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60节

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乩即又指说:吹万十年不晤,家乡糜烂,儿辈无办事之人,真堪浩叹。
  我问:先生最近几年曾为何事?
  答:弟前曾一任河间城隍,因事太繁,才不胜任,只做四年。现家已毁,常在兄处或大儿处。
  我问:先生今夜怎么不请自来?
  答:今夜自蒲石路出,见有乩光,好奇心发,偶来看看,不意竟与公遇,妙极!
  左临先生之兄巨山先生住在蒲石路,今天他说从蒲石路出来,就是从其兄处出来的。
  我又问:时事到此,来日大难,不知先生怎么看?
  答:现我宝山一县,所存大小人民不及半数。他县当不及。弟当时做城隍任内,早料必有大难。即以河间一县而论,其**贪色诈财致命者,日有数起,人心险恶至此,安得不有大乱。年来更甚,其乱未能即定,弟故厌而去之。

  我说:人心好乱已久,而江苏、浙江的乱源,实根于甲子张啬老(张謇, 清末状元,实业家,政治家)之助桀为虐,以我料之其罪恐不在小。先生本与啬公熟悉,知道他有无罪吗?
  答:张啬老却有罪,齐卢事一种罪,前力主甲午之战,其罪相等。人民遭劫,实四先生为作俑者,今其家多念经忏悔,稍免受罪。仍关住未得自由。以老四之罪须入地狱,不能求免。幸办实业有功,折准后再受罪十年,仗经忏力,提出刀山,关住不放,甚矣!作事之不可胡为,外图忠直之名,内怀称霸之见。他事姑不言,只此已有大罪。
  说到此又说:谢谢。
  逐去。

  他所说的啬老或称四先生或称老四实为一人,我也照录不易字。
  他走后,又扶问金甸丞先生是否已来?
  乩动即写:金甸丞,吹老。
  我问:刚才左临先生到此谈话,先生应当已来,先生听到了吗?

  答:方左先生在,甸前曾与有一面,观其指字迅速,谈论宏畅,于啬老之贬辞,其实好大喜功,于中攘利,亦何止啬老一人。
  我又问:此乱何时结束?
  答:自秦汉以至元明,每数百或百年必大乱一次。公等适丁季世,亦为定数。
  又问:先生近居何处?
  答:平嘉。
  这是说平湖和嘉兴。
  问:做官否?
  答:未。
  问:先生亡后亦有罪吗?
  答: 初有小罚,现无。
  逐去。
  日期:2017-08-25 21:55:36
  十六日即五月十五日晴
  吴灵园叫我将灵乩图带到他府上,扶请报界前辈某公。因为与我本来不相识,所以就没有全部记录。
  因为公续先生乩语中曾经说到他在日夜受苦,这些回答就足以证明。

  故大略记录一二。
  乩动,先指姓名,又称:弟有罪未出,隶同行。弟所受之罪家人为念皇忏四十九天,得免上刀山。现凡隔一七吞冰丸一次,以戒后人。
  他说的话很繁琐,我就不多记。阴间的惩罚有刀山地狱,人们大多都知道。至于吞冰丸,还是很少有人知道的,这也增加了我的见闻。
  十七日即五月十六日晴
  今天在上海西面访得房屋一所,即去看,颇幽静。我本苦居中社很久了,来客又多太吵闹了,当谋划迁到那儿去住。
  十八日即五月十七日雨
  自从初七日夜十二时女儿到天台,约定最多半个月少则八九日就要回上海,今天应该可以回来了,故今夜当一扶乩。
  召女,女果到回答说:已于今早上八时回申。天台瀑布妙,月中看玩,气爽神清。寺内坛有舍利子,天未明放白光。父前曾见否?
  我说:我当时住在中方广,没有看见,不知你所说的内坛在何寺?
  答:华顶阁。
  我说:华顶我曾经去过,离我住处不远,片刻就到了。

  女又说:老法师在华顶讲经,尙有人家做佛七。
  又说:婶在此想谈。
  女儿乩言逐止。以下都是婶说的话,我就没有记录下来。
  十九日即五月十八日 阴晴
  今天午后,由中社移住上海西面新租赁的房屋,此地路迳曲折如深山,颇有草地花木之胜。室亦宽畅,可以安放我的笔砚了。
  今夜思及前杨了公先生,十三夜降乩说七八日内即将投生。现在已经过了七日。我就想再请他来谈话,如果他投生后,我们就永远不能再谈了。随即书焚一纸请之。
  按乩即动,而来的不是了公先生,是联华影片公司主人。
  我大为诧异!
  我问:君是何人?何以来此?
  答:是洪生旧友,前喜此,久不有同道,忽见乩光,来一看不相熟。
  至此便戛然而止。

  这是个不相识的鬼,是看见有乩光而偶然来的,所以一看便走了。
  接着乩即书:了公。
  知道了公先生果然来了。
  他说:吹公。
  我问:你将要去投生,何日去?
  答:今夜四时行,我前夜亦曾来,公无暇不能谈。
  十七夜间,我在中社,圭儿等坐到十二时才走,就没有扶乩。所以了公来了却不能谈。
  晚上我知道了公要来,又知他喜欢作诗。我就将《幽明唱和集》放在桌上。并书一纸,请他赐教题句。当时我还没有跟他说这件事。
  了公忽称:见吹书案上有幽明唱和集诗,惜未见令爱,如此天才明慧,亦千古所希有,想我题诗,不可。太上忘情,空无色相,即是令爱之愿,望以后易爱女之心爱身,是可慰女之念,不必多召多谈,任其虔修,速成正果。

  多年老友,还能有二次聚谈,莫非是因缘?我不禁大为感叹!觉得他深情款款,爱我良深!真有道之言也。至于说到我女儿不能过多召唤,女儿也说了几次了,兴慈老法师也这样说,近来沈思翁也这样说,现在了公说任其虔修速成正果。我也觉得这的确是爱女儿的最好办法,以后应当努力减少召唤女儿,遵从良友之言可也!
  了公又称:有诸友待送去。
  我急忙说:请慢走,请你告诉我诸友的姓名。
  乩又动说:朱孽儿、戚饭牛、李康寿、蒋云生、姜枚伯,尙有二三人君不识。
  我看这几个人的名字,只有李康寿我不熟悉,其余的都是旧相识。了公于今夜四时行,有多人在等待送他,所以想走了。我现在才觉得,死了还不是永别,死后去投生了才是真永别了。
  又问:先生投生在何处,能告诉我吗?
  答:非江南省。
  又称:不能再留。
  乩逐倏然停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