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末班车》
第46节

作者: 俗人小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5-02 14:16:00
  六.失而复得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我把李锦峰送给我的那盒人参带上,准备寄给小焦的父母。到了公司,我就给打了小焦家打了电话,又是他妈妈接的电话。我先问那两万块是否收到,他妈妈高兴地连说‘收到了,收到了,就在昨天刚给小焦换了一个更好的墓地’。我跟他妈说,要给她寄点东西,注意查收。他妈妈忙追问,寄的什么东西。我只说收到您就知道了,然后跟她说了‘保重’,便挂了电话。
  我马上拨打快递的电话。可能是冥冥之中小焦知道了我所做的一切,在给快递打电话时,听不到小焦的声音了。没多久,快递小哥来了,居然换了个人。寄走了快件,我跟前台王玲打了招呼,就出去买软件了。
  我是打算去中关村的,坐公交车时,突然想到,我的大学同学王振江不就在中关村吗?王振江跟我是老乡,唐山人,跟我一样毕业后去北京做起了‘北漂’。今年过年时,我们还联系过呢?然后就是‘非典’,这样我们谁也没再彼此联系。不知他现在是否还在中关村。我掏出手机,拨通他的号码。嘿,这小子居然还在中关村。我说一会儿去见他,他非常高兴。电话信号不太好,声音时断时续。

  提起这大名鼎鼎的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这条曾经的‘电子一条街’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创新创业一条街’。 不知是哪个二货记者曾在媒体吹捧说:“中关村,誉为‘北京第一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也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这丫挺记者是吃了多少回扣,写了这篇狗屁的文章,无耻肉麻的吹捧一定是臭不可闻。中关村中关村科技园区曾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多家。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四十多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科研院所二百多所;还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做‘中国的硅谷’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也是梦想,现在梦逐渐醒了。

  近十年来,中关村逐渐变为‘骗子村’,中关村的电子商业购物环境一直广受诟病,一些大型商城的部分商家聘请黑导购,一些商品价高质差,对中关村的商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并进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北京政府部分虽然历经多次整治,但成效不佳 。中关村现在就是卖一个电子产品的潘家园。
  王振江毕业后先科贸电子城做了半年导购,他自己在一家店铺拿底薪的同时,私下帮多家商铺拉客,混遍了‘先科贸电子城’、‘中关村E世界’、‘百脑汇’,他每月收入三千元到六千元不等。
  在海龙大厦二楼一家电子商铺见到了王振江。他已经和另一个人合租了这个店铺,当上了小老板。现在他什么生意都做卖软件,攒电脑,安装监控,网络布线,工程弱电,网站建设。网页制作……。就这么说吧,只要是跟IT有关的生意,他都做。
  王振江把我让进了店铺。说是店铺,比我们办公室里的隔断办公位大不了多少。只要他一个人在,同租的人出去了。王振江招呼我坐下,我坐在他这这狭小的空间里,转身都困难。这大厦里面禁止吸烟,王振江提前给我预备了饮料-红茶。冬天喝红茶挺好,可惜就是太凉了,还不如给我一杯热水呢。
  “行啊,你,都当上老板了。混的不赖啊,王总”我喝了一口红茶,笑着对他说。”
  “别叫王总,让别人听见多不好意思。这大厦里的人都是小老板,其实也是打工仔,为自己打工而已。就说我吧-经理,采购,会计,出纳,库管,业务员,送货员,安装人员,售后服务员…………。等等,都是我一个人。其实当老板也容易,马路上摊煎饼的,蹬三轮的,也算老板吧?
  咱俩还是一样的,都是打工仔,只是我比你时间自由点”他说完,我俩都开怀大笑。
  我们俩聊从毕业以后各自的经历,而且愉快地回忆了大学时期美好的校园生活。他告诉我他就住在中关村附近,每天上班特近。跟我一样也是租的房,也是和别人合租的。
  我告诉王振江我所需要的东西,他说,这些都是大陆货,我这基本都有。暂时没有的,我给你从旁边的店铺拿,让我放心,东西立马就能齐,如果我没急事,就先聊聊天,于是我们又聊起了。我们俩聊天的工程中,不时有顾客来咨询相关业务,每次王振江都起身跟客户打招呼。一会儿来了两个中年的顾客,他们咨询电脑升级的事,王振江分别告诉他们升级内存,主板,显卡,硬盘等价格,显然这两个顾客不太懂电脑,给他们说了那么多,还是不太明白。随后王振江建议他们最好把电脑搬来检测一下,根据他们的电脑实际情况再提供适宜的升级方案。

  这二人走了以后,王振江转身坐下又跟我聊天。忽然,他站起来,说声:“坏了!我手机没了”就急忙四下寻找,然后又摸了摸身上所有的口袋。我也帮他四周找,没有。我记得他接待顾客时,把手机放柜台上了,不是那两个顾客顺手拿走了吧?王振江抄起角落里的小桌上的固定电话,播了他自己的手机号码,传来女士温柔的提示音: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他马上打开角落里的监控显示器,回放前五分钟的视频。视频显示,那两个中年顾客走的时候,手机还在柜台上。就在王振江转身时,一个快递模样的小哥,拿着几份快递单据,左看右看,仿佛在找人。他把几份快递信封顺手放在柜台上,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快递信封地址。放在柜台上的信封正好压在手机上,随后他拿起柜台上的信封,向前走去,柜台上的手机就不见了。这手法,变魔术一般,可惜用错了地方。偷手机的家伙,在拿快递信封的时候,脸正好对着摄像头,面孔看的很清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