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三国 那些隐藏在英雄传奇背后的历史》
第2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注3]: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三国志.先主》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家世二千石。《后汉书.公孙瓒》
  日期:2016-10-08 22:36:51
  第二节  宦官政治

  穷二代与官(富)二代竞争,存在太多不利的因素。但是在东汉时代,似乎有所改变了。
  因为在东汉立国不久后,传说中的葵花宝典现身江湖了。
  东汉帝国建立不久后,有一句广告词肯定已泛滥成灾了,那就是你想迅速摆脱穷二代的身份吗?你想出人头地吗?请挥刀自宫!
  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迅速摆脱穷二代的机会,你会把握吗?如果需要你挥刀自宫,你愿意吗?这真是一个残酷的问题。为了让家族改换门庭,有无数的穷二代,让自己孩子选择了挥刀自宫。
  这种机会,通常只是留给穷二代的。因为,绝不会有一个官(富)二代,会走这种偏门的。
  在宦官全面介入军政领域的时代里。一个人加入宦官的行列,自然容易有远大的理想,更容易有积极上进的雄心,因为穷二代在这条道上取得成功,并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梦,相反常常让人感觉,这一切是触手可及的。
  进入宦官队伍,穷二代也会拥有良好的学习机会、条件。
  宦官之所以让人深恶痛绝,是因为他们帮皇帝处理公务的,如果他们只是天天干杂活,就不会让人深恶痛绝了。
  而帮皇帝处理公务,首先得能阅读奏章,并对相关奏章提出具体处理意见。这种知识,对于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宦官,它是最基本的知识。如果他们没有很高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皇帝也不会没事就咨询他们,更不会把具体工作交给他们。如果是这样,他们估计就只能天天在皇宫里干杂活了。
  传统历史,都是由控制话语权的士大夫集团所写,所以我们总觉得,宦官政治就是皇帝昏晕的产物;当然了,宦官都是一群无知无识的,心理变态的、邪恶贪婪的人。其实呢,这完全是政治宣传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东汉宦官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比曹操、刘备、诸葛亮大多了。因为纸是谁发明的?小学生也知道,那是东汉的宦官蔡伦领衔发明的[注1]而纸对世界文明的价值有多大?小学生也知道。
  东汉大宦官蔡伦在皇帝的领导下,曾做出一项伟大的发明,并推动了、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曹操、刘备、诸葛亮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这样大的影响吗?
  上面的说法,也许有点搞笑。但是,我们必须得知道,宦官政治从来都是一种精心设计出来的政治格局。所以,宦官的形象之所以非常差劲,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控制话语权。
  魏国的高皇帝曹腾,就是一个宦官,所以当时的御用文人,自然得承认,宦官也有好人,而且还有大好人。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终于看到一个,从善如流、忧国忧民、爱国爱民,胸襟如大海洋般宽广的大宦官。[注2]
  问题是,同样是曹腾,在陈琳(当时为袁绍效力)笔下,就变得和我们所熟悉的宦官形象,没有任何差别了;总而言之,邪恶、变态、祸国殃民。再总而言之,曹操依靠干爷爷曹腾起家,他能是好东西吗?[注3]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哪个曹腾才是真实的曹腾呢?显然就看谁胜利了。
  如果袁绍取得了胜利,大宦官曹腾的历史形象,估计只能以心理变态、贪婪邪恶的形象出现了。问题是曹操胜利了,大宦官曹腾的形象瞬间就高大的让人只能仰视了。
  我们对当时宦官集团的了解,常常都是源于士大夫集团的一面之词,自然会觉得宦官集团就是邪恶的化身。问题是,在宦官集团控制话语权的时候,那些大宦官的形象都也是高大全的。
  总而言之,他们忧国忧民,他们才华盖世。[注4]
  就好像看蒋委员长一系的宣传内容,蒋委员长就是一代圣人投胎;但是看我朝从前的宣传内容,蒋委员长就是一代人渣投胎。
  当然了,看我朝的宣传内容,皇帝也是一代伟人;但是看欧美的丑化宣传,我朝也可以称得上一代邪魔了。
  事实上,对宦官比较公允的评论应该是这样的。他们从小生活在政治中枢,所以他们见多识广,熟悉典章制度;他们处于奴仆地位,做事谨慎练达;他们有好人,也有坏人。[注5]

  虽然在各种丑化宦官的宣传资料中,大宦官都是没文化的人,而且又贪婪、又短视,仅仅因为会讨好皇帝,所以才会高高在上。
  其实呢,成功的宦官,大都有着第一流的军事、政治、经济才能。因为他们通常扮演的角色,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事实上,只有取得这种身份,他们才有机会变得权倾朝野。
  宦官到底有没有才能?我们只要知道这样一些事情,就可以知道了。当小皇帝想翻盘时,只要小皇帝把相关任务交给某些宦官,他们就会帮助皇帝把不可一世的权臣打得万劫不复。
  这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复杂到了极点,因为一次成功的政变,无论从策划到执行,都是一个大工程。那可不是像武侠小说、或童话故事中所写的那样,皇帝领着他们,把权臣按倒在地喀嚓了,就可以实现。

  事实上,哪个皇帝想击杀权臣,也是非常简单的。真正的困难在于,杀掉权臣后,能不能控制局势。否则杀了权臣,又有什么用?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王允、吕布是把董卓杀了,问题是,如果不是董卓的小弟还需要汉献帝当傀儡,汉献帝当时就得给董卓偿命去。当然了,策划杀董卓的王允,让董卓的小弟杀了;亲手杀董卓的吕布,如果不是跑得快,自然也会被杀掉。
  [注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摘自《后汉书.宦官》
  [注2]:“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时蜀郡太守因计吏赂遗于腾,益州刺史种暠于斜谷关搜得其书,上奏太守,并以劾腾,请下廷尉案罪。帝曰:“书自外来,非腾之过。”遂寝暠奏。腾不为纤介,常称暠为能吏,时人嗟美之。”。摘自《后汉书.宦官》
  [注3]: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后汉书.袁绍》
  [注4]: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后汉书.宦官》

  [注5]:刑余之丑,理谢全生,声荣无辉于门阀,肌肤莫传于来体,推情未鉴其敝,即事易以取信,加渐染朝事,颇识典物,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内之命,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或敏才给对,饰巧乱实;或借誉贞良,先时荐誉。非直苟恣凶德,止于暴横而已。然莫邪并行,情貌相越,故能回惑昏幼,迷瞀视听,盖亦有其理焉。《后汉书.宦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