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22节

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承欢意自真,随父临前场。览景爽心目,荷香送晚凉。
  轻烟笼草岸,白月映书堂。乘风凌青宵,仰视浮云翔。
  天心融佛性,化育普万方。 如来愍众生,为现智慧光。

  苦口度无相,一切出尘殃。事事存佛理, 二善三福昌。
  言言遵佛旨,胜是礼慈航,虔诚登净土,自必寿而康。
  女儿 想通过作诗来表达心中的志向这个愿望,已经有好多天了。这首诗以前四句为中心,从父不忘儿开始,用死和生没有多少区别的事实,来劝慰安抚我们,她更进一步的说,以她的实际情况而言,死对于她来说甚至比她生前还要好。诗中段所说的都是实情实景,没有一句是假话。“清修固所愿”两句,女儿以前就明白的说过了,女儿前生的事她不能泄露。“二善三福”一句,我佛经看的少,不知道是何典故?最近我购得《佛学大辞典》一部,我就急忙查看,发现真有这个典故,由此可知女儿对于经典已经很熟悉了。这首诗通篇章法也井井有条,上半部分是叙事,中段是写景,下半部分是说法。以“随父临前场”和“天心融佛性”两句为转折,衔接自然,融合奇妙。而“事事存佛理”四句却将我以前说的也归纳其中,明白透彻,精义入神!真是高超之作!我还真不知道女儿是从哪儿学来的?

  日期:2017-07-25 11:38:41
  二十六日即八月二日晴雨无定晚风
  今晚有大风,我又与夫人扶乩,一扶上手女儿就来了,呼父母后即说:父日记写得好极,将儿之心一一描写明白,第四步韵及观音诞诗皆好,父现所作亦能看空,望信心坚持,不可玩忽,若常悟真如,自有至乐。
  我前几天写的日记中,女儿所写的一首古诗,我曾仔细分析过她的用意。女儿希望我对万事看空,她的本意也是为我着想,所以一看见我写的诗中有这种意识观念,就马上慎重的劝我保持住这种心态。
  我说:你说的很对,我也稍稍觉悟到了一点。你前日古诗中“胜是礼慈航”一句,我想改为“胜彼礼慈航”好吗?
  答:好。
  女儿又说:结句,儿已有意,未成,父吃力,少住。
  我就停止了扶乩。休息了一会,想到我上次确实说过女儿那首诗结句太小,还可以加几句。女儿说等她想好后再添加进去,今天女儿说结句已经有眉目了。又等了一会,我就又与夫人扶乩。

  女儿说:儿将父话过之,意作有一联已成,觉挨不进。
  其母说:你可以写出来看看。
  女儿即写出:当时若远适,焉得此乐长。
  查乩图中没有“当”(繁体字),所以在指这个字时,乩碟转动很久。
  我就说:找不到这个字,你就从第二个字开始吧!我可能猜的到是啥子字。于是女儿就写出了后面的几个字。这时我还想不出是啥字,我就说:你暂且写个同音字来代替吧。乩碟转动了一会就说:堂下去土加田。其母恍然大悟说:应该是“当”字。我说:妙哉!妙哉!“当”字的同音字乩图上几乎没有,所以女儿就用的拆字法来告诉我们。从这件事可以知道女儿是非常聪明的。
  扶乩几个月以来,每次扶乩,女儿的一切言语跟她生前一样没有区别,又近在咫尺,随时可以说话。我曾经给夫人说,女儿死而有灵,并且比生前更加聪明智慧,更加有孝心慈悲,学识也更加精进了。女儿如果还没有去世的话,现在已经出嫁了,女儿一出嫁,就是写一封信,来回都要几天,如果出了远门,就是通信都难。怎么会有今天这样随喊随到,可以天天都跟她对话哟!
  女儿仅仅用这两句诗就把这些意思都包括进去了,简单的二句话,意义是多么的深刻呀!
  女儿又说:此联必思填入。
  遂停。

  其母又说:我还想问你,近来晚上常常扶乩,你又常常来跟我们说话,你没有来的时候在干什么呢?
  答:儿看佛经一时,再看桌上橱内各诗,又看诗韵。
  其母说:诗韵也认真看吗?
  答:父本老手,韵熟。
  我说:你写诗如此有兴趣,又这样用功。等你古诗写好后,我想步韵也写一首。
  答:父若步儿韵,总较儿佳数倍。
  我大笑说:未必。

  女儿又说:幽明唱和,今古所无,是亦佳话。
  我说:我也认为这是古来所没有过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这个问题女儿也没有回答。
  女儿说:儿因见父日记,喜跃欲狂,故为此说,望勿记出,恐人见笑。
  我跟夫人说,女儿虽然这样说了,但我还是要记下来,就是别人笑我,我还是要记下来。
  女儿说:时已不早。
  遂去。
  今年春天,我将女儿和我的诗印成一本,名字就叫《幽明唱和集》。
  日期:2017-07-25 14:02:47
  二十八日即八月四日雨大风未减
  晚上四孙又来与其祖母扶乩,我作记录。女儿来了呼父母丙,四孙小名叫丙四。
  其母问:刚才我们一扶你就来了,你在哪儿?
  答:儿一同在此。
  又问:你父亲的日记今天早上放在你桌子上了,你看见了吗?

  答:见,父爱深,故言切。
  又问:上次你说诗的结尾,你想添加几句,写好了吗?
  答:作成。
  随即写出:
  言言遵佛旨,功德自无量。
  当时若远适,焉得此乐长。
  学诗慰老怀,旷然毋悲伤。
  萧闲诵佛经,回向礼慈航。
  虔诚修净土,证果极乐乡。
  这是从“言言遵佛旨”一句开始改起,所以这一句要重写,再次第添加六句。
  到这时女儿问:我此结如何?
  我说:改得好,添加的也好。
  女儿即写出:笑跃。
  这是听到我说的话后,她就高兴的跳了起来的意思。乩指“笑跃”两个字时,不是平行的,而是稍稍上翘象在跳舞一样,真是奇怪!
  女儿又说:父何日作和?父观音诞日诗,儿亦和,惟少迟五日交卷。
  上次我同意她唱和,所以女儿又兴趣大增,写完这首诗后便问我何时作和?但我观音诞辰作的诗并没有叫她作和,女儿说也要作和。她写诗的兴致还真高呀!
  我说:我这几天就写。
  女儿说五日内交卷,到那时我可能也写好了,其母怕女儿因为诗兴太高而耽误她用功,所以就说:你不必与你父亲比赛写诗。

  女儿说:儿自有定力,如此父欢悦,儿尚有七古未曾学过,欲作,恐怕得不堪,父必大笑。
  我看她说的话后不禁大笑不止。
  我又对她说:你诗中“萧闲诵佛经”这句中的“佛经”我想改为“内典”。
  女儿即说:好极!好极!
  我又说:“萧闲诵佛经”与下一句“虔诚修净土”句法相同,最好也改一下。

  女儿说:儿亦早觉,今夜因急要写完,故未改定,且缓记出,儿改正后告。以后父作儿和,儿作父和,六七日一次,如再有言,自能告。
  女儿所说的“后告”
  及“自能告”必定是说她能通过弄出响声来提醒我们。
  日期:2017-07-25 20:07:3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