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二世尝到了什么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初他用法律手段剥夺贵族们的特权,贵族心有愤怒却无法言说;如今贝克特反过来用法律规定来为罪犯开脱,亨利二世面对他振振有词的诡辩,虽然满腹怒火,却无言以对。
日期:2017-02-10 13:30:15
可以看出,这个教士司法豁免权,基本跟20世纪初期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治外法权”差不多,有这个护身符,教士作为法律管不到的特权阶级,就可以在英格兰的土地上为所欲为。而有了这个口子,失去特权的贵族们只要去教会转一圈披上教士的皮,就又可以无法无天了!亨利二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获得的司法改革成果,也就付之东流。而教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笼络全体贵族,使得贵族和教会同气连枝,以反对他们共同的敌人——国王!
亨利二世雷霆暴怒,作为英格兰的最高统治者,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国王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红薯原产美洲,要到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十六世纪才会出现在英国,此处只是借用一下这句歌谣)!不把这股歪风刹下去,英格兰还有王法吗?还有正义吗?
日期:2017-02-10 13:31:45
1163年,亨利二世在威斯敏斯特宫召集全英格兰的宗教会议,教皇使节菲利普也到场参加会议。会议一开始,亨利二世就开门见山,以强硬的口吻质问主教们:英格兰的教士是否应当遵守英格兰王国自古以来的法律和习俗?
贝克特对于这次会议的用意心里有数,他事先已跟主教们统一了口径,无论如何,教会的权益寸步不让!当即就有主教回答:主教们愿意遵守王国的法律和习俗,但是与教会法律抵触除外。这个回答模棱两可,其实跟没回答一样,只要教会法律的解释权在主教手上,教权仍凌驾在王权之上。
亨利二世听了这话,怒不可遏,但是他并没有当即表态。主教们见国王没有出声,以为国王已经默认了教士司法豁免权这一事实,发言越来越大胆,谈到教士司法豁免权的所谓“合理之处”:国王的权威都是由上帝赐予,只能管理世俗之人,世俗的法律无法管到侍奉上帝的教士,只有上帝的法律才能管理教士。
亨利二世越听越来气,会议进行到一半,他怒气冲冲地拍案而起并摔门离去,留下阵阵肃杀的寒意。一屋子主教们面面相觑,心中惊恐万分:国王恐怕是动了真怒!他会不会像他的先祖威廉一世那样,把不听话的人统统咔嚓了?
作为一个理智的君主,亨利二世并没有采用暴力手段。离开会场后,亨利二世愤怒地将自己的长子亨利从贝克特身边带走,同时收回贝克特在担任大法官期间送给他的包括住宅在内的所有权益。亨利二世与贝克特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日期:2017-02-10 13:32:49
亨利二世接下来的打算,是借罗马教皇的权威,来使贝克特的屈服。为什么亨利二世不动用国王的权威直接来硬的呢?
亨利二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是个饱学之士,他明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道理。基督教从建立之初,就以反对君主暴政,面对死亡暴力的威胁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而闻名于世,对基督徒动用了暴力手段的罗马皇帝们,有一个算一个,最后都身败名裂。十一世纪以来教会声威日隆,一百年前征服者威廉一世那个暴力狂,也没有对教会动粗,只不过将主教全部替换而已。约八十年前的“卡诺莎之辱”事件让亨利二世明白,与罗马教皇公开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即使罗马教皇对英格兰的控制力较弱,但最好不要轻易冒这个险。
亨利二世所想到的对策是,教会不是一直以来以道德的维护者自居嘛,通过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来压服教会,才是上上之策。亨利二世认为,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这次争端的公理道义完全在自己一方,没有理由会输。况且现在教皇自顾不暇,没有能力把手伸那么长,来掺和英格兰的司法争端。
日期:2017-02-10 13:33:07
当时欧洲大陆的形势是,现任教皇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erⅢ,公元 1159-1181年)与德皇之间的斗争正在处于白热化的程度,教皇被德皇用武力赶出了罗马,根本无暇顾及英格兰。果然,当贝克特也向教皇寻求支持时,声称要用“坚硬的棍子和牢固的锁链”来限制世俗王权,却没有得到教皇的正面回应,教皇给贝克特的建议是:与国王合作。教皇的意思实际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这件事你贝克特确实不占理,硬顶下去也捞不到好。
贝克特没有得到教皇的支持,而英格兰教会其它有影响力的主教,包括约克主教、伦敦主教以及多位红衣主教组成强大的游说集团,轮番对贝克特展开“劝降”攻势,苦口婆心地劝他与国王合作,大意就是现在形势比人强,你再强硬下去,到时候国王发飙,大家一起跟着倒霉;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当初威廉一世比亨利二世还狠,但是他的子孙总有比较软弱的,到时候再翻盘就是了。
日期:2017-02-10 13:37:13
教会中人长期以来记录历史,更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行家里手。贝克特心中原本的盘算是:主动挑衅激怒国王,使其采取不理智的暴力行动,这样他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就没人在意最初争端的原因是什么了。当年还是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就是靠着这一点,在反君权的斗争中成功翻盘。在罗马帝国的时代,新兴的基督教作为一个小宗教,占统治地位的国教是罗马多神教。罗马多神教对宗教的态度是开放的,每个人可以保留自己的信仰,只要同时拜罗马的神即可。但是基督教作为一神教,基督徒只拜上帝,拒绝信仰其他神。基督徒不拜罗马神也就算了,他们还以维护自身信仰为名,破坏别人的信仰,捣毁罗马人信仰的寄托——罗马神庙,并砸毁神像,信仰罗马多神教的罗马人显然对此无法容忍。基督徒主动挑衅,破坏信仰自由的社会氛围,在人群中制造相互的宗教仇恨,这就相当于当时的恐怖分子。如今的欧洲人对穆斯林难民有多反感,当年的罗马非基督徒就对基督徒们有多反感。
罗马皇帝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考虑,肯定得做出反应,抓捕这些制造社会混乱的基督徒,并杀其首犯以儆效尤。但是在基督教掌握的舆论渲染下,捣毁神庙制造宗教仇恨引发社会骚乱的问题都被刻意忽略了,罗马皇帝抓基督徒杀基督徒就成了惨绝人寰的暴行,皇帝一个个成了暴君而臭名远扬,而基督教因为其反抗暴君的正义形象,名声大噪,影响越来越大。皇帝为了维护统治,最后不得不也皈依基督教。西方某些媒体惯用的伎俩:“告诉你部分事实,但是不告诉你真相”的最早来源就在这里。基督教会就是操纵舆论的始祖。
日期:2017-02-10 13:38:06
CNN在报道2008年西藏暴乱时,
将暴徒投掷石块的画面刻意剪掉,以操纵舆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