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那光屁股小孩又领着胡大爷回去,远远就听见一阵嚎哭的声音。进院就看见地上摆着一张席子,自己正躺在席子上,身上还穿着寿衣。旁边自己的子女围着哭嚎成一片。胡大爷正糊涂着,那小孩突然猛推了他一把,胡大爷顿时觉得嗓子眼干得厉害,张口说要喝水,把眼睛睁开一看,发现自己居然真的身穿寿衣躺在席子上,围着的众人愣呆呆盯着他看,也不知道谁先呐喊了一声“诈尸了”,再看众人呜呼怪叫,四散逃去,脚下踢起一片尘土,扬了胡大爷一头一脸。胡大爷坐起身来,就觉得怀里一疼,手往里一摸,居然真的有个簪子,仔细一看,就是那女尸头上的簪子。
胡大爷把那簪子变卖了,得了一百多银子,就凭着这些钱在口外安家做生意,由此富贵起来。
这个故事稀奇倒是稀奇,也挺唬人。不过有人考证过,其实事情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实情是这样的。
清朝康熙年间,朔阳城里有两个放羊娃结伴放羊,误入被废弃的老城里。其中一个孩子在城里迷了路,一个人在空城里呆了整整一夜,受到惊吓,成了傻子。
大概二十年后,民间传言朔阳一带有李闯王留下的宝藏,县令就派了一个班头去追查,结果就在旧城的一所旧宅子里发现了一口枯井,里头捞出一具明朝的女尸。应该是明末大乱时候,富绅的家眷怕城破受辱,投井自尽。后来这个班头得罪了县令,被迫走路西口。
乾隆年间,朔阳有个姓胡的狱卒,意外得到一根簪子,发现簪子是空心的,里面有一张纸,是某个积年惯盗记录自己藏赃物地方的单子,他就去挖掘,刚挖出一个金佛就被人发现了,因为怕别人知道他在挖钱财,所以编出了遇鬼托梦的事情,后来人们越穿越玄乎,就传成了前世姻缘。
由此可见,所谓奇闻异事,大抵都是巧合加上传言,可信度不高。后面要讲的长短故事大都也是这么来的(实际上全是我坐在写字台前现编的)。听一个乐呵看一个稀奇也就罢了,千万不要当真,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相信,免得沾染上宣扬封建迷信的嫌疑。
日期:2018-03-12 20:09:22
他本来是个寒门小户的出身,但是能吃苦,做买卖早起晚睡。为人也踏实。做豆腐的时候要拿卤水把豆浆点成豆花,再把豆花放进模具里,用重物挤压掉水分,豆腐才能成型。别人做豆腐偷奸耍滑,舍不得把豆腐里的水分挤压出去,为的是让些水分压称,可以多卖些钱。
日期:2018-03-12 20:10:57
张二和不一样,仿佛跟豆腐有冤仇一样,做豆腐的时候用的是足足有二百斤重的青石墩子。别人的豆腐做出来松松垮垮的,得拿簸箕撮,张二和的豆腐做出来敦敦实实的,能拿绳子捆。因此张二和的豆腐买得特别好。一方面辛苦勤谨,一方面物美价廉,有这两样法宝在手里,张二和渐渐的积攒下些钱财,能把祖宗留下来的苦寒窑换成了临街的铺面房。等到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手里已经颇有些积蓄了,就寻思着干脆把这临街的铺面房换成一进青砖瓦房四合院。
日期:2018-03-12 20:11:37
张二和有了买房子的想法,就去找中人打听。过了些日子,这中人给打听回来消息,说真有一户人家忙着卖院子。这户人家祖上颇为发达,开过商号,买卖一直做到西伯利亚。要说他家的后代子孙虽然不像祖宗那样机敏果决,但也绝不是纨绔子弟,都是老实本分的买卖人。只是到了清末的时候,列强把中国当成是倾销商品的市场。一方面清政府已经被列强打怂了,给列强的倾销大开方便之门。另一方列强工业化生产出的产品把国内手工作坊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这富户家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最后支撑不下去了,只好卖宅子。
中人领着张二和去看了房子,没进大门,就看见门口杵着石头雕刻的拴马桩子,拴马桩子上头立着石狮子。一进大门就有防止风水外泄的影壁,非常讲究。再往里走,正面有青砖大瓦房三间,里头桌椅家具俱全,屋檐下还有一窝燕子在叽喳。张二和看了非常满意,当场就签了契。出门花了一块大洋,请一个有名的阴阳先生给掐算一番,挑选了一个吉利的日子来过户搬家。
传统观念里,搬家是个大事,各地都有不少说法和讲究,搬家的时候都要做一些仪式。朔阳也有这样的讲究。搬家的时候,要天不亮就起床,男人出门去,按照阴阳先生指点的方位去挑水。挑水的地方,或者是附近的溪流泉眼,或者是附近的水井,据说跟主人家的祖坟方位,主人的生肖属相以及新宅旧宅的相对位置都有关系。挑水的时候扁担上要系上红布条,舀水之前要先把水瓢像帽子一样在头上虚扣一下。男人去挑水,女人就在家里收拾柴炭生起火来。生火的时候也有说法,要先把阴阳先生给的一个黄表纸包烧进空灶里。那纸包里有一张阴阳先生写过字的纸,那是给灶王爷的调令,告诉他要搬家了。还有一打纸钱,那是给灶王爷的茶水钱,让他跟着主人家从旧宅搬到新家的路上可以买些茶水点心饱饱肚子止止渴。把这纸包烧尽了,然后才可以往灶里里面加柴送碳,生起火来。
等到灶里火旺起来的时候,男主人也正好挑着水桶回来了。女主人就用这刚挑回来的水和面,和好面以后烙白面大饼。当然这是殷实人家的吃法,穷人就只好烙金裹银的饼子。所谓金裹银,听着好听,其实就是玉米面饼,外面薄薄地敷上一层白面。这饼子烙好以后,就在铁锅里放着,铁锅上面要盖一张红布。男主人抱着这铁锅一路走到新家去。女主人要趁着灶里的火还没有灭的时候,把一截柴送进炉火里让它烧一半,然后赶紧拿出来吹灭了。这截柴也是要带到新宅去的。
到了新宅里以后,女主人把这截烧了一半的柴点着,用它引火,在新宅的炉灶里点起一炉火。男主人这才把铁锅放下来,用新宅的灶火把烙饼烘热了,全家一天就分着吃这一个烙饼,任你多富贵的人家,再不许吃别的东西了。
把这饼分完了,还有许多仪式。要给灶台磕头,把灶王爷请回来。要在院子里烧几张黄表纸,这是因为这宅子的旧主人搬走以后,新主人一般不会马上搬进来,而是要等几天,等一个好日子。老人们的说法,这几天的时间里,因为宅子里没有人住,就保不齐会住进去什么。烧这几张黄表纸的意思就是告诉那些不速之客,说这宅子的正主儿来了,请你们另行寻觅落脚的地方吧,免得碰见了大家都难堪。据老人们说,那黄表纸上一定要有一行字,写的是“房租概免”。之所以要写这一句,也是有故事的。
据说早年间有个童生买了新宅子,也是宅子的原主腾房以后过了些日子,等了个良辰吉日才搬的家。他搬家那天正赶上一位举人前辈回乡,要与县学中的学子们探讨探讨人生,主题是升学与升官的逻辑联系。于是这童生也没来得及把搬家的所有礼数都做周全就走了,也没有在院子里烧这个黄表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