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13节

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答:清静无相,色空都灭。经旨易明,父再做,儿步韵,佛书多看能懂。有参透浮生之妙。父如多看,久必自悟。不可性急无恒,若有一解得,即可类通。
  异哉!我女儿的话,何其津津有味如是耶!其母不知佛理。
  又问:英和钏现在准备那天去投生?
  答:姪怕电不肯行,明后先去,至申回松(松江),望儿去行。
  问:钏今天住在哪儿?
  答:三哥家。
  乩逐停。
  女儿一说到佛,就非常高兴,说的话也最多。如果问其它的事,回答就很简单。
  日期:2017-07-18 19:56:09
  五月初一日即六月九日 晴
  晚上,我到书房后,内人携灵乩图到大儿子处扶乩。
  幼孙围视,女至,称:小弟。
  女儿生前就喊小孙子为小弟,所以现在也叫他小弟。
  其母问:前夜你说英和钏明后天走,不知今天还在这儿没有?
  答:方去。
  问:你不一起去吗?
  答:儿迟日行。
  问:你大哥这儿常来吗?
  答:常到。
  问:厅上各处常去否?
  答:亦常去。
  问:你刚才在哪儿?
  答:在父书房。
  问:在书房干啥事?
  答:看写字。

  女又云:小弟,我望你常伴祖父母侧,笑悦娱乐。
  问:你现在还在念佛吗?
  答:念。
  问:何时念?
  答:夜十一二时,早七时。
  问:你也睡觉吗?
  答:睡不多,日读诗书,阅经典。常至场隄闲步。
  其母又问:与何人闲步?
  答:近共二姪。
  问:场隄闲步,不怕风和日光吗?
  答:现少怕风日,惟正午怯焦。
  言至此,我从书房出来了,就来看他们扶乩。
  女儿就说:父,儿本在书房,母唤先出。

  这是告诉我刚才她也在书房,母亲叫她,她就先出来了。
  即戛然止矣。
  日期:2017-07-18 22:55:40
  初二日即六月十日,睛微雨
  二十九日夜间,女儿曾经叫我作诗,她来步韵,中午过后,我仍然用上次的韵写了两首诗给女儿,放在了女儿灵位前面,叫她再叠韵写诗。诗录于下:(其一)优昙一现便难忘,犹冀长留舍利光。

  我更比他华表鹤,三千年后尚还乡。
  (其二)一尘一劫等虫沙,苦恼浮生总蔽遮。
  愿绕菩提百千匝,佛前携汝散天花。
  今天我准备,请沈鸿卿为我那没有结婚就去世了的夫人及去世了的儿子高丰一起画一张画,名字叫“贤嫒抚
  子图”。乃是根据往年我哭儿诗中的话,题为“丰儿之殇”。高丰的灵柩就安葬在梅花香窟,过了十八天,我去看后,悲痛时所写的诗。诗曰:慕色静无聊,山光如相诉。夕阳冷松楸,梅影亦含苦。
  一步万凄凉,有泪盈眶贮。孤棺斗室中,小魂谁伴汝。
  呼爷日百回,寂寞今无语。摩挲经再三,奇痛达肝腑。
  仰首发长吁,哽咽不可俯。我昔携汝来,欣喜姿蹈舞。
  那知继四旬,弃汝在兹土。人生非木石,谁不动恻楚。
  我有聘妻贤,??墓中处。生前不相识,死后应相顾。
  汝今地下逢,倘得承欢绪。此儿我爱之,厥性非玩鲁。
  敢告墓中人,尚其为我抚。

  聘妻是一十八岁去世的,现在已经有四十一年了。高丰儿亡于民国甲寅年,至今也有二十三年了。
  我女儿说,曾经见到过高丰和我聘妻。我想为聘妻画此图而难在她的衣服样式,如果画现在的服装恐怕不适合,画她去世时的旧装又怕不好看。没有其它好办法,就只有给她画古装了。夫人说女儿既然见到过她,何不叫女儿来问一下呢?
  我说,这个不必问,四十年前的人必定不会穿现在的服装。而夫人仍然坚持要问,就只好依她,于是又扶乩请女儿来,女至。呼父母。
  其母说:你每晚看诵经典,是否有空?如果不空就只问你一件事你就可以走了,行吗?
  则答曰:空,儿随父出。
  我女儿今夜原来还是在我书房内,而后随我一起出来的。
  问:你前次说看见了你父亲那去世了的未过门的夫人,你最近看到过她吗?
  答:共见四次,亦甚爱儿。
  问:你看见她穿的是什么衣服?
  答:老式衣。
  我问:今天晚上我在外面散步,你跟我一起没有?

  答:未随作诗。
  我知道傍晚时她看见我在作诗,于是她也想作诗。我就叫她不必马上就作,明后天有时间了才慢慢的作诗也不迟。我见乩碟仍然在转动,指的字我也不知道她要说什么?等到第七的个字出来后,我就知道了,她这又是在作步韵诗,我不禁为之击节叫好!两首步韵诗写完之后她就走了。女儿作的诗是越来越灵妙!作诗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了!诗录于后:
  (一) 勤护灵根万念忘,芸除爱草透瑶光。
  坚持梵行消痴梦,恬适清游自在乡。
  (二) 繁华过眼顿尘沙,慧剑能挥业障遮。
  看遍法轮明妙相,人间现出火中花。
  日期:2017-07-19 07:45:27
  初六日即六月十四日 阴转晴

  昨日垣儿归家,夜间欲一试扶乩,良久不至乃罢。
  今日垣儿已回松江。
  晚上我与夫人又扶乩召亡女,亦良久无应。
  不得已,乃改请林氏侄女,一会儿,乩动即呼:小叔婶母。
  知道林姪女来了,我们就问她见到我们家小妹妹没有?
  答:不见。
  问:你知道我女儿到哪儿去了吗?
  答:问覜音去唤。

  这个回答我很疑惑,不知道是啥意思?应当是林氏姪女所误也。
  乩停很久,再问,你喊来了吗?
  则呼父母,知道这是女儿来了。
  问:你到哪儿去了?为什么昨天晚上没有来呢?为何今天晚上叫你也没有反应?
  答:送钏往申,劳父望,昨召知,无母在,不喜言。
  你昨天还在上海,虽然你知道叫你,这么远你都能够回来呀?
  答:今方到。
  有其他人去叫你吗?
  答:本回。
  问:看见你嫁到林家的堂姐了吗?
  答:见。
  她还在这儿吗?
  答:已去。
  问:昨夜你知道谁在召你吗?
  答:母诚不觉。父诚觉。诚可感魂。

  昨天晚上我的确扶了一下乩,女儿虽然没有来,但她却已经感觉到了。其母则因小病卧床没有出来,所以说“母诚不觉”。
  问:你到上海住何处?
  答:法。
  这是说住在法藏寺。
  问:钏又住在何处?
  答:钏同听释经羲。
  问:听何人讲解经义?

  答:如三师。
  二月中旬我们在法藏寺为亡女作佛事,当时,如三法师在法藏寺讲《法华经》,听说需要三个月才能讲完。
  则此时必尙未完,今天女儿说听如三师讲解经义,看来的确是如此!
  女儿又说:儿所读法华,文义字句皆不同。

  问:与我放在小疏香室中的《法华经》注释相同吗?
  答:亦有不同。
  其母说:前次你问我到松江否?我将于十一二日到松江,你也去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