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问题多不可怕,其他国家问题更多。中国只要将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撑住不要恶化,不让它发作变成可以被群起攻之的命门,在“比烂循环”下自有其它国家先挺不住成为牺牲品。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他国家都有什么问题?
日期:2017-02-08 22:41:26
五、纷乱的世界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分工合作,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越过边界的流量越来越大。
近50年来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把世界各国的交往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地球上的空间距离缩短,互联网使得信息交互变得极为便利,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多国之间经济的纽带。
从1989年到1996年,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额以平均每年6.2%的速度增长,几乎为同期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速度3.2%的2倍;与此同时,外国的直接投资从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8%增长到9.6%。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包括美国在内,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必需的全部资源、资金和技术,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交流和相互合作。多地区出现了超越国家的经济同盟,例如欧盟、阿盟、东盟以及各种自贸区,其中以欧盟为最,单以GDP总和来说,是唯一超越美国的经济体。
日期:2017-02-08 22:42:11
在这一背景下,除了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之外,世界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乱象。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美国的情况类似,主要工业国不约而同地出现明显去工业化的趋势,除保留重要的高端制造业之外,纷纷将中低端制造业搬迁至境外(主要流向中国),而自身向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转移;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中国在占住中低端产品统治地位之后,凭借产业基础以及巨大的工程师数量优势,开始不断向各种高端工业品发起冲击。这些工业国保留的高端制造业不断受到中国竞品的影响,竞争力不断下滑。
发达国家能维持消费国的地位,还是得靠高端工业品的高额利润。金融服务业确实挣钱,但还是需要建立在制造业基础之上的,在自身缺乏制造业的情况下,只能依赖金融从境外吸血过上寄生生活,除了美国这个金融霸主可以实现这一点,其他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美国由于军事、政治、金融方面的优势,日趋走上美元帝国的寄生道路。而美元的锚,选择为“工业的血液”石油,即石油以美元定价,这就要求美国的势力更深地介入中东这个全球主要石油产地,因此美军在中东与北非地区重点布设了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和肯尼亚军事基地,地跨欧、亚、非三洲,控制着黑海、东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的通道。
1990年8月2日,心怀复兴阿拉伯世界伟大梦想的萨达姆,出兵入侵了科威特(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科威特是巴士拉州的一部分,后被英国殖民者割据;伊拉克和科威特分别独立,巴士拉州的其他部分成为伊拉克的巴士拉省,因此萨达姆认为科威特应是伊拉克“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协冷战胜利之威,组织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发动海湾战争,狠狠教育了萨达姆一番,并用各种现代化武器给中东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中国受此触动后,老老实实夹紧尾巴做小弟,并发狠研究军事技术,这才有二十年后的军事装备大爆发)上了一课,让大家认识到谁才是真正的老大(还记得上一次美国组织多国部队是啥时候吗?没错,就是朝鲜战争)。萨达姆也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和自身的能力,付出了惨重代价。经此一战,美国将中东牢牢掌握在手中,美国让海湾国家向东,他们绝不敢向西。
工业革命以来,欧洲一直是世界的中心,为了争夺世界领导权,西欧各国不惜大打出手。然而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蓦然发现,原先的小弟美国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而自己反而沦为配角。欧盟最初的愿景是欧洲团结起来,用一个声音说话,重回世界中心与美国分庭抗礼。而且美元玩全球金融吸血的游戏让欧洲眼红,欧洲推出欧元也想玩相同的把戏。但是与美国争霸遥遥无期,因为产业也被中国挤压的厉害,自身优势不断下滑,后来也有抱团取暖的因素。
脑后有反骨的萨达姆审时度势,认为摆脱美国控制的机会来了,宣布改用欧元结算石油。这一下就动了美国的逆鳞,以“莫须有”的借口于2003年3月20日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这个当年由中央情报局(CIA)一手扶植起来的独裁政权。“石油欧元”的美好愿景成为泡影。
这还不算完,欧元始终是美元的心腹大患,不能彻底扼杀、也要将其搞残。美国包藏祸心地提出“北约东扩”,而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东欧平原是自拿破仑以来欧洲统治者的梦想,不由得各位欧洲大佬们不动心。然而,这只是一招“驱虎吞狼”之计(语出东汉三国时期曹操首席谋士荀彧),俄罗斯虽然不比苏联,但仍然是地区强国,决不允许北约的导弹架在家门口,乌克兰这个战略要地成为最激烈的博弈场,不仅分裂成东西两块,而且克里米亚落入俄罗斯之手。CIA同时在巴尔干地区煽风点火,调动民族矛盾,欧洲陷入不稳定状态,而货币的国际化的前提是币值稳定,而币值稳定依赖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此,欧元在一连串战争和地区冲突面前大受影响。
日期:2017-02-08 22:42:41
为了对付欧盟和欧元,美国还有一招釜底抽薪之计。本来,欧盟吸纳新的成员国时有一系列严格要求,例如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必须将国债/GDP的占比保持在60%以下,就是防止不满足要求的国家混进来拖累大家。美国高盛集团粉墨登场,将希腊等国的经济状况包装成花儿一样,让这些国家也加入欧盟。
以希腊为例,希腊政府2001年偷偷和美国高盛公司签署了一个汇率对赌协议,这个对赌协议是依附在一笔希腊国债的发行上的,高盛公司多给了希腊10亿欧元,买下了希腊的一笔国债,条件是如果美元兑欧元的汇率下跌超过1比1的话,希腊政府要按照条款向高盛赔偿。凭借这空空生出来的10亿欧元,希腊政府当年的财政状况看起来好了很多,让希腊能够把当年的财政赤字保持在欧元区所要求的GDP的3%之下,希腊于是顺利加入了欧元区。按照这种方法,美国给欧盟埋了一堆雷,就等着适时引爆。
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爆出危机,眼看就要破产。由于雷曼兄弟的许多债券的持有人在欧洲,美国财政部(华尔街)认为引爆欧债重挫欧元的时机已到,就是坚持不救,放任雷曼兄弟破产。雷曼兄弟破产后,果然引爆了在欧洲事先布好的雷,欧债危机爆发,但很快美国认识到这是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游戏,自己也大受牵连,再不干预,自己也要挂了。美国政府(华尔街)无底线地救房利美、房地美等金融机构,与之前对雷曼兄弟冷眼旁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