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阳旧事-佐酒奇谈》
第10节

作者: 玩具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11 15:20:40
  话说胡大爷把这两户人家拦住,那边就让自己的小跟班跑着回县衙给县太爷报信。那县太爷也吃惊不小,领着师爷,带了一拨精干衙役就来了,当时就指派胡大爷带人去把那宝藏起了。胡大爷就让那姓张的两户人家前面带路,到了那影壁前,果然看见影壁上画着八个仙人,伸手数数,确实是八仙的数字。再看影壁前面,砖铺的地面上,果然有一块砖头被踩塌了,露出拳头大小一个窟窿。胡大爷就招呼民伕把砖搬开两块,下面是一层沙土,已经被水冲虚了,拿铁橛子一搅,那沙土里果然又掉出来一个银桃核,跟卡在羊蹄子里那可大小差不多。胡大爷看见有门,就卷起袖子,招呼民伕动手把砖都搬开。那边张满仓的娘哭得惊天动地,可围观的众人听说要挖宝藏,谁也顾不上她,纷纷跟过来围观。县太爷手下的师爷是绍兴籍的,也是个老江湖,看见围观的聚了这么多人,忙附在县太爷耳边说道:“听见挖宝,来了这么多人,待会起出东西来,难免里头有刁民起哄,只怕这几个衙役弹压不住。”知县听罢,点头称是。当时驻守朔阳的把总与他私教不错,于是就让师爷出面,去请把总派兵来弹压,话不明说,但意思明白,东西起出来,功劳有他一半。

  那把总当时正在听一个大庙的住持讲经,听了师爷的话,当时就从椅子上弹起来,抓起帽子转身出门。那大和尚连声呼喊,让他留步,那把总只当大和尚嫌他不听讲经,回头道:“大师你先回去,等我忙完了再跟佛祖赔罪。”说罢还要往前走。那大和尚忙追上去,一把扯住他衣袖,说道:“我的爷,那地方动不得。”把总哪里肯听,只说:“香火钱回头送去。”说罢赳赳昂昂往外走,那大步迈得老和尚都怕他把裤裆撕开。大和尚无奈,只好跟着他匆匆忙忙往外跑。把总领着一哨兵在前头骑着高头大马,老和尚趴在骡子上跟着一路颠过去。等把总的兵把围观的人群撵开了,那老和尚才赶上来,冲着把总嚷嚷:“挖不得。”

  那老和尚是当时朔阳大庙檀香寺的住持,搁现在也算宗教界人士,是能进政协的统战对象。虽说没权没钱,但社会地位大小有一点。县太爷看老和尚来了,多少得给点面子,就吩咐衙役把老和尚放进来。老和尚喘着气虚着嗓子道:“太爷,可使不得,这地方挖不得。”县令听罢,就问他缘由,那老和尚却嗫喏了半天,却说不出话,总之是翻来覆去嘀咕着挖不得。不用县令开口,这边胡大爷求功心切,现就开口了,对老和尚道:“你这个大和尚,不去念你的佛,来这里捣哪门子乱,赶紧起开,锹撅不长眼,待会儿飞起石头渣滓来伤了你,是算你没积德,还是算我打佛祖的脸。”说罢连推带搡,把老和尚挤到一边。这头呼呼喝喝,把地上的砖头掀开一大片,五六个民伕就开始往下挖。挖了不几下,就听见叮当作响的声音,拿大扫帚把浮沙扫开,露出个青石板来。石板上雕着图案,正是八仙过海。民伕就看胡大爷,胡大爷就看县太爷,县太爷一点头,胡大爷就喊:“拿锤子砸了。”叮叮当当敲了有半个时辰,那石板总也敲不开。

  还是师爷有主意,叫人挑了几担炭来,在那石板上放起火,等那火烧得将灭未灭的时候,吩咐人挑来水,往那石板上一泼,就听见嘶啦咔哒的声音作响,那石板崩裂开几条缝,就听见嘶嘶的声音,从裂缝里传出来。几个民伕吓得往后躲,胡大爷无奈,夺过一柄大锤,往那石板上狠狠一砸,哐当一声,石板碎成几块,里面露出个张着大嘴面目狰狞的怪物来,仔细一看,居然是个青铜铸成的蛤蟆,趴在一口井上。蛤蟆屁股后头牵着一根铁链子,链子直直得延伸到井里,也不知道有多长。只看见那链子还一动一动的,井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声音。这下胡大爷也不敢上前了,缩在一边等了半晌,那链子方才安宁下来。

  胡大爷让民伕上去把铁链子拉出来,民伕谁也不敢动,这边把总看不下去,把袍子一卷,一把把铁链攥在手上,几个亲兵倒也有眼色,连忙拔刀上前,把刀刃架在井口上。那把总用力一拽,那铁链又猛烈抖动开了。把总吃了一惊,把手一撒,那链子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把总丢了面子,也算跟这链子卯上了,马步一扎,挽起链子,管他怎么挣扎,噌噌几下把链子捞起来。就看见链子上盘着好大一条蛇,刚露头就让亲兵斩成几截,掉落回井里了。再看下面,那铁链子末端拴着好大一个笸箩,里面端端正正坐着一具女尸,看那打扮,是明朝时的衣冠,即便不是大富大贵,也是殷实人家,看那相貌,不见一丝腐败迹象,栩栩如生。再要仔细端详,那女尸头面已经发黑,身上衣衫也枯焦变色,朽塌下去,仿佛烧透了的纸灰一般,模样还在,但轻飘飘已经支撑不住了。忽然一阵阴风卷来,那女尸顿时四散成飞灰,杳无踪迹,只在笸箩里留下一只镶着一块翠的簪子。

  周围的众人目瞪口呆,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天上一阵狂风大作,紧接着噼里啪啦浇下来一场夹着雹子的大雨,那老和尚也不知道犯了什么忌讳,埋首逃窜避雨的时候,让一颗小孩拳头大小的雹子直直地砸在后脑勺上,当时就趴在地上。旁人忙着躲雨,谁也顾他不上,等了有一个时辰,那雨才停了。
  日期:2018-03-11 19:45:47
  等到雨过天晴,大和尚的徒弟去寻他师父,就看见老和尚趴在泥地里,一动也不动,已经救不回来了,只是那姿势颇为诡异,很像磕长头时五体投地的姿势。下跪的方向正是那座影壁,只是影壁已经坍塌,正好把挖出来那口古井遮盖住了。影壁坍塌以后,里面露出一具尸骨,血肉早已腐化,只留下白森森的骨殖,看身量不过是十来岁的孩子,只是脖子的位置套着一根银圈子。张满仓的爹娘扑过去看,正是自己孩子带的那一根。

  胡大爷还不死心,又招呼人去挖那口井。把砖石移开,那眼井口已经不见了,地上只有厚厚的一层沙土。往下挖了摸约一丈,只有沙土和泥水,根本没有井的踪迹。
  县令还想追究,就问县里的乡老,这是谁家的宅子。虽然迁到新城才五年,父老却无人记得县里还有这么个宅子,更别说这宅子的主人是谁了。这场闹剧就这么匆匆落幕,胡大爷因此不受县令待见,在朔阳混不下去了,卷起铺盖去了内蒙,投奔他表哥去了。雍正四年,攀附八爷党的县令遭到罢黜,新任县令为表明与前任一刀两断的态度,重新召回重用了一批遭到原县令罢黜责罚的僚属,胡大爷作为不与原县令尿一壶的典型也被召回,彼时他已经在口外做了很大的生意,不屑于回朔阳做个小小班头。

  胡大爷虽然平日里鱼肉百姓,也没少捞钱,但手脚过大,也没有攒下什么钱。他能有本钱做生意,又是另一番奇遇。话说胡大爷掘宝不成,心中郁郁,当天夜里多喝了几杯。他喝多了就要发酒疯,他老婆是军户的女儿,颇为彪悍,嫌他胡闹,把擀面杖一操,横刀立马拦在门口不让他进去,一顿棒子把他撵到柴房去任由他胡闹。胡大爷醉得连自己的手脚都认不得了,委顿在柴火堆里,哈哈便睡。喝多了人就头疼,头一疼睡觉也睡不结识,恍恍惚惚听见有人推开门,抬头一看,是个光屁股的半大孩子,脖子上套着个银圈子,牵起他的手拽着要走。胡大爷此刻也是稀里糊涂的,不知怎么的就跟着走了。走了两步回头看,还看见自己委顿在柴房里,呼呼睡得真香。他那阵子正稀里糊涂着,没有觉得奇怪,任由那小孩牵着走,不知不觉就进了朔阳老城,就看见里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只是人人都是旧明时候的衣着打扮。他还奇怪,剃发令下了这么多年,说明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怎么这里还有这么多没剃头的人。也由不得他奇怪,那小孩就领他到了一处大宅子门口,两个小厮一个在擦门口的石狮子,一个在扫地。看那小孩来了,恭恭敬敬退到一边。小孩领着胡大爷进去,当面就看见一副影壁,那影壁上画着八个判官,面目狰狞,甚是可怕。胡大爷当时就让吓住了,然后就看见摇摇曳曳地出来一个红衣女子,身段甚是婀娜,但脸上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那女子领着胡大爷进了一间屋子,布置很是精致,大概是闺房之类。有个丫鬟在里面伺候着,正在磨墨。那丫鬟看模样长得倒也清秀,就是脸色苍白,看着不甚自然。那红衣女子就提起笔写起字来。胡大爷虽然不是准备考科举的人,但县衙里公函往来的,也不是目不识丁。就看那女子写的,居然是说跟他胡大爷的前世是定了娃娃亲,不料未等过门,王佳胤的军队就打来了,混乱之中全家被烧杀。她家里从五台山请过一尊金佛,本来是保平安的,不想大乱中金佛被打摔在地,非但保不了平安,还挡了她全家轮回的路。求胡大爷看在昔日情面上,帮忙把那金佛挖出来,送她全家轮回转世。又从头上拔下一只簪子来给胡大爷,说是当做往日情分的纪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