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人类思想史(真诚、有料、易懂)》
第11节作者:
island 悉达多到底在菩提树下坐了多久,才悟道成佛的呢?经典上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七天,有的说是四个七天,这都无从考证。不过,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悉达多终于大彻大悟。那年悉达多35岁,那天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八日,从那以后,每年这一天,各佛庙都要做佛事,进行纪念活动,并把十二月八日定为“成道节”。为纪念牧羊女的救命之恩,人们用各种杂粮煮成乳粥,这也是中国民间吃“腊八粥”的由来。
佛的意思,就是人生的“觉者”,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这样看来,佛并不是神,而是跟我们一样的凡人。悉达多通过对生死漫长的思考,终于了悟人生的真谛。因此,悉达多成佛的过程,首先是一场内心的思想活动,其活动的内容难以确知。但佛经上都记载了他降服魔王的故事。想必,这一定是悉达多在成佛的过程中,亲自经历的一场思想斗争。
在释迦牟尼战胜魔王波旬的故事中,可知所谓“魔”,并不是外来的,而是潜伏在我们心中的烦恼。常人心中往往涌动着种种欲望,包括权利欲、情欲、贪欲等等,都会起到阻碍智慧的作用,都属于魔障,都是魔。悉达多战胜魔王,实际就是战胜自己。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战胜自己,修行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
战胜魔王后,悉达多一鼓作气,勘破无明,成就正觉,给人类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带来莫大的福音。人类历史上又多了一位伟大的人物,如果站在佛教信仰的立场上,真的可以说:世若无释迦,万古如长夜。
悉达多睁开眼睛,看见周围空寂无人。他抬头仰望苍穹,东方的天际,启明星静静地闪着金色的光辉。在群星荟萃的银河中,唯它最亮、唯它最白、唯它最晶莹。悉达多望着这颗熠熠闪耀的辰星,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大彻大悟,一片光明。一瞬间,他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苦无乐,他的心灵如同那颗东升的彗星一般光明清静。
俯瞰尘世,人生短促,生死无常,业报轮回。悉达多看穿自我,悟透凡尘,茅塞顿开,成就了无上正觉,无上圆满。他将自己化入宇宙,又将宇宙融然于心。他就是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就是他。他与宇宙合二为一,与日月同辉,山川同流,知道了久远以前的自己和亘古以来生死轮回的历史。过去、现在、未来,都了然于心。
悉达多强烈地感到世间最幸福的人就是他,世间用胸怀包容的,用慧心了然生死真谛的就是他。
悉达多觉悟了,成佛了,成了释迦族的圣贤,故称释迦牟尼。
得道成佛的释迦牟尼从金刚石上慢慢地站起来。他看上去满面红光,显得更加庄重慈祥,与未成佛以前的悉达多判若两人。释迦牟尼历尽艰辛,探求真理,为的是拯救迷惑、颠倒的众生。因此,他决定离开森林,到有众生的地方去。
释迦牟尼用余生的几十年时间走遍各地,积极传道,建立起僧团组织,扩大自己思想的影响,一直到他80岁那年涅槃为止。
日期:2017-08-26 16:06:13
佛陀的证悟和思想
释迦牟尼到底觉悟到的是什么呢?佛经上说那最终的智慧之果,妙不可言。的确,那是超思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然而,除了那最终的灵明觉知外,其中也有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可以用思维逻辑把握的内容。
释迦牟尼将自己在菩提树下悟得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推敲、归纳。他发现生命流传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流转的主体是苦,苦的具体现象便是生老病死,最后释迦牟尼将他悟出的人生真谛归纳为几点,也就是佛陀的主要思想精华,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链条。
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所谓“谛”,有真实、真理的意义,“四圣谛”的意思就是四种真实不虚的真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灭、道二谛指明了人生解脱的途径和归宿。
痛苦是佛陀理论的起点。“苦谛”说的是,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苦的,社会人生的真实现象也是苦。释加牟尼把苦分为八种,依次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取蕴苦。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苦谛中的八苦既包括肉体上、生理上的痛苦,也包括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
释迦牟尼认为,身心活动都是造业,会产生连锁的因果反应,引出将来或者下一世的痛苦。业报和轮回都是印度教奥义书中的理论概念,佛陀早已熟悉,并吸收采纳进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痛苦是连续不断的,短暂的生死之间的人生,就仿佛一场漫长痛苦的黑夜。尘世间的甜蜜和幸福转瞬即逝,而痛苦却恒古不衰,无始无终,源远流长。
为什么苦如此顽固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第二谛“集谛”。“集”是“苦”的原因,它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
茫茫人世,光怪陆离,物欲横流,尔虞我诈。在这个污秽的大染缸里,众生执着于妄想,醉生梦死,完全看不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促,从而陷入生死轮回,不能自拔。由于我们不能根除欲望,所以一大堆不善的“集谛”就为无尽的“苦谛”种下了不良善的因。
那么,怎么才能彻底清除淤积的“集谛”呢?怎样才能使人生摆脱痛苦呢?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四谛中的第三谛“灭谛”,就能彻底解脱生死轮回,获得无上圆满正觉。灭谛告诉我们,痛苦是可以消灭的,只要我们斩断痛苦产生的根源即可。灭,就是消灭欲望、消灭痛苦。
接下来,就是如何做的问题了。如何修行,如何改变自身,才能达到解脱目的?这就是最后一谛“道谛”。这指的是行正道。道有很多种,修行的方法也有千万种,各种法门。“道谛”主要是指修行八正道,修了八正道,就会证得般若智慧,解脱诸般痛苦,到达清净安乐的涅槃彼岸。
八正道,也就是中道,是释迦牟尼思维的主要成果。他认为任何人只要遵循八正道去做,就能真正转迷成悟。
八正道也叫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这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顾名思义,很容易理解,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一个人要身体力行,实践八正道,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语言端正,口出良言,从事正当的职业,努力提升自己,有坚定的信念和正义感,培养专注力,做一个高尚的正人君子。
十二因缘因果链条,佛陀的这个思想带着强烈的形而上学色彩。十二因缘的理论对生命的流转变化提供了一套本体论的解释,并对如何变化作出了逻辑说明。
佛陀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为一定的原因而产生的,这个原因就是“因缘”,因是内因,缘是外因。所以,这条理论也称为“万法缘起”,“法”是佛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术语,意思是指世间万物及一切现象。既然一切事物都是随因缘而起,那就是说,这些事物都不能脱离因缘而存在。只有适当的因缘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了,凑齐了,相应的事物才出现,等因缘消失了,事物也就随之消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