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兴衰启示录》
第5节

作者: mudderwa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中美教育体系下的优秀学生对比:美国学生,对于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能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中国学生,对于同样的问题,只要美国学生得到解决方案了,能够迅速得到与美国方案具有相同功能的实现方案。对于工业化的追赶者来说,无非是将先人走过的道路再走一遍,可以尽量避免前人走过的弯路,所要付出的代价相对于前人小得多,而且没有历史包袱可以直接采用新技术,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中国的应试教育,其实质是用最高的效率批量制造出合格的模仿者,这正是中国在追赶时期最需要的人才。

  以移动互联网领域为例,只要美国搞出一样新技术,中国能在很短的时间弄出效果一样的技术。模仿得多了,创新套路也基本搞清楚了,在一些局部,中国方面也能拿出一些原创的技术。在其他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领域,同样出现了类似的趋势,这说明,中美的工业技术较量逐渐进入相持阶段。
  下一步,中美之间将在移动互联与产业结合、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这三个方面展开贴身肉搏。这三个方面中国只要拿下一个,美国的高科技神话就会被打破,美元的基础就会发生根本性动摇。
  这一次美国将不会占尽优势,而是中美互有所长,因为从工业实力来看,目前中国总量占优,门类更全,并且在不断缩短与美国的质量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获得反超优势。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归根到底都是能源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能源利用方面的进展缓慢,主要是在信息技术上取得进展,所能释放的生产力红利也越来越有限,达到经济上限的间隔越来越短,意味着追赶起来越来越轻松。中美竞争有点像楚汉争霸,刘邦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占据兵源与后勤优势,越打实力越雄厚;楚霸王虽然百战百胜,但是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越打优势越小,垓下一战就再也无法翻盘。

  中国方面的主要劣势在于通识教育开展不足,创新性人才储备不够,在落后时依靠出色的模仿可以缩短差距,但是在没有模仿对象时,原创性不足就会成为致命软肋。中国如果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导者,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中美之间的贴身肉搏,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不过,中国又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江湖地位的呢?
  日期:2017-02-08 22:14:12
  三、中国工业化之谜

  在工业化进程中,教育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工业化开始时,农业人口只有受过足够的教育,才能从农民变为工人,完成复杂的生产作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技术及产业提升,所需教育程度还要不断升级,规模也要不断扩大,以填补工业化带来的职业空缺;而受教育人口的数量以及层次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技术进步。工业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相互促进,螺旋上升。
  目前,世界上的最优秀高等教育资源仍然主要集中在曾经的工业革命策源国家(英美德日)。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德国能从两次大战中迅速恢复,而日本也能从二战废墟中迅速站起,原因就在于在战前积累的大量受教育人口以及教育体系并没有太多损失。
  教育造就人才,而人才,是工业化中的第一要素!
  正因为如此,美国吸取了英国的教训,虽然让德国和日本恢复了经济实力,但严格抑制其军事实力,德、日由于军事实力的缺失,甚至无法作为一个正常国家,这也是为什么85年日本乖乖签下明显对自己不利的《广场协议》的原因。
  工业化促进教育升级,而教育升级导致的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又成为国家长久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用一句概括,就是先向苏联学习,再向美国学习,并用中式思维将两者结合起来。在全球来看,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和教育基础基本是从一张白纸起步(所谓民国黄金十年就是笑话,是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包装出来的概念),其中教育基础尤为关键,将一帮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赶进工厂,让他就地转变成工人,无异于天方夜谭!
  中国当时的工业基础甚至远不如印度。例如,印度在1947年独立时,就拥有英国留下来的全国统一的超过5万公里的铁路网;中国在1949年拥有铁路2.18万公里,但由于是不同殖民者修建,彼此标准不同,能勉强通车仅有1.1万公里。除了工业基础上的巨大差距之外,印度普遍讲英语,可以方便地引进西方外援,还拥有民主选举、多党制等符合“普世价值”的政治制度,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的独立之路,更是被引为人类文明自由的精神赞歌。

  日期:2017-02-08 22:18:25
  依照西方“公开宣称的评价标准”,1949年的印度完全就是“成功国家”最佳候选人;而同一时期的中国,这个贫穷落后独裁专政崇尚暴力的野蛮国度,完全就是“失败国家”的不二之选。如果站在1949年讨论中印之间的“龙象之争”,绝大多数“理智”的观察者都不会认为中国将会胜出吧?
  由于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冷战、台海对峙、朝鲜战争),中国走上了接受苏联援助,迅速工业化之路(苏联当年也是走的迅速工业化之路,只是冷战之前,大家都忙着打仗,而冷战之后,苏联和西方处于不同的经济体系,所以未对西方经济体系造成冲击),这也是当时中国的唯一选择。
  在1953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由于起步阶段中国的工业基础实在太薄弱,无论工业化扩张多快,如果用整个国家GDP做基数的话,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十分有限。五十年代中国钢铁农具还没普及,1956年才开始设计蒸汽机车,技术水平还在工业和手工业的边缘上。直到六十年代,中国还在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课;而同一时刻的日本,已经进入战后腾飞期,1967~1968年间日本一举赶超英、法、联邦德国三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大经济强国。

  这一时间段内中日发展的巨大差距,不是中国太无能,而是双方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工业化进程,相对于中国从1953年才起步,日本的起步应当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改革(即明治维新)开始算起。

  相对于工业化发展的举步维艰,同一时期,中国的人口和教育却是呈指数扩张的。
  由于信奉“人定胜天”,“人多力量大”,中国推行了激进的人口政策,并且得益于建国后卫生医疗状况的迅速改善(相对于建国前),中国人口从建国初期的5.4亿迅速膨胀到1981年的9.8亿。
  在教育方面,教育本质上是人教人,初中生可以用来教小学生,中学生上一两年简易师范又可以回来教中学生,就这样鸡生蛋蛋生鸡,中国迅速从普遍文盲过渡到年轻人普遍接受小学以及中学教育。1949年建国时,中国的成人识字率约有10%,到了1977年,成人识字率达到66%。考虑到一部分老人是从建国前过来的,年轻人识字率应大大超过这个数字,而且考虑到同期人口膨胀,这个增长幅度是相当惊人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