,舍不得多吃。吃到它刚刚露出有几分羞涩的红润,就已经寥寥无几了。最后的几个红灯笼果王鹏飞更是舍不得吃,每年都小心翼翼地摘下来,送给爷爷、奶奶和妈妈、爸爸、姑姑和姐姐,让他们品尝,分享收获的喜悦。妈妈总是把给她的红灯笼轻轻地放进王鹏飞的嘴里。
后来,叔叔、姑姑都工作了,成立了新的家庭。家里的人口越来越少了。妈妈又把一半儿的菜地变回了花园。花园青枝绿叶、姹紫嫣红,成为家里的一道自然风景,在那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匮乏的日子,为全家奉献了一份独具特色的审美享受,一份脍炙人口的精神大餐。鲜花盛开得最旺盛的时候,妈妈就把一些花移栽到公路旁的土地上,让更多的人分享美丽。
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家里突然接到了平房拆迁通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片的平房开始拆迁,建设楼房。小花园就要成为历史。妈妈用了几天的时间,把刚刚出土的花苗移栽到了公路两旁刚刚修建的花坛里。
王鹏飞想给难以割舍的灯笼果树找一个新的主人,一如既往地得到精心呵护。但是给谁谁也不要,都说它的花不好看,果也不好吃。王鹏飞只能含着泪水,眼睁睁地看着现代文明的铲车将灯笼果树连根铲起,同时铲起的还有一个孩子单一色彩的童年唯一的一片绿色。从那以后,王鹏飞再也没吃到过灯笼果,也没看见过灯笼果树,就好像当年铲去的是世界上最后一棵灯笼果树一样。
现在,高楼大厦耸满了王鹏飞的眼睛,但是童年的小花园还在他的记忆中清晰地翠绿着、美丽地灿烂着。尤其每次想起那棵灯笼果树,心里总有一种绿色的酸楚,也总是带着微微的甜……
品德、母爱和孝心,是女人真正能够散发出动人芬芳的美好品质,正所谓明德惟馨。
妈妈堪称品德之楷模。妈妈在单位是无私的,宽容大度,充满爱心。单位经常分一些福利,当然不是无偿的,要在工资里扣钱,只是有些东西商店买不到,有些东西比商店便宜。当单位分鱼的时候,每人一条,妈妈总是挑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别人;单位分水果的时候,每人一小堆,妈妈总是选最少的那堆,把多的留给别人;单位分秋菜的时候,妈妈总是等别人分完了,最后才分她的,剩下的白菜、土豆和萝卜都是最小的了。
妈妈堪称孝廉之典范。妈妈在家里也是无私的。王鹏飞记得小时候,妈妈每次切西瓜,自己首先挑选皮厚瓤少的,把皮薄瓤多的分给爷爷奶奶;每天盛菜,她总是把干的盛给爷爷奶奶,到给自己盛的时候,就只剩下菜汤了;每次做烀骨头、炖鸡的时候,她总是把带肉的骨头盛给爷爷奶奶,到自己盛的时候就只剩没有肉的骨头,或者只盛一碗骨头汤了。当爸爸、王鹏飞要把自己碗里有肉的骨头给妈妈吃的时候,她总是说自己喜欢啃骨头,不愿意吃肉。王鹏飞啃剩的骨头,妈妈总是舍不得扔掉,自己再啃一遍。妈妈对姥爷姥姥,也是含辛茹苦地送往事居,极尽孝顺之心,没有一丝怨言。
妈妈堪称慈母之表率。妈妈辛苦了一辈子,把全部的爱编织成了一件厚厚的衣裳,穿在了王鹏飞和姐姐的身上,尤其是把希望寄托在王鹏飞的身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