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58节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日期:2017-08-25 08:05:23
廿六日即四月廿六日 晴
晚上十点钟了,我们又扶乩,女至即说:儿今夜来迟,因学作序文已成,不知是否如此作?
我说:你尽管写来。
(讨论部分省略)
其母问:前天程太太来扶乩,召她的儿子来谈话,你看见了吗?
答:见。
问:她儿子现在自由吗?
答:见仍系细链,有公差看管。
问:那时候你在旁边吗?
答:儿即至父房看巢经巢书。
我说:奇怪!我最近也常看此书,所以放在案头,你觉得这个人的诗如何?
答:此人诗极古气,其品甚高。
我说:确实!确实!你写的诗也有这种味道了。
现将女儿所作录于下:
放赈行(有序)
丁丑九月二十三日,携银五十万,到申赈济,计历七区,伤心惨目,残肢断臂,何地无之。碧血膏原,白骨载道,孤魂怨魄,糜集荒郊,法食难求,凭依无所。虽云业报,实属可哀,时逾八月,乱犹靡已,追怀所见,感不绝心,用作长歌,以誌悲悯。戊寅三月日。
哀秋万木初凋落,霜凄月冷风萧索。乡村鸡犬绝喧声,平畴杭稻无人 斫。
同游五众乘风行,仗佛慈悲度众生。法食勤施消饿火,甘泉遍洒醒疑嗔。
忽传敌骑来东北,万姓奔逃满街苦。天昏地黑窜无门,电击霆砰走相逐。
空际时看毒弹飞,烟中每遇残躯扑。平原流血成渠川,要路堆尸等山谷。
废垒纵横不见人,独留枯骨填沟壑。北门锁錀竟摧崩,豕突狼蹂杀气腾。
枉费六旬坚壁守,堪怜半夜拔弧登。天方荐乱惩奸诈,士尚虚声好战争。
十万生灵同日死,飘摇惟见逆旗升。潜行转入中区域,烧残兵火惊心目。
金碧亭台炮洞穿,玲珑池馆艙痕剥。礼堂虽在半欹倾,草地荒芜践马足。
宋盏元铅任取携,商彝周鼎频收掠,图书物馆敌军屯。妙迹钟王涴暗尘。
苔没曲栏蛛网合。 癣侵奇树鹊巢湮,当年此地称繁盛。飞甍杰构穷奢呈。
一厦恣销百万金,片椽搜括盈千缗。由来好境本难长,空筑千门画栋梁。
四海沸腾民力尽,一朝沦落叹沧桑。盘旋归路经南市,杀机满储悲风起。
铁网沙袋遍阓闤, 土崩瓦裂无廛肆 。清心校舍悲遗址,大同讲院幸粗存。
卧室凄凉鬼火青,食堂寂寞苍鼠止。
呜呼! 空前浩劫岂天心,扰攘干戈积恶深。
暴戾恣睢取业果,欺贪残忍种前因。
何时悔罪同参省,降福和平听梵音。
日期:2017-08-25 16:38:45
二十九日即四月二十九日 晴
今天邀请陈建章跟夫人一起坐船回老家,跟夫人一起回老家的还有一个仆人阿莲。她们准备带一些急需用的东西和书画之类的回上海,我的藏书太多又太笨重了,就可能没有办法带出来了。
四月初三日即五月二日 晴
今天夫人从老家又回到了上海,带了些衣服什物,及书画等件,因急促不能多带,藏书则更不能带。只有等待机会了,途中极劳顿。
她们说初一的晚上,在老家吃了一惊吓。说是有象土匪强盗的数十个人,打着手电筒,他们进屋就到处找人,她们因此急忙躲避。夫人就躲在门背后,强盗把门都打倒了都没有发现夫人,真是幸运呀!如果被强盗发现就危险了。
我因此怀疑夫人这次回老家,女儿必定追随在侧,以佑护她母亲。
初四日即五月三日 晴
晚上甥想扶乩请其母亲。而夫人因为很疲劳很早就睡觉了,就与我一起扶。乩动而所指之字大多不可解,乃罢。
初五日即五月四日 晴热
晚上我又与内人扶乩,女到。
我问:此次你母亲回老家,你果然随行的吗?
答:母回随行,见房内清爽,祠亦一去。匪盗情势以儿观之未必有劫意。惟已入宅内,见母必多需索。
我问:你母亲说她藏在门背后,强盗把门推倒了,你母亲那时已经是无处可逃了,盗匪却好像没有看见一样,难道是你在护佑她吗?
女回答说:故意使看不见,自有道理,(原因)请不要问。如天之福,平安返沪都是祖先累代福德宽仁之报。
我觉得女儿的这些话真是值得玩味!而且又说匪盗本无劫意。
她母亲平时话就有点多,有失宽厚之道。如果老是这样,在乱世中也是非常危险的。女儿的话说得很微妙呀!
女又回答说:儿昨夜亦来,与婶代指字,想住想行都捉摸不定。
昨夜甥扶请其母,寻字乃为女儿所代指,而所指竟然无法写出来,可知扶乩的人也要适合的才行呀!如果不是合适的人,就是有诚心也没有办法与阴魂交流。
甥因此问:除了姨母(韵芬母亲)外,还有其他人适合扶吗?
答:此房内人都不能扶。
甥又问:不识字的适合吗?
答:不识难,一识即可。(稍微认点字就行)
又回答说:以后望父母不再回去,二三日内儿思与婶同往天台。
我说:几天前,我有个老友冒鹤亭先生看见了《幽明唱 和集》,他认为很好。他曾经同夏剑丞汤定及方重番诸先生到这儿来与我扶乩,当时,你和母亲都回老家去了,故未召。因此请了其他人来扶乩,但也没有办法指出清楚明白的字。他们想来观看我们扶乩,你愿意与他们说话吗?
答:儿觉不必,父若不能却,明夜来,恐后夜需行。儿只能略谈佛理,不愿多讲。
又回答说:母体未全愈,吃力。
逐停。
日期:2017-08-25 18:14:33
初六日即五月五日晴热
晚上夫人早卧。到十一点后才起来,我仍然想扶一次乩。我担心女儿明晚可能要到天台去,这次她去要很多天才回来,所以可能很多天就不能与女儿说话了,于是我们就布图按碟。
女到回答说:儿今夜来已不早,明夜课完再到此。
问:明夜决定何时行?
答:十二时行,儿多则半月少亦须八九日。
我说:那以十日为期吧?
答:父老友今夜何以不来,儿恐多问谈,故迟到思略与话即行。
我说:下午我与冒君一起等待汤君,他没有来,所以他们就都不来了。
答:今不来最妙。
这时已经十二点了,逐止。
初七日即五月六日雷雨
今天是立夏。沈思老先生昨天来信,对于我准备编辑《灵芬录》笔记,他提意见说,只记录重要的话,不要记录太多闲话。那么《灵芬录》可以流传很久,女儿的孝思慧业也能得到传扬,《灵芬录》所展示的各个章节都值得信任,所说的道理也非常确切。
能得到他如此的肯定,我很高兴,应当回复一封信以示谢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