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隋朝》
第13节

作者: 不一样的隋朝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着这两只基因变异鹿,宇文邕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说“治理天下,在于德政,而不在于祥瑞。后来,又有人进献九尾狐骨,宇文邕一把火烧了,自此之后北周再没人搞这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北周上下一心的撸起袖子加油干。
  短短几年时间,北周大治,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日期:2018-03-04 09:17:48
  灭佛
  574年12月,周武帝搞了次军队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一句话:“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意思就是,往后部队的士兵都不叫军士了,一律改叫侍官,这个军队改革看起来平淡无奇,什么也没改,换了个名字而已。但是里面的政治智慧,真是让人钦佩。
  前面说过,北周是府兵制,府兵制的士兵隶属于柱国将军,士兵都跟将军的姓。整个部队都是亲戚,老兵会对新兵说,我是你二大爷,他是你三叔,咱们就是一家人,府兵制靠这种“干亲戚”来提高战斗力。宇文邕这一改,把军士改为侍官,看着只是名称的改变,其实部队的根本性质就改了,以前军士归将军,现在侍官听皇帝的,从今往后军权归皇帝。

  说起宇文邕的兵制,‘三武一宗灭佛’不得不说。
  ‘三武一宗灭佛’说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和后周世宗灭佛。佛教称为‘四次法难’。我个人觉得,叫“法难”比“灭佛”更直观一些:寺庙拆了,僧众撵走,佛像融了,经书烧了。唐武宗干得最过分,连印度和日本到中国来出差的和尚都强迫还俗了。
  灭佛对不对,得看对谁。对于帝王,灭佛好处不小;对于佛教来说,灭佛就是大劫难。我前面说角度不同,感受就会不同。在这儿我们不讲对错,只说事实。
  四个人灭佛的成果都在经济,但原因却各不相同,其他三个,咱们涉及不到,就不细说了,咱们主要说说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
  宇文邕灭佛有国家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国家方面比较复杂:世乱宗教兴。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乱世老百姓日子艰难,苦日子里,没办法的事太多,就祈求佛祖保佑,所以佛教的信众一直不少。南北朝信佛的皇帝不少,佛教一直有比较优厚的条件:不交税,不服役。和尚比公务员都吃香,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把头发一剃就近找个寺庙出家,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不用服兵役打仗,这对于乱世的百姓就叫‘出路’。
  世道越乱,这个出路就显得越阳光。就这样僧侣越来越多,老百姓越来越少,这叫什么?叫跟政府争人口,人都跑去当和尚了,没人交税,没人服兵役,这是钻国家政策的漏洞。梁武帝萧衍时期基本就是这样因佛废国的。宇文邕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求兵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所以灭佛。
  个人原因就比较简单了,宇文邕不喜欢佛教,是因为宇文护信佛。

  其实虽然宇文邕压根不喜欢佛教,但一开始宇文邕也没下那么大决心,要彻底灭佛,一件事的发生,促使他下了狠心。
  滑稽的事,这件事是由一群和尚引起的。
  建德二年(573年),亲政第二年,宇文邕看出了宗教对于国家发展的不利,亲自组织了一次高规格的全国宗教大会,让佛、道、儒三个宗教团体及文武百官都派代表参加。一开始,宇文邕的想法是,搞宗教改革,让大家集思广益谈谈看法,争取宗教信仰跟国家利益共存。
  想法是好的,可是一帮和尚把宇文邕惹恼了。

  事情是这样的:宇文邕不喜欢佛教,排座位的时候,会场官员就按照皇上的意思排了座位,就是皇帝坐在上面,然后依次是儒、道、佛,把佛教放在最后,(“帝升高坐,辨释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聪明人应该一眼就看出来,皇上不大喜欢佛教,可偏偏有人不知趣。佛教派去的和尚人多势众,嚣张惯了,不是书生也认死理,一个劲地抗议,非要把佛教座位排在道教前面,在会场大吵大闹,还扬言说,这么排座,这会他们就不开了。
  最后,宗教改革大会开成了各大门派吵架大会。
  宇文邕怒了:这帮和尚真拿自己当天下第一门派了,我亲自在这,你们还敢闹,还没人治得了你们!
  这次宗教大会让宇文邕下了决心:灭佛!
  574年5月15日,宇文邕完全不顾及死后会不会下地狱,下令全国禁佛,强迫和尚还俗当兵,把寺庙强拆种地。
  灭佛效果非常显著,到577年,北周一共还俗僧尼300多万,这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十分之一,宇文邕一下子富得流油,有钱有兵,打仗都有了底气。

  日期:2018-03-04 21:14:57
  一场无厘头的战争
  宇文邕真不愧是个治国天才,仅仅三年的励精图治下,北周就实力大增。宇文邕要的可不是偏安一隅的歌舞升平,他要的是天下一统,而且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宇文邕心里的蓝图都已经有了勾画:先平北齐,统一北方;再战突厥,解决北方边患;最后下江南,华夏大一统。不可否认,宇文邕确实有这个实力,却没机会。
  575年7月24日,宇文邕下诏伐齐,这么多年东西对立的局面必须结束了。
  亲政后的第一次大规模跟北齐开战,宇文邕志在必得,不光自己御驾亲征,而且带上了北周全部兵力二十万人马,分六路大军进攻北齐,宇文邕亲提6万主力,以杨素为先锋。出征大将名单里,通过组织上考察的随国公杨坚也赫然在列。杨坚的具体任务是跟另一名统帅薛回一起统领三万水军,从水路进攻北齐。
  北周这次来势汹汹,二十万人马全军出动,一副要一口吃掉北齐的架势。可经验告诉我,通常情况下,雷声大,雨点都小。声势越大的军事行动,往往结果越差,拉大旗作虎皮的居多。
  周军一进齐境,很有点红军的做派,讲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砍老百姓的树,不踏老百姓的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凭这点,就能看出来,周军统帅是个不可多得的战争奇才。当然这时候的周军跟刚爬完雪山,过完草地的红军一样,群众基础有了,运气不好也不行,所以夺天下还不是时候。
  周军全部攻击部队中,只有齐王宇文宪、于翼、李穆三部攻击比较顺利,攻下了三十多座城,其余部队连续作战,但基本都一无所获,毫无进展。就是攻击比较顺利的宇文宪等三支部队也在河阴城遭遇齐军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停滞不前。
  9月,北齐大军增援,宇文邕又病了,内外交困之际,北周撤军。

  攻下的三十多做城池里,王药城是战略要地,可以扼住北齐进攻的咽喉,其他的战略价值不大。所以,北周撤军时,除王药城留下了大将韩正把守以外,其余城池全部放弃。搞笑的是,宇文邕前脚刚走,韩正就献城投降了北齐。收到消息的武帝很尴尬,20万人马,折腾两个月,甭说城池了,连点土特产也没捞着。
  北周一无所获,宇文邕无功而返,杨坚还是很有收获的,当然了收获肯定大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