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套,都是当年基督徒们玩剩下的把戏
日期:2017-02-10 13:39:55
发生在罗马帝国的这场近两千年前的舆论战中,胜利的是基督教,失败的是罗马皇帝,但受伤最深的是国家和人民。长此以往,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皇帝都是暴君,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维护的必要吗?皇帝威信全无,成为了军阀手中的权力工具,而在外敌入侵面前,国家再没有凝聚力来号召民众保家卫国,在入侵蛮族的刀剑下,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轰然倒塌。虽然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基督教在其中推波助澜绝对不可忽视。正如现代的中东和乌克兰动乱一样,原因很多,但西方媒体操纵舆论使得国家失去凝聚力的因素不可小觑。
日期:2017-02-10 15:17:15
贝克特想效仿当年基督教会瓦解罗马君权的故事如法炮制,激起国王的怒火,使其诉诸暴力,他的钓鱼之计虽然巧妙,但是亨利二世这条鱼早已成精,完全不咬钩啊!贝克特此计不成,只能无奈放弃,他私下里向亨利二世低头认输,同意遵守王国一贯的习俗和法律。
亨利二世的目的不止于此,他心中最担心的是:教会是个死而不僵的千年魔兽,教权的一时臣服不算什么,在王权衰弱时,教权又要趁机翻盘。他的目的是:将教权从属于王权这一事实,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确保英格兰的长治久安,这也是他将贝克特委任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初衷。主教们劝说贝克特时描绘的前景正是他所担心的,如果不形成铁的法律,即使他在世时教权臣服,等他归天后新王无力控制局面,教权就会反扑。
日期:2017-02-10 15:18:03
1164年1月,在亨利二世的皇家猎苑克拉伦登,亨利重新召开宗教会议。云集于此的主教们在国王威严目光的注视下,战战兢兢地通过了一部法令——《克拉伦登宪章》。这一会议距离上次威斯敏斯特开会还不到两个月。
《克拉伦登宪章》包括一个序言和十六个条款,通过重申亨利一世在位时期即已存在的十六种习俗与惯例,试图以此为基础,将英国教会法院置于王室司法管辖权的全面控制之下。这部宪章的颁布,标志着在王权和教权的斗争中,王权获得了阶段性胜利。贝克特此时陷于孤身作战的境地,他认为自己迫于形势,屈辱地签订了这部法律,使得基督的荣耀被世俗的权力玷污。贝克特感到有负前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奥尔博多的重托,性格倔强的他不甘心失败,他只是表面上屈服了,暗中还在酝酿翻盘的计划。
对于贝克特在这一轮交锋中的表现,可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贝克特表面上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公平正义,实质还是教会利益高于一切,为此甚至可以践踏他人的尊严乃至生命,实在是虚伪至极!另一种看法则是从更深层次看待这一问题。贝克特显然也知道那个杀其父夺其女的禽兽不是个好东西,他故意袒护之,目的是为了激怒亨利二世,以便一步步推进到最终的目标——将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至于读者如何看,完全是见仁见智了。
在与亨利二世的第一轮交锋中,贝克特暂时处于劣势,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呢?欲知后事详情,请看下一章。
日期:2017-02-10 15:25:15
十、主教贝克特变身“达赖喇嘛”
引言:
金雀花王朝王权与教权的斗争第二回合:宗教领袖深陷腐败大案漩涡,逃往国外,引发外国势力介入;国内矛盾升级为国际争端,矛盾更趋复杂化。
中国人可能没有几个人没听说过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达赖喇嘛是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中与班禅并列的两大宗教领袖之一。千年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制度,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达赖十四世曾派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举行谈判,签订了《十七条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日期:2017-02-10 15:27:48
十四世达赖喇嘛(看这真诚的小眼神)
设计台词:还是万恶的旧社会好啊,把农奴们想做成什么样的法器,就做成什么样的法器!
日期:2017-02-10 15:28:18
1957年以后,达赖喇嘛与西藏上层分裂势力互相呼应,支持由局部逐渐扩展至全面的武装叛乱,公开撕毁《十七条协议》。1959年3月17日,达赖喇嘛出逃国外。此后达赖喇嘛长期在国外煽风点火,攻击中国政府,捏造各种事实歪曲西藏现状,妄图引入外国势力干涉西藏事务。而种种反华势力也基于种种原因,为达赖喇嘛的反华行动站台。
达赖喇嘛的这些活动没什么新鲜的,早在十二世纪,在英格兰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与亨利二世的斗争中,这些伎俩统统被用过,而且演技更比达赖喇嘛超出十个李奥纳多。下面我们就看看贝克特当年是如何表演的吧!
日期:2017-02-10 15:28:41
在签订了《克拉伦登宪章》后,贝克特再次发挥他的演员天赋,他谁也不见,整日在教堂中以泪洗面。他因为自己将本属于基督的权利白白让给了世俗之人而感到“异乎寻常地惴惴不安和忧郁伤心”。他用更加严苛的苦行来惩罚自己的过错,每日在耶稣受难像前痛哭自己的软弱。他如此作态,真实目的是拒不履行坎特伯雷大主教应当承担的一切事务。他声称,除非他这样大的过错得到教皇亲自的赦免,否则他绝不会为国王做任何的事情。
亨利二世这下是真真切切地感到,什么叫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根据《克拉伦登宪章》的规定,国王有任命主教的权力,但是在主教没有重大过失的情况下,一旦任命,不可免职。除非上一任主教主动请辞或者死去,才能任命新的主教。宪章中规定的"重大过失",可没有在耶稣受难像前忏悔这一条啊!
贝克特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亨利二世就成了面对刺猬无处下口的老虎,什么号令英格兰教会也就成了空谈,收回教士司法豁免权的愿望也就落了空。
日期:2017-02-10 15:29:35
同时,亨利二世在教皇那里也碰了个钉子。亨利二世把拟好的《克拉伦登宪章》快马加鞭呈献给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请求教皇批准。他认为,既然在之前的斗争中,教皇并没有给贝克特撑腰,教皇现在已是自身难保,一定会批准这份宪章。有了教皇的批准,他再用教皇的命令向贝克特施压,在国王和教皇的双重压力下,就不愁贝克特不屈服。
亨利二世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在此之前,英格兰教会从属于国王,属于国王与教皇之间心知肚明的一项潜规则,但是决不能摆在明面上。如果教皇批准了《克拉伦登宪章》,先例一开,别的国家要求效仿,教皇应当如何处理?那样一来,教皇号令天下的地位就不保了!因此,这件事情触及了教皇的底线。教皇一纸诏书,严厉责斥了《克拉伦登宪章》对教权的僭越。不过,教皇为了避免完全撕破脸,批准了其中相对无关紧要的六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