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派军占据上党之地的十七个城池,就是要防止这一战略要地落入秦国之手,防止秦国利用上党这一战略要地进攻赵国,只要秦军占据上党之地的五个城池,上党这一战略要地的地利优势就是秦赵共有了,而秦国国力远在赵国之上的,这对赵国而言无异于卧榻之侧,寝食难安,因此赵国能拿出也就是战略价值最低几个城池。
还有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赵军是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采取了防止事态扩大的防守策略,放弃了进攻秦军,而秦军是在不断的挑衅,并且攻破了几个据点,斩杀了几个军官。这对于赵国少壮军官团体而言,简直就是个侮辱。我们占着这么好的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战斗力那么强,明明我们出去就能干翻这帮秦国佬,杀人头,回来获得封赏,现在居然天天龟缩在营寨,还让他们在外面骂骂咧咧,还杀我们的人。这对于赵国少壮军官团而言,不出去凑他们已经是忍耐的极限了,还要割城池怎么可能接受得了。若全部撤出上党之地,你就敢保证不会出现哗变。
因此,这个时候赵国五个城池都很难拿出来。可见,秦赵的这个和谈根本达不成,这就好比一桩交易,卖方最低要价800,而买方最多只能出8块钱,这个买卖当然达不成。而国际和谈其实也是一场妥协和交易。
长平之战的原因
分析到这里,基本可以给出秦赵长平之战爆发的原因的:在赵国占据上党之地后,彻底破坏掉秦国蚕食三晋的战略目的,双方根本就没有任何达成和谈的基础,这种情况下矛盾不断升级而爆发的一场大决战。
长平之战的地层原因是:那个时期两个最优秀的军事系统,秦军和赵军,经过前面几次碰撞和摩擦后,终于要决出一个谁才是当时真正的NO.1。
好了,我们接着回到长平之战。
郑朱在秦国和谈时发现秦国比想象中要强硬得多,和谈根本就没有诚意,而且在整个赵、秦和谈过程中秦军向赵军上党地区发动进攻,秦昭王四十七年王齕也已经攻拔上党城,那么面临这个局面赵国最高决策层才明白和平解决已经没有希望了,面对这个局面,赵国一方面向增援上党地区,准备与秦开战,另一方面想方设法争取国际同盟,与楚、魏两国的合纵抗秦。
日期:2016-12-01 09:16:19
6,临阵换帅
在双方不断增援上党地区,决战即将来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诡异的情况:“赵国临阵换帅了,用赵括换下素有威名的名将廉颇”。
应侯 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 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
-------白起王翦列传
从这则史料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赵国中了范睢的反间计,赵括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赵孝成王昏庸啊,糊涂啊。
真的是中了范睢的反间计吗?
我们前面分析过,廉颇在长平的防止事态恶化的防守策略,是在执行赵国最高决策层的意图,而且任务都全部完成了,这首先否决了赵国最高决策层对廉颇的不满意,打破了赵国中了秦国反间计的前提。
还有,远在一千多里外的范睢,居然还能够指挥得动赵国的最高决策层,居然能够任命赵军主帅人选,你不觉得这有点扯吗?这就好比,普京在克林姆宫就能决定美国总统人选。
第三,我们看看赵国庙堂的这些重臣都是谁:平原君赵胜、田单、蔺相如、乐毅、虞卿(乐毅此时是否在赵国庙堂我不太清楚,但确实是在赵国为官),其他还有谁我们也不管了,就这五个人都是在史记中有自己列传的,而史记中列传不过70篇,战国几百年间拥有自己列传不过百十人而已,而且仅凭虞卿的才智、见识应该也不在那个施行反间计的范睢之下,后面我们还会分析到虞卿。这么豪华的阵容,你觉得是这么简单的小把戏能骗得了的吗?当然你还不死心,说:“只要赵孝成王昏庸就够了”,第一,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赵孝成王昏庸的依据,第二,我们不能一有问题就推到某个人的昏庸上。赵孝成王果真昏庸,身边能有这么豪华的阵容,而且当时有点股份制企业的形式,不见得容许你一人那么的糊涂。
第四,就你秦国有间谍系统,赵国难道就没有吗?难道这个时候的赵国间谍都吃瓜去了,集体沦为吃瓜群众了?
最后,也不符合间谍常识,我们知道扶植一个人上位可是比污蔑一个人要难几十倍以上,要想在敌方扶植一个对我方有利的人,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污蔑敌方一个对我方有害的人相对来说就简单很多。我们可以看看最近的热播剧《蓝胭脂》就知道了在敌方扶植一个我方的人有多难,我们颖宝宝受了多少罪才打入特高课,而这还只是基层哦。因此此时秦国间谍的工作重心也应该是污蔑廉颇,而不是扶植赵括。
在我看来,临阵换上赵括不太可能是中了范睢的反间计,而是赵国最高决策层根据当时战场情形做出的决定。
当然我也不认可:赵国长平之战时临阵换帅是为了换一个能够速战速决的人。这样大的决战,对手又是实力在你两倍之上的秦国,能够取得平局,维持均势,并且将秦国拉回到谈判桌上,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还想速战速决的赢秦国,你赵国最高决策层未免也太自信了吧?
日期:2016-12-01 19:07:31
既然不是中计,那我们就要分析,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成为这样一个大决战的赵军主帅?
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吧:第一,赵国全军上下的认可;第二,赵国庙堂之上重臣对你能力的肯定;第三,赵孝成王的信任。
我们前面分析过了,赵国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大贵族领兵了,所有的将帅必须是通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个系统选拔、培养,并且不断通过军功累积才脱颖而出的,赵括只能继承他爸马服君的爵位,可继承不了他爸主帅之位的。你爸牛掰,可以把你从排长提拔到营长,但绝不能把你从营长提拔到司令员,别说你赵括只是个军二代,王二代都不行。
在这么一场关乎赵国命运的大决战中,是不可能随便找一个人上去的,所选的人一定是出自赵国高级军官这个序列里,也就是说在长平之战之前,赵括就已经是赵国“将”这一级别的高级军官了。这个级别的军官怎么可能没有实战经验,如果不是通过军功累积的,赵国的少壮军官团又怎么可能服他。这里不要以为赵括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虽然历史没有赵括出生年月,但是赵括的爸爸赵奢在赵武灵王时期的人,这已经是赵孝成王时期了,中间还隔了赵惠文王的几十几年,赵括又是世袭爵位的,应该也不大可能是赵奢最小的儿子,而且古人结婚生孩子早,你看越王勾践那篇文章里,“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因此赵括这个时候应该是个中年人。
我们不能因为史书中没有记载赵括的成长、历练过程,就断定他没有实战经验,史书不会记载那种事情,史书同样也没有记载白起、廉颇、赵奢等人成长经历。也不要受电视剧影响,说赵奢在阏与之战前也没有实战经验,就被赵惠文王突然启用的,那是电视编剧编的,赵奢是战国时代的十大名将之一,在之前还出任过燕国的上谷郡太守,上谷郡是要与匈奴作战的,当时太守是地方军事、行政一把手,而且赵奢还统领赵军打赢了麦丘之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