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32节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日期:2017-08-05 12:51:05
廿五日即九月廿九日 晴
我患痢疾数日,今渐愈。大女儿于前日来探望,今夜与其母扶乩。
我在旁看记录,时不过七点余钟。女至,
说:姐回喜,父母病,只哥嫂伴,人手太少,妹正望姐来。
又说:前日闻二哥等言,有西行之意,儿思未必能安。镇定住乡亦是一法,若在数中,何处可避?吾父仁慈忠厚,总能邀佛天恩佑,儿尙有佛未念完。
只说了这几句话就走了。
前日垣儿回来时,曾经说上海不好居住,如有必要时可由浙江到安徽,可是这却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我也曾经告诉过女儿。所以女儿说前天听到她二哥等说的话。
后来我与夫人说了很久的闲话,想来女儿念佛应当结束了,我与夫人复扶,女至说:父病初愈,扶不动。
我说:还可以,你随便说点什么吧!
女儿又说:日内经不必看,恐用心,只念佛足矣。
我今天白天曾经看了一个小时的《法华经》,所以女儿担心我太累了。
女儿又说:望母亦同念,志心念佛,定有佛佑。
问:你念佛功课本来定的六时止,为什么刚才七点半你还说没有念完佛呢?
答:儿又多念七八两时。
女儿听闻上海战事很惨,曾经于早晨多念佛两个小时以度战死孤魂,后来恐怕家乡遭劫,就更愿一心念佛而不要自己的功德,惟求一家免难。她之所以希望能速做水陆也是为了超度孤魂,而形势所迫又不能即刻做。故极力先以一己所念来保佑一家人。
现在女儿是一天念佛十小时之多,也是用心良苦呀!
女儿又说:儿意西行无谓,战事变化,千辛万苦。而至一无保障之地,置衰年二老独处,哥等又不能伴住,如何能安。若乡必不可居,总以申去住法为上。
我说:你说的对,我知道你为我们的安全极为担忧,我也要再仔细考虑一下,远行肯定难以做到,逼不得已时,就到上海去,但是今天我始终不想走。
女儿又说:父吃力否?
逐停。
停后,我又与夫人说,女儿之死而有灵,实为从来所未有过。我所记乩语也无一字之差,故我准备节钞日记,印为一书,女儿虽然一再认为不必。我如果到了上海,仍然要谋求付印,以质证于有道之人。
这时,夜已深,将睡矣,又闻室中作响,我觉奇怪就没有在意。因为女儿今夜所说的话已经不少了,而且她害怕我吃力,应当不会再说什么了。
可是室中却又一再响个不停,我只好又扶,问女儿是否有话要说?
则说:是。
问:什么话?
答:方闻父母云刻日记。儿之所话,并所作诗本不必存,惟吾父一片苦心,书成此数万言。若皆不刻亦所不安,此次到申。望先请信心深者一看,再多多删去,择其最精之处略刻一二。父意何如?
写此数语,乩行甚速,至此便戛然而止。
异哉!女儿既不为自己求名,又不想拂我意。一听到我决意想刻此日记,便有一番斟情酌理之言以告我。不知其胸中何其融会贯通如是耶!
日期:2017-08-05 19:56:12
廿七日即十月一日 晴
我白天身体很疲惫,不耐烦而至书房,仅看《法华经》一时。回复垿儿信一封。
夜,又与内人扶,
我先对女儿说:今日接到你四哥的信,说法藏寺已经成为收容所,难民聚集其中。这样不但不能做水陆道场,就是到了上海想借住寺内,都不可能了。你以哀悯战死孤魂之多,故极望能做水陆道场以普振济,此种善念我知道得最深,只是万事皆有定数,即使想行善举,迟速也有一定的,着急也没有用,你暂时不要慌,等形势稳定一点后再去做也不迟。
女儿即答:四哥信及父回信,在桌见。
我还没有跟女儿说信的事,女儿就已经看见了。
又说:父言是极,确切不磨,迟做亦不妨。儿先将月中所念二时功德及现有银锭,尽数求菩萨施给。即做水陆,儿名下锭亦不要,愿同施战死诸魂,父现已好全否?今日又看诵经典,明日请勿看。
逐止。
日期:2017-08-06 09:24:02
廿八日即十月二日 晴
今天我身体已经好了,四孙从学校回来了。
晚上四孙来与其祖母扶乩,我坐旁边写录。
女至呼父母后便说:四官,你小考并得甲等,给好物你吃,你思要何食物?咖啡糖十粒。再大考仍甲等,食物亦再多给,故平时须用心读看。
女儿与人说话,无一不适合实际,也无一不诚心。她与四官说的话,常常是奖励读书之语,而使其欢悦。实与生时无以异也!
又说:前夜母唤,儿以无要事,且待父出来话,儿不喜他人。惟父母四亦好。
前日松江使仆人阿连来,当时我在书房,因为身体疲惫不想扶乩,而夫人即与阿连扶之,按了很长的时间女儿始终都没有来。等到我出来时,看见乩图还在桌上,夫人说刚才与阿连扶了很久都没有来,因此想等我更换阿连后再扶,我听到后很生气的说,女儿岂是随便就可以来的,这样不是太戏弄女儿了吗?就不扶了吧。
女儿又说:四,你望做水陆,我亦哀战死诸魂,奈佛寺改容难民,不能做功德。我现将所念之佛及银锭先散给。
至此说:少住。逐停。
这是对四孙说的话,四孙不一定知道这些是啥意思,但女儿仍然要告诉他,可见女儿对此事是非常关心的。这时候四孙打起来了哈欠,就叫他去睡觉,不要扶了,四孙却还不想走。
乩动写出:四,你现时最有孝心,能娱悦祖父母,望长成后仍抱此志,不可改变天真,你去睡。
夫人就拿给四孙吃的东西后就叫他去睡觉了。我与夫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后又扶。
女儿说;父,朱去后,可至申略住,母欲住法下院好极,即先住中社,然后母去问定亦不妨。兄等意各不同,父母自主,可行即行,天未厌祸,此次不走,何日是太平之日?父老友在申者,日记亦可请点定,愈节愈妙,他人看都恐生厌,故知父母之恩,非比寻常。
女儿刚才说的话,与我刚才与夫人所说的话有关。
日期:2017-08-06 10:26:54
九月初五即十月八日 阴雨
嫁到朱家的老姐姐满八十了,这个月的初二是她的生日。我与夫人于初一日同往贺祝,我于初三日回家,夫人于今晚回家。
是夜又扶乩,女至,问前天我们到她朱姑母家去祝寿,她去没有?
答:儿随往朱,住一夜先回。玉姐比前消瘦,儿仍与其一同出入。惟不敢近身。母何以今【玉姊之称曾见过五月廿二夜乩语,我有说明】 日方回,父一人在家伴儿,姑母家见人极多,皆不认识。丁太太信佛甚诚。其兴儿劝母之言,极知儿心。
丁太太即丁月心先生。我就问夫人:丁先生在朱家时说了些什么话?
夫人说:先生对我说,女儿有如此修持,更希望我修持念佛,可以知道女儿的夙根很深厚。而我却不专心念佛,徒多悲思,有何益处?这样会很伤女儿的心等话。
我说,丁先生说得很对呀!女儿屡次劝她母亲念佛,而其母却没有放在心上,可知丁先生是个明白人呀!
女儿又说:见四哥信,知佛事必不能做,亦是无法。若此间得安,儿日或一至申,望有锭可先焚化,待儿带去施散。法藏寺内有已故二和尚,皆在寺虔修,请其共同施散,再可至各战地为众忏罪念佛,惟飞机炮火勿碍否,想虔持佛佑,自必不妨。儿学力浅,不能入定,去请二和尙代示,并思一看今战场,有空又欲作一诗。前所得二句,日内思作成。
我看过这些话后非常感动和诧异!女儿说看见了四哥的信后知道水陆佛事不能做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个应当是垿儿昨天的来信被女儿看见了才说的。而突然出现的法藏寺已故二和尚因不知是啥情况?所以感到诧异!因此问女儿。
答:一名通慧,一名是本寺原方丈。
至此逐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