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24节

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答:做的不佳,即话出。
  随即女儿写出:
  夏日惟宜午睡长,梦回小坐伴疏香。
  炉烟袅袅清芬静,折取新莲手赐尝。
  又说:要父改。

  乩停了很久,我对她说:你这首诗真切有意,只是第三句有点接不上的感觉,我就改为“炉烟手注花亲供”
  将第四句的“手”
  字改为“更”,问她这样改好不好?
  答:好,如此将父抚爱之情全写出。
  其母问:我时常想跟你说些闲话,你却说要尽量的少扶乩,不知道究竟对你有妨碍没有?
  答:若不作诗,只看经典念佛,本自有空,一作诗,必有预备。

  问:那么不作诗的话,就可以多扶吗?
  答:儿言父须加说明,多次多写,恐父烦心,且扶且写,亦太吃力。
  嗟乎!女儿是多么的体贴入微呀!有女如此,此生无憾也!
  日期:2017-07-29 08:25:18
  初四日即八月九日晴风
  今天大女儿带着三个外孙一起回来了。晚上,大女儿与她母亲一起扶乩。
  女儿来了就说:姐,好久不见,能多住一时最好,我姐若可多住,妹感极。父书房去后,母只一人时,常忆妹泣,妹无以慰劝,姐在能解母悲,幸四侄常来娱悦父母,惟不久又将入学,此后姐不在旁,更寂寞,姐为然否?

  又说:母姐吃力。
  乩遂暂停休息片刻,一会儿又扶,大女儿好像有不舒服的样子,
  女儿说:姐之难处妹所深知,即不多住,每月来望一二次亦可,两面安心,须念双亲年老,爱日难长,毋使他时追悔,地三哥亦极孝顺,尚望推己及人。
  大女儿看到妹妹说的话不禁悲从中来,涕泪交加!
  又接着说:姐无须烦恼,姐存心忠厚,福分无量,目前子女累多,亦是夙因定数,万勿多感!

  韵芬与她姐每次长谈都希望姐能常回家看看,她又深知姐姐带小孩很累很苦。记得是四月初九日,她姐姐回亭林的前一天晚上,她们姐妹说了很多话,到今天已经三个月了。这次她们说的话更加真切,更加周到了,读她们说的话,孝悌之心显而易见!
  女儿又说:昨,下一首作成:
  静对炉香意适然,长空云净月将圆。
  六时课罢浑无事,学和心词当学禅。
  又说:父看,比上一首如何?

  我说:这首比上一首要流利,只是不知“心词”是何典故?
  答:亦可作亲词,儿意父诗即是禅心,唯恐不醒。
  我说:那就直接用“亲诗”两个字吧!佛家最讲究真实无虚,用这两个字就显得更加真实了。现在将女儿和我午睡诗的两首诗录于下:
  夏日惟宜午睡长,梦回小坐伴疏香。

  炉香手注花亲供,折取新莲更赐尝。
  其二:
  静对炉香意适然,长空云净月将圆。
  六时课罢浑无事,学和亲诗当学禅。

  日期:2017-07-29 11:57:01
  女儿写完第二首诗后又说:上午父又作诗,儿亦在旁,韵只二字,再有第二首否?
  奇哉!我昨天晚上睡觉时偶然想起一首诗,今天早晨起床后就在小疏香室外写了出来,并题诗名为“立秋夜枕上口占”。写好后我就放在怀中,还有一首诗已经有了腹稿,只是还没有写出来。想不到我写诗的时候,女儿就在身边,她已经看到了,此诗的韵只有二个字。又问我还有一首诗没有?
  我就对她说:有,有,还在我腹中没有写出来的,于是我就写了出来。
  女儿又说:儿待写出再和,望父将儿所作各诗,严定甲乙,或加评语,不可因爱呵私,使儿知门径。

  这时,扶乩的人说暂停。因此我又问其他的事。
  我对女儿说:今天我接到法藏寺的信,知道最近兴慈法师在上海,将从本月二十一日起在法寺讲经一个月。我准备在讲经期间的下个月中旬为你做一场水陆法会,好不好?
  答:好。父,南何时去?功德不拘何时,或父南回时做,好在中秋佳节,七月太热,惟须先关照。
  女儿所说的“南”,就是说的“南浔”。女儿以前也一再说起过。她所说的“七月太热”,女儿今年春天曾经说过七月间要与我一起到南浔去的话,现在又担心七月太热,怕父亲受不了,所以说中秋节时到南浔去后再回来做水陆法会。她说的关照是说我们如果要到南浔去,就要给南浔的人先打招呼,他们好有准备。女儿的用心真是面面俱到呀!
  其母又问:南浔的乡俗有凡是新去世的在中元节的前一天晚上,家中的人要到卫城的城隍庙去进香,去世的人就会跟去。现在中元节要到了,不知道你去不去呢?你姐或你嫂要亲自去进香吗?
  答:此乃照例规矩,儿亦须去,能同去最好。
  遂停。
  日期:2017-07-29 16:33:51
  初五日即八月十日晴
  我昨晚把乩语记录完毕,将立秋夜枕上口占诗写好后放在女儿桌子上后,时间已经很晚了,就忘了写在日记上,今天补录于下:
  新月已如眉子样,疏香常返小鸾魂。

  夜来多少秋凉意,定有云鬓到梦痕。
  其二:
  虫语初传频絮絮,桐声微戛正沈沈。
  此时欲睡未成睡,不许闲情一往深。
  晚上孙儿和外孙们在一起玩耍了很久,我在书房练习静定,十点钟左右,我正在写日记,听到窗子外面有声响,与以前女儿弄出的声音相同,知道女儿的诗可能是写好了想告诉我,我就拿起灯出来,看到夫人与大女儿正要想睡觉,我就跟她们说韵芬又有话要说,你们赶快出来扶乩,我们就拿出乩图开始扶。
  我就问;刚才是不是你的响声?
  答:是。
  问:有什么事?
  答:儿先望人少唤,至书房,见父写日记,恐进房迟,故促唤。

  女儿希望人少的时候扶乩,岂知小孩们散了后母亲和她姐姐又要去睡觉了,所以又到书房找我,看见我在写日记,害怕母亲和姐姐睡觉了就没有人扶乩,故不得不弄出声音来提醒我。
  女儿又说:诗下一首成:
  秋月娟娟白露零,松风谡谡幕钟沈。
  迦陵音里空明现,禅寂光中人悟深。
  又说:此首四句皆对,父看看有此作法否?上一首未成。
  其母说:你为了什么事情要着急告诉我们呢?

  答:因要问父有此作法否?
  我说:古人也有这种作法,杜甫也有一首诗是这种“四句皆对”的作法,现在的人这种作法很少。只是四句皆对的话,第一句就以不要韵才合适。
  我说话时乩就没有走动了,好像在听我说话一样,夫人和大女儿也停手不扶了。
  夫人问:你还有其他的话吗?如果没有了,我今晚也没有什么事要问你的。

  答:无话。
  遂去。
  日期:2017-07-29 21:59:19
  初六日即八月十一日晴
  我偶尔作一首诗《赐赠芬女》,现在就写出来:
  既死永离生老病,能空一任去来今。
  孝思笃后常真现,自在耽禅自在吟。
  初七日即八月十二日晴
  今晚是七夕,孙女们在大厅庭院里心斋织女(牛郎织女),女儿在生前每年都要这样做,我和夫人害怕感物思人,所以没有去看,我们就在屋里默坐了很久,想到女儿还有一首诗没有完成,今晚可能要来告诉我们,可是一直没有响声。我就又到书房,夫人也去睡觉了。这时有人急促的叫我出来,原来是大女儿忽然听到有人从外面进来的声音,夫人也听到了,还好像到床铺面前了一样,就叫人拿灯烛来,却什么也没有。我一下就想到这肯定是女儿有话要跟我们说。夫人也就起来与大女儿扶乩,我记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