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三十一年——根据轰动全国的真实案件改编,三代刑警的无悔追踪!》
第26节

作者: 姜德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29 17:29:07
  第十六章
  在周志仁之前的描述里,于更生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那天早晨,魏塘旅社的张老头和几个小伙子冲出来时,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男人——只穿着一条平角短裤,往外跑时还在往身上套衣服。在早点摊,旅社的几个小伙子顺着吕会计指的方向追过去时,这个男人一个趔趄坐到了地上——这个人在周志仁的回述中极为显眼,他是谁?
  “那个人叫郑昌业,是连环电击杀人案的被害人之中,唯一的幸存者。”周志仁回答了于更生的问题。
  这简单的“幸存者”三个字再一次引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在于更生看来,此时的卷宗已经变成了一堆废纸,电击案的所有关键信息,都装在周志仁的脑子里。
  看到于更生困惑的表情,周志仁笑了,然而又是苦笑。
  “你肯定很想知道,为什么发生在嘉善的案子有这么多重要信息,而卷宗里却只字未提?”
  于更生迫不及待的点头,现在他感觉多说一个“嗯”字都是在耽误时间。
  “先从这个叫郑昌业的人说起吧,”周志仁长叹一口气说道,“虽说他活了下来,但是我并没有见过他…”
  周志仁说魏塘旅社和八十年代的大多数乡镇旅馆一样,所谓的入住登记单都是摆设,住客们只会写下自己的名字,有的甚至不写,至于工作单位、出差事由、入住时间这几栏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白的,没什么人会去认真填写。
  “没人知道这个郑昌业是哪里人、在哪里工作,”周志仁说,“连嘉善县的丨警丨察都没见到他,”周志仁笑着说,“就更别说是我了。”

  日期:2017-03-29 17:29:50
  那天早上,吕会计的妻子注意到,那个穿着平角短裤坐在地上的男人,脸色比自己的丈夫还要难看——原来,之前的“救命”就是他喊的。
  81年的9月底,周志仁在魏塘镇走访时,从张老头口中得知了一些郑昌业的情况。据张老头的回忆,郑昌业说他是跑供销的,8月25日晚上11点他才赶到魏塘镇并入住了魏塘旅社的205号房,和之前在上海光华旅社遇害的高存惠一样,当他走进房间时,里面已经住进了另外一个人…
  “以下我说的,都是打更张老头的描述。我现在说的话等于他说的话,我甚至可以把他当时的口供一字不差的复述给你听,因为我的记忆不会出错;”周志仁的语气及其肯定,“但是张老头的话不一定等于被害人郑昌业的话,一来他当时年事已高,很有可能会出现遗漏和偏差,二来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添油加醋,你知道,很多证人都喜欢在丨警丨察面前‘自由发挥’。”
  郑昌业说服务员带他进房间时,另一个住客还没睡,躺在自己的床上翻着一本旧的《大众电影》。郑昌业说他已经在路上跑了一天,很累,和那个人寒暄几句就要睡了,那人也很知趣的关了灯一起睡下了。
  日期:2017-03-29 17:30:41
  郑昌业太累了,好像刚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很熟,而梦境不期而至,他梦见了蛇——那条蛇毫无声息的盘踞在他的腹部,突然一蹿咬了他的胸口!郑昌业“哎呀!”一声,下意识的用手去驱赶那条蛇,此时他已惊醒,只能熹微看到黎明前的光,暗蓝色的房间里,另外那名住客——那个小个男人就站在他的床边,手里拿着一个月牙形状的东西,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线.....
  小个男人并没有停下来,他看郑昌业醒了,企图继续用手里的东西戳他的胸口!郑昌业被拿东西刮了一下,胸口一阵酥麻,他这才反应过来,房间里并没有蛇,只有一个要取人性命的魔鬼!他拼命和“魔鬼”颤抖,并大声呼喊“救命!”小个男人好像慌了,扯下电线几步就冲出了房间!而郑昌业并没有停止呼喊,这是他第一次经历生死瞬间,自己的嘴巴好像已经不听使唤,歇斯底里几近疯狂的喊着“救命”……

  郑昌业和旅社几个闻声赶来的服务员小伙子跑到大堂时,被凶手撞倒的张老头刚刚从地上爬起来,他们追出旅社,跑过小桥。另外几个人顺着吕会计指的方向沿河追了过去,此时,郑昌业感觉浑身瘫软,一个趔趄坐到了地上......
  早点摊,吕会计的妻子一头雾水。
  “这到底是怎么啦?”她慌张的问道。
  “他想杀我…”郑昌业坐在地上直冒冷汗,“他想电死我…”
  日期:2017-03-29 17:31:46
  早上7点,天色已经大亮,那几个小伙子并没有追到凶手。旅社也已经报警,可郑昌业却要走了,张老头说当时谁也拉不住他,他是边骂边离开的。
  “以后谁还敢住在你们这?!”郑昌业其实已经喊不出什么声音了,凌晨时拼命的嘶吼早已经把嗓子喊哑了,“要不是我命大,几下就被那个人电死了!”

  嘉善县的丨警丨察赶到魏塘旅社时,郑昌业已经离开将近一个小时了,登记单上只有郑昌业的名字,单位地址毫无意外的空白着,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那登记单上有‘李义清’的名字吗?”于更生急切的问。
  “他这次在登记单上留下的名字叫‘陈仁’,这是他使用的第二个名字。”
  周志仁去翻他的黑色皮包,从里面找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说,“就是这张登记单,可惜已经没有比对价值了…”
  于更生把那张纸拿过来看,这单子像是被水泡过,上面的字迹都已经晕开,难以辨认。
  “不得不承认,凶手的好运还远没有结束。”周志仁说。
  原来,嘉善县公丨安丨局的丨警丨察在魏塘旅社取证时,前台的服务员小妹因为从来没被丨警丨察盘问过,紧张之余碰倒了自己喝水的杯子,整个登记簿都被浸湿了。
  “我后来拿着这张单子去问青面兽冯汗,”周志仁小心翼翼的拿过那张皱巴巴的纸说,“他只是看了一眼,就不停的摇头。”
  日期:2017-03-29 17:32:46

  “老周,我不说你应该也知道,字迹模糊成这样是不能成为证物的,”冯汗看着那张纸说,“但是,像,我觉得像。”
  “冯汗觉得字迹像李义清的?”于更生问道。
  “你看,”周志仁戴上眼镜,指着登记单上面模糊的字说,“虽说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可以看出两个字整体的趋势是在向左倾斜,字的右下角,会甩出去很多…”
  “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单脚站立向右踢腿的人。”于更生接过了周志仁的话,周志仁满意的点头,那表情就像是老师看到学生考了满分后的欣慰。
  “所以,唯一的生还者被吓跑了,无法获取直接口供;唯一的证据——被水浸湿的旅客登记单不具备比对条件。发生在嘉善的案子,线索比上海还要少,少的可怜…”

  屋子里安静下来,于更生感觉嘴里很苦,可能是烟抽的太多了吧。
  “最后一个问题:嘉善案发生在81年8月26日,为什么直到9月底您才到那调查?”于更生的语气有些咄咄逼人。
  日期:2017-03-29 17:33:48
  “嗯…”周志仁的表情显得非常懊悔。
  周志仁说,从81年8月8日到8月26日这期间,静安分局还是把主要的侦查重点放在上海,而且当时也确实没有多余的人手和心力去周边地区调查。
  “26日嘉善的案子发生时,嘉善县公丨安丨局甚至都不知道上海在两个星期前刚刚发生过电击杀人案…”周志仁摇着头说,“八十年代是这样的,各地区警方之间的互通哪有现在这么快。”
  周志仁说完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同时也帮助于更生梳理着思路:
  “李义清8月8日在上海光华旅社杀死了第一个人,当晚他可能就已经离开了上海,西行来到嘉善,在魏塘镇住了下来。他在寻找下一个目标,第二次杀人,他的胆子应该更大了…可能是大意了,他没有戳中郑昌业,郑昌业喊得那么响,他肯定是慌了,从张老头和吕会计的描述中我可以想见他在逃跑时的狼狈相。”
  “我当时想,如果他就此收手,我们可能永远都抓不到他了,”周志仁停下脚步,站定在自己写毛笔字的台前说,“直到9月12日,江西上饶,又有人在旅馆被电死。”
  周志仁回头看着于更生说:“事情真的严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