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阳旧事-佐酒奇谈》
第21节

作者: 玩具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牛凤山听罢,莫名其妙,伸手摸摸自个儿额头,冰凉冰凉,没用发烧。伸手要去探那瘦子的额头,谁料手伸过去,探了个空。才发觉那瘦子只有影子,没用形体,顿时一股凉气顺着脚心直冲脑门,只当是自己阳寿尽了,判官来勾魂,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就嚷起上有八十老母下有没断奶的娃娃来。刘判官笑道:“我来时候翻过生死簿,你娘这会儿五十六岁三个月七天零四个时辰,不到八十。你孩子断奶两年有余了。我又不要你的命,你又何苦扯谎。”花了好大力气,才把他安抚住了,说明原委。

  原来城隍老爷的收入,一部分是俸禄,一部分是香火。城隍老爷是明朝封的,改换龙庭以后,就没了俸禄,全指着香火过活。城隍鲁老爷大洋,因为多年不显灵,已经没什么香火,生活拮据困顿,有时靠亲旧接济,有时典当过活。那皮袍子也有些来历,是成吉思汗灭西夏的时候,从西夏王宫里缴获的。鲁大洋当年在常遇春手下,打仗甚是勇猛,嫌铠甲沉重,时常仗打到一半,就把铠甲脱了,光着膀子追杀,结果遍身都是伤疤。常遇春担心他冲杀过猛,性命不保,就把缴获的这件皮袍子让他穿着。这袍子也能挡挡刀剑,有不似铠甲沉重,鲁大洋甚是喜欢。鲁大洋战殁后,这袍子也随葬了。这袍子是鲁大洋的心爱之物,要不是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绝不会拿来典当。这几日地府白无常升官摆酒,鲁大洋要去赴宴,得穿那件皮袍子,于是找桃花娘娘借了几两银子把皮袍子赎出来。刘判官道多亏牛凤山帮忙,不然自己非让鲁城隍把皮扒了不可。

  刘判官对牛凤山甚是感激,觉得这人忠直可靠,就给城隍出主意,让牛凤山代理城隍,替鲁大洋显灵。如此一来,既报了牛凤山的恩德,又给城隍庙开了一条财路。鲁大洋听罢觉得也是个法子,就派刘判官接牛凤山去上任。
  车马直接把牛凤山拉到桃花娘娘庙隔壁的城隍庙,早有鬼差出来迎接。刘判官视牛凤山为恩人,感激非常,自然尽心尽力。有他帮衬,牛凤山这代理城隍当得倒也顺当。从此以后,每天晚上牛凤山就魂魄出窍,到这城隍庙里署理公务。
  这日他翻开生死簿,看了一遍,发现姚海山的名字赫然在列,仔细一看,原来姚海山碰上土匪劫道,被贼子拿箭射中胸膛,命该亡于今晚。手下鬼差早已打点停当,穿着惊魂衫,腰扎散魄带,手里稀里哗啦拖着一条拘命锁,只等牛凤山朱砂了却笔勾掉姚海山的名字,掷下往生令牌,就要去把姚海山拘来送往阴曹地府。
  牛凤山提起笔来,却怎么也勾画不下去。他思量这一箭是射在姚海山胸脯上的,若是当初他没有把皮袍子索要回来,那姚海山肯定是穿着这件皮袍子的。这一箭射过去,射不穿那皮袍子,自然也坏不了姚海山的性命。归根到底,是自己害了姚海山,这一笔勾下去,心中有愧。但若是不勾,又坏了天规地律,保不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于是手里发抖,笔勾不下去。刘判官见他脸色阴晴不定,凑过来问他如何。牛凤山一五一十说了,刘判官笑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好办得很。老爷只需另把一人的祸福果报与姚海山的换了,该死的就是另一人,姚海山自然得救。反正阴司验点,只看祸福果报的总数对不对得上,又追究不到各人头上。”

  牛凤山奇怪,问道:“人的祸福不都是因果报应,前世修来的?怎么能随意替换?”
  刘判官笑道:“老爷这就不知道了。敢问老爷你还记得上辈子是行善了还是作恶了吗”
  牛凤山摇头道:“喝了孟婆汤,哪里还记得。”

  刘判官道:“这就对了,我给老爷打个比方,说老爷你正在自家炕头喝酒,突然门外冲进来一伙人。这伙人你是见所未见,来了就说你钱欠了他们多少多少钱,要你还债,老爷你怎么看这事儿?”
  日期:2018-03-19 20:23:09
  牛凤山笑道:“这是碰上讹人的了。”
  刘判官道:“这就对了。如今这伙讹人的就叫作天理报应。孟婆汤下肚,你也不记得当年行过善还是做过恶,人家说是什么他就是什么。这时我等就能插手其中,肆意行事。如今世上众人的果报,阴曹地府的衙役能改换,投生的时候贿赂鬼差,也能改换。到了各地城隍,照样能改换。哪怕上一世你有菩萨一般的善举,若有鬼魂贿赂,这一世也给你换成修罗一般的报应。反正你也不记得上一世有过何种举动,只好硬着头皮认了。”

  于是搬出来生死簿,另捡了一个。这人上一世吃斋念佛,修下许多功德,这一世却做了个长寿的恶人。就从生死簿上把后半页撕了下来,与姚海山的换掉,拿浆糊各自粘上,于是牛凤山勾掉那人的名字,鬼差如狼扑去,把那人拘来。姚海山躲过一劫。
  日期:2018-03-20 20:29:13
  姚海山换了那恶人的运程,果然日渐富裕起来。渐渐就有清客文人凑到他身边就食。有个落魄的秀才给他出主意,说有钱不如有权。有权必能有钱,有钱却未必有权。好在当时乾隆已经继位,明码标价,出卖官职,于是撺掇姚海山也花钱捐了个监生当当。纵然他大字不识一个,却也文邹邹子曰诗云起来。
  朔阳县学有位老先生,学了大半辈子,却只中了一个秀才,看姚海山一个粗人,居然也成了孔子门人,受气不过,骂了姚海山一顿。姚海山是个粗人出身,早年在大漠黄沙里赶骆驼,哪个骆驼不听话了,就抽一顿鞭子。他把那老先生也当做不听话的骆驼了,一掌推过去,老先生枯柴棒子一样的身体,哪里经得住,当时就卧病在床,下不了地了。好在姚海山有钱,上下打点,才免了牢狱之灾。不想那老先生的家人性子倔,熬到下一任县令来了,继续告状。这县令叫做郑司明,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儿,姚海山想去送银子,当场就被抓起来扣进大牢。姚海山也算是老江湖了,连忙支使家人往太原送钱,巡抚下令,说此案牵涉甚广,要郑司明把姚海山送到太原审问。郑司明知道巡抚收了钱,一旦把姚海山送走,势必要枉法轻判。于是硬顶着不松口,把姚海山判了充军。巡抚得到消息,觉得郑司明如此作为,伤了自己脸面是轻,万一别的县令也学着郑司明的摸样抗命,他这个巡抚还如何做得下去,于是联合其他官员要罢免郑司明。

  牛凤山得到消息,甚是气愤,于是城隍庙里做决断,要给巡抚降一场病,免得他妨碍郑司明的前程。刘判官拿出算盘噼里啪啦计算一圈,道:“老爷切不可以,天意如此。”

  牛凤山道:“什么天意,不都是你们这些鬼的话吗?”
  刘判官苦劝不住,牛凤山就掷下令牌,降了一场大病给那巡抚。令刚下达,阴司的使者就到了,罢了牛凤山代城隍的官职,理由是他不明好赖,糊涂断案。好在令牌已经掷下去了,不能收回,姚海山被充军,郑司明调往他地。牛凤山只当自己惩治了恶人,保护了贤良,反倒被罢官,落得天大的冤屈,咬牙切齿,说如此昏天黑地,这个城隍不做也罢,把大印往桌上一摔,甩袍大步出门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