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40节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日期:2017-08-12 10:21:26
十日即十二月二日 睛
何少奶奶作了十余首诗,经过我修改后,放在了女儿桌上。其中有一首没有改,何少奶奶就请女儿改,并且写了恭求改削几个字样,她又问女儿像这样的诗能学得好吗?
到了晚上扶乩,女到即回答说:少诗读,多思亲之句,足见孝心,前未听到少能吟咏。想芬改如何敢当,芬本不知诗,现初学作,信口而出非可称诗,只山歌而。已承问诗学得成否,以少之聪慧勤学必能有成。
凡是何少奶奶的问题,女儿都给予了回答。而且说的话很得体,可见女儿之贤而有文矣!何少奶奶的母亲住在张堰,少奶奶则在五区。仓卒而逃互相都不知道音讯。所以何少奶奶的诗中就时时提到她母亲,故女儿说其多思亲之句。足见其孝心也!
女儿说:父诗四壕韵不好步,或作和,是否只须一韵?不必原字。
我说:随便你怎么做都可以。
答:每夜扶乩时,步小诗一首,可勿误功课。
又说:稍住。
随即写出:
几处伤离共一心,零风断雨暗霜侵。
田夫野老谈时事,听来无不是危音。
(论诗部分省略)
日期:2017-08-12 10:46:54
十一月初一日即十二月三日 晴
是夜临睡,又报盗警,枪声很近,落一弹于十亩桥间,因暂避后园,后亦无恙。
后来知道是在秦山前之何姓家,这种事现在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初二日即十二月四日 晴
晚上无警,内人又与何少奶奶扶乩,我在旁记录。女到呼父母少。
女儿说:母背后人是李小妹,已认不出。
李啸月避居在此间与杨姓家是邻居,其女年轻尤胆小,故寄留于我家,她就站在夫人背后。
其母说:李小妹往年曾经来过,你还记得吗?
答:记得。
其母又说:此两日你父在你小疏香室中诵诗,你听得到吗?
答:儿昨今早课后即到父书房,夜课方出,父何时读诗听不到。
逐去。
初三日即十二月五日 晴
中午过后有日本兵马从张堰过来,经过寻找住宅后,逃难的农民又喧闹起来,不久,日本兵就向干巷方面去了,我们没有被惊扰。大家这才安静下来,晚上有人来说,有七八个象盗匪的人在附近探问,我们就急忙 寻找躲避的地方,随后就听到有枪声,恐怕是强盗来了。然后就没有响声了,大家都以为可以睡个好觉了,跟着楼上大儿房内就报失窃了,扰扰几达整夜,我们只小睡了一会。
初四日即十二月六日 晴
日期:2017-08-12 13:30:01
夜间内人又与何少奶奶扶乩,我记。
在旁者尙有何少奶奶之子大官及李家小妹。
按了很久才动,呼父母少官妹,室内几个人无一不呼也。
其母问:今夜何以稍迟到?
答:作诗未完。
内人问:昨夜你大哥房内被窃,你知道是谁吗?
夫人这个问题我都不以为然,我以为女儿可能不知道,她就是知道也可能不会说的。可其他几个人又都说要问一下女儿,他们认为女儿肯定知道。
女儿回答说:不知,即少知,亦勿能告。请勿问此等事,芬非巫。芬惟知虔修净土,常娱父母,他无所求。
我们知道这是女儿不高兴了。我开始就认为女儿可能不知道,知道她也不想说这些的,果然如此。女儿凡是对世道人心有帮助的事没有不如实回答的,所以上次何少奶奶问她祖姑穿何衣?银有得用否?以及她自问诗学得成否等等,她问的事情如同小孩一样,女儿也一一真恳回答,如拿今晚这种问题问她,女儿就不耐烦了。她不高兴的明显话就是这句“芬非巫”。
女又回答说:儿有数言,明夜请父母,不要多人再告。
逐去。
晚上仍有盗警听到,枪声至密,睡迟。
日期:2017-08-12 19:55:36
初六日即十二月八日 晴
今天女婿顾悝君派人来打探我家的踪迹,于是知道了大女儿她们一家在庄行避难,也知道了滨家眷也避到浙江省崇德。人口都无恙,其宅未焚,小有毁损。
晚上睡的早,希望无事。到十二时枪声又响起了。我们就都起来了,大家想另外找地方躲避,接着枪声隔得越来越远了,渐渐的就听不到了,大家才安静下来。
其他人都睡了,我因与内人扶乩,寂静无声息,室中只有我们二个人。
女至回答说:今夜最好,连夜扶乩,人太多不要。
其母回答说:如果没有其他人,每次都由你父亲扶,恐怕他吃不消呀。
答:无事勿唤。
其母问:你初二夜乩语曾经说,早课后到父书房,夜课方出,不知何意?
答:闲人来都到儿房,勿宜,请常关门。
女儿做功课的时候需要安静,所以最讨厌人太多。
又说:八庚韵步成。即写诗:
焦栋颓垣满目呈,残黎无託最凄清。
挽回天怒唯修省,白饭熬茶自煮烹。
日期:2017-08-12 20:51:32
初八日即十二月十日 晴
深夜又与 内人扶乩。女到呼父母后即回答说:一先韵亦步成:
历乱枪鸣似野弦,幽居静听独潸然。
冤冤互报何从醒,虔诵菩提祷佛天。
又说:此诗作末首,惟与父诗不合。
我在避难是作了四首七绝诗,今天女儿都陆续和了完了。
其母又问:听到吴兴等处也遭乱甚重,恐怕南浔也不能免。你的灵柩还在南浔,不知怎么样了?你知道吗?
答:不知,神魂已出,躯壳无关。且儿有所凭,更勿重要。
我说:此理至精至显,我乃今知鬼神之情状矣!至此乩即止。
初九日即十二月十一日晴
午睡颇久,因连夜无夜无警,睡甚多,身体非常疲惫。中午的时候我们家来了五个日本兵,他们直接就到了楼上,家人们都躲避开了。由仆人拿出茶烟招待,他们也颇守规矩,一无所犯而去。
十二日即十二月十四日 晴
今天由倪君从上海带回来了垣儿的信,转托姚君亲自送来。信上说目前路上尚可通。他们认为老家很危险,想求我们火速到上海去。
夫人将此信放在女儿桌上,问她的意见如何?我还是犹豫不决。
到夜扶乩,女到回答说:哥信言词迫切泣下,处乱世盗劫掳人,亦是常事,虽仁者不免。非若杀戮必有前因。失财受辱,无因亦可有之,士不可辱,望父细思。
我说:或多用防卫,不知可免否?
女回答说:人心不古,恐防而反受其祸,督带无可恃之人,易成大乱。
我说:你的见地很好,难道只有逃避到上海租界了吗?这也是非常麻烦的事呀!
答:此真难极,到申虽可免劫,一切不能安心之苦,又无消遣,父太苦,惟儿能知,哥等勿深识,照理似应去,照心痛苦勿去。父须念易地而虑,即有定心。
逐止。
我不觉哑然,想到不走也很危险,可是一走后老家就失去了,所以还是拿不定主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