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21节

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答:是。
  问:你想说什么?
  答:昨夜儿从天丼回,见父出又随出,闻父言诗改即字,儿意不如首一字改默,即字改静好否?
  我不禁击节叫好!我对她说:我昨天晚上说的话又被你听到了,你所改的字非常好非常妙!你原稿“自退藏”的“自”字开始我也准备改为“静”字,又见与首一字又重叠了,所以改“即”字,现在你将首一字改去,仍然改“即”字为“静”字。你对作诗什么时候用心灵敏到这种程度了呀!怪不得要这样急迫的想告诉我们。
  又说:古诗又四句,象白话太土。
  我说:没有关系!你写出来就行了。于是女儿就写出:
  儿心即父心,父心岂儿忘。

  儿神即父神,身没神在旁。
  以下未有,明夜恐未能成,古诗作不来,此四句可用否?真是土白。
  我说:是真性情!是真天籁!好极了!
  女儿又说:父爱深,故觉佳。
  遂去。
  再将女儿改好了的诗录于下:
  默诵元经自在凉,白光涌现月光横。
  轮珠百八随心转,回向菩提静退藏。

  日期:2017-07-24 12:00:29
  十八日即七月二十五日晴
  晚上我想到女儿昨天说写的四句诗,整首诗还没有写完,我就没有想要扶乩。但又想到垣儿明天要走了,明天又有朋友要来,所以明天可能没有时间扶乩。这样,女儿的诗写好后就没有办法告诉我了,我先把这个情况在女儿灵位前给她说了。我又对她说,你诗如果没有写好,可以慢慢写,等三五几天写好后再告诉我也不迟。今晚你如果有话要说,就简单的说一下,我说完就拿出乩图与夫人一起扶。

  女儿到了还是先呼父母,便说:儿正思告父,十九日为观音诞,须彻夜念佛,儿总不来。
  其母又问:从什么时候念起?
  答:即明日上半日念起。
  女儿的功课近来已经改为日夜都从十二点起,六点钟止。今天说从明天上午开始念起,又须彻夜念佛,那么,女儿明天观音诞辰念佛就是日夜不停的念了。

  女儿又说:此数日诗作不成,且多话亦觉心思散乱,易感前欢,此首诗作完不再多作,因易感情志,不可又入痴迷,在此出入关头,力自坚持,幽明一理,立志贵坚。
  说到这儿就走了。
  嗟乎!女儿开始说想学作诗,乃是苦心孤诣的为使我高兴,而学诗之用功深又进步神速。推敲斟酌后诗写得也越来越好。使我忘记了丧女之痛,忘记了女儿生前之情,继而学佛,又参究佛理。这些都是女儿的良苦用心呀!以后应当尽量少扶,这样女儿才能多用功,使她早日跳出轮回,早证菩提,早登极乐!
  十九日即七月二十六日晴热
  今天恭逢 观音大士诞辰,知道女儿整天念佛,应当焚香供莲花于佛前。特献诗一首:
  梅檀香馥郁,莲蕊气幽清。
  成就鼻功德,涵濡心太平。
  至诚能不灭,极静即无生。

  此意堪呈佛,湛然证有情。
  二十二日即七月二十九日晴晚有微雨
  我这几天喜欢白天睡觉,偶然写了两首绝句来解嘲,记录于下:
  老赖全抛清昼长,闲中滋味静焚香。
  午余睡起浑无事,剖取西瓜自在尝。
  其二:

  窗前万绿镇萧然,树树蝉声着耳圆。
  槁木死灰有真乐,息机高卧当参禅。
  日期:2017-07-24 19:44:45
  二十三日即七月三十日晴
  晚上七点过,四孙与其祖母扶乩,我在旁边观看。
  女儿来了呼父母四即说:父又和儿诗一首,做得最好。

  我于十五日夜写的“凉”字韵诗,女儿开始可能没有看到,现在看到了所以才说这个话。
  女儿说:儿古诗作完,前有未尽之意,今皆话明白,惟两句一联置得不妥,求父细改。
  女儿在观音诞辰时,念佛最忙,所以没有时间作诗,上次写了四句,还没有完成整首诗,过了三天,她已经写完了 ,现在写出来:
  音容虽永隔,问答仍如常。
  孰云死丧哀,安知解脱良。
  人生本如寄,入世徒营攘。

  清修固所愿,复我旧行藏。
  承欢意自真,随父临前场。
  览景爽心目,荷香送晚凉。
  轻烟笼草岸,白月映书堂。

  乘风凌青宵,仰视浮云翔。
  天心即佛理,化育普万方。
  如来愍众生,为现智慧光。
  苦口度无相, 一切贪痴忘。
  事事存佛理, 二善三福昌。
  言言遵佛旨, 胜是礼慈航。
  虔诚登净土, 自必寿而康。
  这时乩停了一会,又说:此即末句,结得住否?
  我还没有回答她,女儿又说:四官辛苦否?吃果子。

  乩上写出这样长的诗,都是四官与其祖母所扶,女儿知道他很辛苦,就叫他吃水果。
  当时,大儿媳也在旁边。女儿又说:嫂亦吃瓜。
  大儿媳因此问女儿:妹妹也吃吗?
  答:妹爱瓜,亦吃。

  逐停。
  日期:2017-07-24 21:38:16
  我到书房很久才出来,我见女儿写的诗中“一切贪痴忘”与前面的“父心岂儿忘”的“忘”字重叠,我想将“苦口度无相,一切贪痴忘”倒置为“一切贪痴忘,苦口度无量”。我就想问女儿这样改行不行,我就与夫人又扶,女儿来了,我就把我这个意思给她说了,问她怎么样?
  女儿答:诗内“忘”字非父言,儿不觉,改量字,儿思不如改“一切出尘殃”,读之顺口。
  我说这样改更好。我又说“天心即佛理”这句与下一句“事事存佛理”这一句的“理”也有重叠,最好还是斟酌一下,看能不能改一个字。乩转动就变得缓慢起来,好像女儿是在思考怎么改。
  不久女儿就说:天心融佛性,如何?
  我正在默想她这句。女儿说:若尚好,此诗父一字不改,惟结句总不妥。
  我说也没有不妥的地方了,但结尾好像太小,可以再添加几句。
  答:若再添四句作结,所有意已尽。或将上次两句意用入,又觉不连贯。

  我问:你说的是那两句?
  答:即:亲恩生竟负,二句。
  我说:这二句也不怎么合适。
  答:待儿迟日思得添入。
  其母问:你已经把万事看空,可“亲恩”两句又著色相,与这诗意有违。
  答:母话亦是,方问诗题,儿见常有,即写诗上二字,比偶成等,为不俗,步韵诗题即作随父
  步月,今夜古诗题,儿再思之。
  这几个月以来,女儿所写的诗,我都是写在日记上面的。这几天夫人叫大儿媳按顺序写出来,有好几首都没有写诗题,刚才夫人说叫女儿自己把诗题写出来,当时女儿在写诗,所以就没有回答,现在,女儿上面的话就是回答这个事。
  女儿又说:母扶乩久,吃力。
  乩就停止不动了。我看时间已经到十二点了,现将整首诗录于下:
  儿心即父心, 父心岂儿忘。 儿神即父神,身没神在旁。
  音容虽永隔, 问答仍如常, 孰云死丧哀,安知解脱良。
  人生本如寄,入世徒营攘。 清修固所愿,复我旧行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